影视业的焦虑缘于缺少文学修养

征文网 2016年2月17日文学快讯1 2,543 阅读11448字

12月27日,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与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南翔在龙岗区文化中心对谈,这次对谈是今年龙岗图书馆“对话文学名家:作家有曰”活动收官之作。对谈围绕“文学中国”展开,关于文学对中国人价值观的塑造,文学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深入渗透,文学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引起了观众思考和共鸣,现场气氛热烈。

所有的艺术行业都需要文学基础

讲座伊始,谢有顺说,“文学中国”其实是日本人给中国取的带有嘲讽意义的称呼,因为自唐以来,中国以文立国,以文取士,当官要靠文。但这个称呼一方面具有嘲讽性,另一方面也说出了某方面的实质,就是“文”在我们国家、在我们的文明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本次对谈的话题不仅是文学话题,更关乎每个人对中国文明的认识。

谢有顺认为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本,“我经常说中国现在很多文化行业很焦虑,比如说影视行业、书画界,甚至相声界、小品界,都是因为它们缺少基本的文学修养。张艺谋曾说,文学是电影的拐杖。现在小品、相声质量低也是因为缺少好的文学脚本。”

“现在不少书法家,包括书协主席这个层级的,书法集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是抄别人的句子,什么厚德载物之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书家是靠抄别人的句子抄成书法家而流传千古的。所以说如果内心一点文气都没有,连自己的一句话都没有,一点文学素养都没有,是不配称为书法家的。哪怕你就写自己的大白话,我觉得都比抄首唐诗更有原创性。如果没有文学作基础,所有的艺术行业都不可能振兴和繁荣。”

文学让你喜欢梅兰竹菊而不是狗尾草

“一个人想把话说得优美,说得文气、讲究,首先就得学文学。”谢有顺引用先贤的话论证了“文学对中国人的影响无处不在”这个观点。

第一句是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原意是说不读《诗经》,甚至不懂怎么说话,如把诗推而广之,就是文学。日常说话和正式讲话有没有文采,有没有文学素养,直接关乎说话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句话是钱穆先生的“不懂文学、不通文学,那总是人生的一大缺憾。这一缺憾甚至比你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要大”。钱穆先生本身是研究历史和思想的,却说不懂文学、不通文学是人生一大缺憾,为什么?这是因为钱先生非常清楚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主要借由文学来影响和塑造,文学进入了国人的日常生活,影响他们怎么想,怎么爱,怎么恨,有什么样的梦想和追求。谢有顺举例说,很多家庭挂梅兰竹菊画,因为这几种植物代表气节、高洁、傲气、风雅,为什么呢?因为历代文人的歌咏让你看到兰花就想到高洁,看到梅花就想到傲气,如果历来文人歌咏的是狗尾巴草、牵牛花代表气节、高洁,那画家画的和你家里挂的就可能是狗尾巴草和牵牛花了。花草背后象征的精神是文学塑造的,不是生来就如此的。每个人都有陶渊明式的田园梦,这也是文学塑造的。

谢有顺说:“中国人的人生观是立体的,是儒道释一体。而且这样的一种人生观、价值观是通过文学来影响和传达的。很多人不一定能直接读佛经、道德经,但读杜甫的诗就能感受到一个儒家士大夫沉重的责任感,读李白的诗就能感受到放达老庄的思想,读王维的诗就能感受到一个内心寂静、有佛家思想的诗人心情……这些文学形象经过他们转换之后,儒道释的思想就变得形象、感性、通俗易懂了。”

第三句话是鲁迅先生的“要改造国民精神,首推文艺”。回头来看,新文学运动当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人没有一个是学文出身的,鲁迅学医,胡适曾在美国学农业,陈独秀学政治,当他们有使命感要改变中国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学,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清楚文学既有形象性,又最有可能最广泛地影响民众。(文/熊奇侠)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1   其中:访客  1   博主  0
    • 十一
      十一 9

      “文学让你喜欢梅兰竹菊而不是狗尾草。“有待商榷.文学内同样有狗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