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副刊需要坚守 从《迟桂花》复刊说起

征文网 2016年2月17日文学快讯评论3,982 阅读22968字

《迟桂花》是辽沈晚报最早的文学副刊。1992年末,也就是辽沈晚报创刊的前一天,文艺部的同事聚在一起,为即将诞生的文学副刊起名字。当时,全国文学副刊中,大有名气的有人民日报的《大地》、解放日报的《朝花》、文汇报的《笔会》、羊城晚报的《花地》、新民晚报的《夜光杯》 ……我们的副刊叫什么呢,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想好。老主任徐宏智先生忽然说:“叫 ‘迟桂花’如何? ”

主任的话,让大家一下子想到了郁达夫的小说名篇《迟桂花》,想起了郁达夫笔下,1932年9月,距上海二十来里的翁家山上,那如影随形、荡人心魄的迟桂之香。主任说:“郁达夫《迟桂花》里有句话,说迟桂花‘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日子久’。咱们的副刊虽然开办得晚,但应该像迟桂花那样开得迟,却香得久,而且要日久弥香。 ”

对于这个浪漫提议,大家交口称赞,一致通过。于是,在冰封雪冻的北国,在一个并不生长桂树、闻不到桂子甜香的地方,一个名叫“迟桂花”的晚报副刊,就这样诞生了。2000年,《迟桂花》因故停刊;2012年5月又复刊。新版《迟桂花》复刊后,继续得到了陈忠实、冯骥才、梁晓声、曹文轩、雷达、李敬泽和冯唐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支持,同时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或资深、或新锐的作家积极的参与。

文学副刊面临的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报纸副刊也陷于困惑茫然之中,因此,新闻人保持文学副刊的高雅格调更是不易。

对于副刊之于报纸的地位和作用,知名的报人们都给予过充分的肯定,著名新闻记者、专栏作家赵超构(林放)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所谓“耐看”,就是副刊凭借自身的文化特性为读者带来的优质阅读体验。著名作家金庸认为:“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副刊做得出色的话,那张报纸就会与众不同。”

尽管副刊肩负报纸品质的重要作用,但在都市报中却呈现出两种走向:一是阵地萎缩,版面缩减甚至被取消;二是名实不符,原有的副刊膨胀为“大副刊”。究其原因是报纸不得不面对的生存现实:例如文学日益边缘化、相当部分新老作者纷纷转行;市场竞争激烈,制作成本高昂,报纸会考虑减少或撤掉文学副刊版面,腾出地方,让位于那些吸引眼球、能带来掘金效应的热点与话题。

然而,固然文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但它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固然报纸独尊副刊的时代早已远去,但它作为读者洞悉世界、了解人性、探寻存在真相载体的功能并没有变;固然网络等新媒体迅速崛起,凭借即时性、海量性、互动性强等优势严重威胁固有的媒体生态,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读者更需要一眼能放下羁绊、滋润心灵的思想甘泉。因此,《迟桂花》如果能保持亦雅亦俗的风格,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中苦心经营,传递美好的思想,传递美好的事物,传递美好的审美情趣,就一定会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喜爱,甚至成为“经典”。

版面定位坚持雅俗共赏

《迟桂花》复刊后,我们根据辽沈地区特色和读者群的特点,确定了坚持雅俗共赏的版面定位:既要有文化的深度和品质,又要有生活的感性和现实性;既追求庄重感、厚重度、积淀性,也要求在场感、敏感度和当下性;既坚持报纸文学副刊的新闻纸属性,强调对现实话题、主题的介入和跟进,即创作上的在场主义,同时坚守文艺的审美表达,即写作上的美文主义,以较强的代入感和可读性赢得读者认同,并引发其共鸣。雅俗共赏在实际的操作中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新民晚报的《夜光杯》采取了一种变通的方法,即一雅一俗两个版做互补,体现其雅俗共赏的目标追求,而我们要在一个版面上力求雅俗共赏,是一件举步维艰的事情。实践中,通过两方面的努力,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行。

走高端文化品位路线

《迟桂花》每周5期,每期至少有一篇到两篇名家精品稿件压版定调,同时通过调动各种各样的编辑手段,开拓多种组稿路径,多主题、多题材、多内容的选稿、用稿、征稿,使《迟桂花》雅中有俗、俗中有雅,保持在一个高起点高质量的水准上运行。

贴近读者、贴近现实

通过各种主题、话题征文,调动读者参与创作的热情,在读者群中发展壮大创作队伍,保证原创性地反映本地生活现实、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稿件质量,为版面增加活力和时代生活气息。例如,我们策划的“父亲节征文”和“七日谈”的征稿活动,得到了读者的积极响应,效果远超我们的预想,仅父亲节征文启事第一天,来稿就高达328封。“文化、美文、话题”这六个字正在逐渐地成为《迟桂花》的办版方针。

打造名牌栏目

《迟桂花》复刊后,即着手打造《大家微语》《读史札记》《城市笔记》《七日谈》《我的父亲母亲》和《海外风情录》等雅俗并举的栏目。其中《大家微语》栏目以新颖独特、短小精悍的栏目形式和风格受到读者广泛的喜爱和称许,既保持高品位又有可读性,既有传统风情又有新时代风貌,还是纸媒与新媒体嫁接的产物。刊发的《莫言说世》先后为《读者》杂志和广东日报转发。而《读史札记》更是以较高的文化视点,通俗易懂的美文风格,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省著名作家刘齐为《海外风情录》栏目提供的一系列游记类文章被人民日报、文摘报等多家媒体转载。沈阳作家常柏祥的文化随笔被文摘报、中国剪报等多家报刊转载。

《城市笔记》《七日谈》是集结众多草根作者,反映现实,记录当下,展现新生活新时代风貌的栏目。《七日谈》鲜活、生动,于大俗中反差出《迟桂花》质朴清雅的品牌特色。《七日谈》每七期推出一个新话题,对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及时参与、评析和指导,密切关注大众的生存、生长、生命。一些话题如“清明寄语”“家有高考生”“三伏天话美食”和“上班第一天”等等,读者参与程度、来稿数量和质量都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雅俗并举的栏目确保了报纸副刊的基调:健康、积极、有益有味,让读者在享受美的同时,得到思想的启迪、心灵的净化。

编辑心中长存一把标尺

《迟桂花》的刊发频率是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期,这在国内报纸文学副刊并不多见。较大的选稿量,要求编辑心中要有一杆丈量文章品质及其精神价值的标尺,这样垃圾的、注水的文字就很难混入其中。

《迟桂花》的选稿标准是要求文章兼具审美品格与思想品格。强调稿件的独创性、现实感和生命活力。本着复刊词中所提到的 “宜杂不宜纯,宜变不宜常”用稿原则,《迟桂花》力求文章题材、体裁、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强调文章主题、思想健康鲜明;强调真情实感、意义积极。在技术层面,要求有一定的审美高度和文学性,文章要短小精悍、言之有物、风格清新。借用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的话,我们选用的文章必须是活文、有生命之文,而非死文、呆文、繁缛之文、绮靡之文、矫饰之文,更非名重一时、学富五车的作家、学者在书斋中批量生产的鸡肋文章。

经过长期的经营和积累,在与编者合作过的、作者那里,我也都感受到这标尺也存在于他们的内心。他们的作品多是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即使是著名的作家,稿件大多都是原稿原创,有的作者甚至连底稿都不留。带着对文字的虔诚与敬重,带着对一纸一墨的珍惜,带着对读者的责任感,他们与《迟桂花》建立了一种融通共振的关系。正是这种创作精神,使《迟桂花》聚合了全国各地的作者。韩少功、张玮、洪峰、原野、李敬泽、苏童等作家、评论家,都为《迟桂花》贡献过即使在当今中国文坛亦堪称上乘的文字。很多业余作者,也在《迟桂花》中展现身手,发表了他们质朴而生动的作品。

(作者单位:辽沈晚报)责任编辑:郭潇颖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