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探讨

征文网 2020年8月10日征文范文评论1,339 阅读10640字

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探讨:浅谈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内容和目标

一、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内容

(一)雨洪管理景观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尽量减少对原有水温条件的破坏与干扰,从而实现绿色景观与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为了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发挥出雨洪管理的作用,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中有必要做到根据城市街道中的雨水循环特点与水文特点对雨水管理景观设施进行分散的规划与设计,并形成雨水管理网络,从而发挥出绿色街道景观对雨水水质与水量进行管理的作用。与传统雨洪管理系统中追求雨水收集与排输的特点不同的是,依靠绿色街道景观系统进行雨洪管理体现出了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尊重,通过利用土壤和植物来对雨水进行渗透与吸收。通过构建基于绿色街道景观基础上的雨洪管理系统,不仅能够降低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建设以及运行的成本,同时能够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且对于能耗、污染的降低具有着明显的积极效应。

(二)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主要的表现形式。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相对性,通过开展立体绿化,可以解决城市中地面绿化难以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矛盾,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立体绿化的形式包括绿色屋顶、绿色墙面、绿色阳台、绿色桥体、绿色围栏与护栏、绿色柱廊、绿色棚架以及立体花坛等。立体绿化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值得重点提出的是,立体绿化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也不可忽视,通过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城市以及城市街道中能够具有更加浓烈的自然气息,具有多样化设计形式的绿色景观也能让街道景观与建筑更加协调,这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调动人们在绿色街道景观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具有着重要意义。在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植物品种要与绿化对象所具有的布局以及功能相适应,最好选择垂挂类与攀缘类植物,并在尊重植物生长习性与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最佳的绿化效果;二是合理选择植物的栽培方式。在此方面不仅要重视对土壤养分进行补充以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同时可以使用种植池或者种植箱来开展植物种植,这两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阳台绿化、屋顶绿化以及桥体绿化等。种植池与种植箱的设计要综合考虑绿化需求与植物生长需求。

(三)景观装置艺术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发展内容

景观装置艺术指的是装置艺术与景观艺术的结合。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具体而言,景观装置艺术主要是在公共空间中使用装置艺术通过对材料、视觉表述、情感寓意等设计手法的运用来创造出能够让城市居民体验、观赏以及使用的景观,这些景观包括标识性进景观、庭院以及游戏和休憩空间等。随着景观设计技术的发展,景观装置艺术从功能与形势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创造标志性的景观,并在连接景观与建筑的基础上让绿色街道景观中的公共设施以及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文化性更加凸显,所以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无论是对于完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功能还是对绿色街道景观进行点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目标

(一)多样化

对居民的生活空间做出优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的主要目标与功能。通过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让城市中的生态系统平衡性得到调节,同时也能够发挥出治理空气污染、防洪蓄水的作用,而这些多样化作用的发挥,能够更好的提升居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发展中对建筑多样化、功能多样化、街区短小且人流密度较高的要求。在阶段景观设计中频繁的使用拐角和分支小路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通达性能,同时能够为居民步行提供方便;而绿色街道周边的建筑无论是何种情况,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都应当重视与建筑风格的匹配;另外,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要凭借自身的功能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从而在提高人流密度的基础上提升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活力,在不造成交通堵塞和视觉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功能性的最大化发挥。

(二)人性化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虽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街道也在不断的延伸,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却在逐渐消失,而“生活化”概念也在街道设计中淡化。为了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体现出“亲民性”以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满意度,如何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凸显出人性化的特点是当前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做出重点考虑的内容。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必须重视对“场所精神”的体现,这是营造充满人文化气息的绿色街道景观的关键要素。在对绿色街道进行改造与设计的过程中,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者需要尊重城市居民的意愿与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性质以及功能做出准确的定位,同时要对街道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公共设施等开展人性化的设计,让城市绿色街道景观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感官体验需求,同时让城市绿色街道景观体现出城市居民所应具有的城市认同感与城市归属感。总而言之,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要对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做出全面考虑,体现出绿色街道景观对城市居民的尊重与关怀,从而设计出能够让城市居民喜爱、向往以及享受的绿色街道景观。

(三)可持续化

无论是对于城市发展还是城市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可持续化都应当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为了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目标,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城市街道原有的功能以及格局来开展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体现出对原有街道功能以及格局的尊重,从而让原有的街道以及原有的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二是以服务城市居民为出发点保护城市居民的社区环境,避免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技术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应当作为次要手段出现,避免用技术作为控制性的主要手段;四是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重视对副产品以及资源的回收,通过对垃圾排放进行有效控制来体现出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节约型原则;五是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资源,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六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要尊重原有的雨洪管理系统,通过实现街道景观设计与雨洪管理以及控制治理的结合来凸显出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从而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符合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与低碳原则。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探讨: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构成部分,同时也会影响城市发展。从目前国内各地区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部分地区依然存在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水、城三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出现雨水污染或者城市内涝等各种问题。以当前海绵城市发展背景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设计成果,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发展;绿色接到;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被人们提出,并逐渐体现出其实用效果的一种城市设计理念。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是一种将生态循环系统融入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中的一种理念,旨在让城市更好地发展,构造更加完美的城市日常生活环境[1]。海绵城市理念比较关注水循环的利用,并且十分尊崇生态环境至上的思想,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等,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下文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海绵城市发展的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是近年来被提出的一种理念,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让城市有海绵的特性,让城市可以高效率收集雨水,并在必要的时候释放雨水,构建科学化的雨水收集、雨水使用体系[2]。还可以通过海绵城市的方式对城市建筑物、城市道路、城市绿化等进行相对系统地整合、治理,提升城市的水资源收集能力,并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来帮助城市实现自我调节。海绵城市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比较提倡利用环保透水材料进行铺装,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会通过分布式的建设系统来构建水资源利用系统,而且这种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量也比较大[3]。虽然前期项目资金以及人力的支出比较多,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二、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植物造景以及绿色街道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是提升城镇绿化程度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骨架,覆盖了城市大面积的路面,可以有效减少沙尘对城市的影响,净化城市有害气体,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下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道路两边的植物,因为会受到汽车尾气、严寒、酷暑等多种外部不良条件的影响,所以其生存环境比较残酷。针对该情况,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必须要保证植物的基本生存要求与当地街道的实际情况相吻合,选择适应性比较强而且比较容易管理的植物[4]。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道路绿化带经常使用各种大色块手法,比较追求整体上的视觉效果。但是因为来往的车辆比较多,行道树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问题,人工浇灌不能保证可以浇灌到所有的行道树,所以必须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喷灌设备或者是雨水收集系统等,提升行道树的生存质量。主要从雨水收集的角度去分析相关问题,因为目前国内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道路的标高必须要超过绿地[5],通过这种方式让雨水流入到道路两边的陆地当中,从上至下的实现雨水渗透。与此同时,还要将自行车道上的雨水引入到树池当中,事先在树池中构建过滤系统或者是雨水处理系统,让流经的雨水都可以储存到树池内部,从侧面增加了周围地区的需水量,便于行道树渗透浇灌,还可以有效延长其浇灌时间。

1.绿色街道景观立面设计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道路附近位置硬质地表所汇集的雨水可以真正地流入到绿化植池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绿化种植池竖向标高,通过竖向标高的形式来处理种植池和路面铺装之间的关系。在设计绿化种植池时,要保证绿化种植池的高度比周围位置道路以及周围位置的硬质地表低,具体的下沉深度可以按照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水温情况以及土壤渗透率等加以分析,明确雨水、洪涝灾害等控制目标,通常可以将其控制在50mm-100mm的范围内,最大也不能使其超过200mm。路缘石要和周围道路的高度持平,方便雨水流入到其中。如果路缘石的高度超出了周围道路以及硬质地表,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设置一些缺口,缺口的高度通常均在50mm左右。通过设置缺口的方式,让雨水更快地流入种植池当中。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入口的位置铺设一些鹅卵石,避免因为雨水冲刷等问题,给项目使用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工作人员可以将溢流口设置到种植池当中,而且雨水口的高程要明显高出种植池,但是还要控制其低于地面。如果降雨量比较大[6],还可以将绿化种植池当中超出额定标准的雨水排入到当地城市的雨水管道当中。城市在降雨时会自然产生雨水径流,这些雨水径流会不断地冲刷路面上的各种污染物以及固体垃圾等,并将这些杂物冲到种植池当中,影响种植池的正常使用。据不完全统计、雨水径流所产生的污染物,不论是悬浮物还是重金属,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前期情况会比较严重。针对该情况,可以通过初期弃流的方式来控制径流所带来的污染。综合上述各种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绿化种植池雨水集中入口的位置来设置一些拦截污雨水的设备,以减少污雨水产生的不良影响。雨水是城市道路水资源主要补充来源,对提升地下水资源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生态雨水系统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道路土壤的夯实度太高,土壤强度过大,会导致雨水下渗速度变慢,影响到绿色街道对雨水的吸收速度。针对该情况,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土壤渗透速度以及整体渗透率。目前常见的处理办法包含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是尽量选择沙质土或者是砂质壤土,利用这两种土来完成项目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下渗速率;其次,还要关注机械使用环节,对于已经压实的土壤,可以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处理,优化土壤夯实程度,提升土壤下渗率。针对部分渗透性不够理想的土质,在建设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炉渣或者是一些膨胀的页岩,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2.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是所有城市道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不同雨水管理的景观设施内部,会有不同的雨水量处理模式。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雨水量不同,降雨情况难以估计,丰水期和少水期的差别也比较大。同时植物设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雨水管理景观设施坡度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植物水生的习惯以及特点来进行植物设计。在植物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情况,判定选择水生植物、还是中生植物。在选择植物时,尽量选择本土植物,从根本上杜绝外来植物入侵;同时还要选择一些抗逆性比较强、吸附性比较强的植物。满足上述条件的植物不仅种植简单,后期养护所需要耗费的财力与人力也比较少,能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满足上述各种条件之后,再考虑植物的色彩、植物的质感以及植物的花期等综合性因素,择优选取。

3.景观设计

绿色街道设计,不仅要对城市道路雨水情况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尽量地满足各种城市道路景观美化效果。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发现,绿色街道虽然可以满足自然水循环过程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纯天然的方式来提升景观效果。如果通过调查发现,某位置街道改造项目可以使用一些开花的植物,比如选用水仙等,要合理地搭配颜色,结合雨水塘等对其进行综合性设计,提升植物的观赏性以及植物的实用性[7]。雨水花园是一种完全通过人工进行挖掘的花园,有时也可以借助自然形成的绿地来吸收街道、建筑雨水。将这部分雨水引入到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当中,利用其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来实现综合性效果,并通过该方式来净化雨水,让雨水可以慢速度地渗入到土壤当中,起到涵养地下水的效果,为雨水利用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雨水花园的设计初期,还需要注意充分了解当地气候状况,选择渗透性合适的土壤类型以及容易生长的低养护植物。雨水花园的建设尺度通常较小,并设置于生活性街道、住宅的旁边。在实际选址时,需要注意与建筑之间的最近距离应当在3m以上,这样能够防止水渗漏入建筑基础,或者地下室,从而造成倒灌、霉变问题。另外,雨水花园还应当远离大树,设置于光照充足的区域,保证在暴雨季节能够快速排干雨水。

三、结语

从上文提出的各种情况来看,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节水、节省空间,保证水资源和城市空间均衡发展。对其进行系统性地整合处理,利用园林工程等自然界的力量,留住降水,对降水进行净化处理,保证这部分降水的可用性。园林工程不论是建设措施还是建设模式,都必须要满足当前目标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案进行设计。在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上文中所提出的因素,不论是景观设计、植物设计还是道路设计,都必须要以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上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的要点,之后分别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应当如何对绿色街道景观进行设计,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提升设计质量。

作者:王军锋 李娟 姚章堂 单位:中粮工程科技 (郑) 有限公司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探讨:基于海绵城市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我国目前不合理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内涝、雨水污染、雨水资源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从海绵城市的角度出发,采用LID(低影响开发)技术和设施进行雨水径流控制,探索城市街道在雨水生态管理方面的潜能。并针对多个道路模块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设计策略,有效缓解雨水排放问题,改善城市道路水文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具有生态效益的绿色街道。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色街道;低影响开发

1、城市道路系统的研究背景

1.1城市暴雨内涝现象

近年来,我内众多大中型城市在暴雨过后频频陷入内涝灾害,造成城市基本机能的瘫痪和市民生活的极度不便,而内涝之后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样突出。

1.2传统城市道路雨水处理的问题

城市雨水径流产生和排放的一个重要场所就是城市道路,传统城市道路的排水设计思路主要是雨水沿路面的横纵坡度产生径流,通过雨水口收集后由雨管排至水体。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种“以排为主,利用滞后”的排水方式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的需求。

2、海绵城市绿色道路系统分析

2.1海绵城市与绿色街道理论

2.1.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

2.1.2绿色街道理论

绿色街道的实质是生物滞留池等暴雨径流管理设施在街道层面的应用。其对绿色的界定大多从暴雨径流管理的角度,强调绿色街道去除地表径流污染、补充地下水,减少暴雨径流量,以及美化社区环境,改善街道物理环境的功能[2]。

2.2海绵城市道路c传统道路的区别

传统城市道路的硬质面积占道路面积的75%左右,道路绿带面积仅占25%左右,透水铺装率不足30%,路缘石和绿化带高出路面10-20厘米,雨水口设置在机动车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上,绿化带只能吸收自身区域的雨水,雨水口仅收集路面雨水,不能有效的实现雨水排放,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甚至内涝。

海绵城市道路采用LID 技术设施,不仅可以保证道路的通行,还能在解决道路排水问题的同时防止雨水对路面稳定性造成破坏。

3、海绵城市绿色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3.1绿色街道设计原则:建设具生态功能的绿色街道

3.1.1 LID(低影响开发)理念

LID(低影响开发)是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在人工系统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强调保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3]。

3.1.2 绿色街道的生态效益

绿色街道作为海绵城市雨水管理设施的一部分,不仅具有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还能恢复自然水循环的蒸发、渗透和生物利用的功能,因此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

3.2绿色街道组成模块设计策略

3.2.1人行道设计

传统的人行道在雨天容易路面湿滑、积水,影响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阻止了地下水资源补给。透水人行道是一种可以使雨水透过铺装表面,不经过地下排水管道而直接渗透进入下层土壤的人工铺筑的人行道路。透水人行道应满足雨水渗透性和使用性两方面的要求。其中雨水渗透性要求满足渗透排水功能和生态蓄水功能;使用性方面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抗低温能力和足够的水稳定性。

3.2.2树池设计

树池作为雨水收集和排放的设施,首先应考虑到树木生长的需要,许多行道树种不具备很强的抗涝性,因此在绿色街道树池的设计建造之初,必须对场地内原始土壤进行检测。因此按照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应考虑土壤蓄水和排水能力后降雨量偏大的地区,应该使用沙土或砂质壤土。

3.3.3路缘石设计

路缘石是设置在中间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及路侧带两侧的条形构造物。以下对几种路缘石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1)开口路缘石

开口路缘石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应用广泛,加工简单,开口的长度可以根据本地瞬时降雨量进行灵活调整。由于开口破坏了路缘石整体性,一定程度上会妨碍交通安全。

(2)预制穿孔路缘石

预制穿孔路缘石石适合安放在新开发的地块上,钥诼愿哂诼访姹旮撸方便雨水流通过。其优点是占用道路空间小,不妨碍人行和车行交通。缺点是不具备过滤沉积物的作用,开口易堵塞,需要定期维护,维护人工成本高。

(3)溢流路缘石

溢流路缘石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来自街道的雨水均分散到道路旁的处理设施中,同时不需要很高的维护成本[4]。

3.3.4停车场设计

传统停车场功能单一,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何利用有限场地以停放更多数量的车辆,而忽视了场地本身应具有的其他功能。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生态停车场应以促进城市雨水的生态循环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建立具备雨水净化、收集、再利用功能的绿色停车场。生态停车场的布局设计有很多限制因素,如功能定位、场地规模、气候情况等。因此挖掘停车场的生态功能,需要依照不同的场地条件进行设计。

结论:

绿色街道的核心功能是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手段缓解城市水问题,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对于缓解城市洪涝灾害、控制径流污染、净化城市水质、补充地下水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在看到全社会为解决城市问题积极努力的同时,设计者更不应该盲目,要对各技术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使海绵城市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长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刘晓哲(1992~),女,河南平顶山人,2015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主修环境艺术设计。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探讨:浅析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内容和目标

一、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内容

(一)雨洪管理景观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尽量减少对原有水温条件的破坏与干扰,从而实现绿色景观与城市雨洪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为了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发挥出雨洪管理的作用,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中有必要做到根据城市街道中的雨水循环特点与水文特点对雨水管理景观设施进行分散的规划与设计,并形成雨水管理网络,从而发挥出绿色街道景观对雨水水质与水量进行管理的作用。与传统雨洪管理系统中追求雨水收集与排输的特点不同的是,依靠绿色街道景观系统进行雨洪管理体现出了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尊重,通过利用土壤和植物来对雨水进行渗透与吸收。

(二)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主要的表现形式。立体绿化与地面绿化相对性,通过开展立体绿化,可以解决城市中地面绿化难以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矛盾,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生态效益。立体绿化的形式包括绿色屋顶、绿色墙面、绿色阳台、绿色桥体、绿色围栏与护栏、绿色柱廊、绿色棚架以及立体花坛等。立体绿化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而易见,值得重点提出的是,立体绿化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也不可忽视,通过对街道进行立体绿化,城市以及城市街道中能够具有更加浓烈的自然气息,具有多样化设计形式的绿色景观也能让街道景观与建筑更加协调,这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调动人们在绿色街道景观建设中的积极性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景观装置艺术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发展内容

景观装置艺术指的是装置艺术与景观艺术的结合。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具体而言,景观装置艺术主要是在公共空间中使用装置艺术通过对材料、视觉表述、情感寓意等设计手法的运用来创造出能够让城市居民体验、观赏以及使用的景观,这些景观包括标识性进景观、庭院以及游戏和休憩空间等。随着景观设计技术的发展,景观装置艺术从功能与形势两个方面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创造标志性的景观,并在连接景观与建筑的基础上让绿色街道景观中的公共设施以及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文化性更加凸显,所以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无论是对于完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功能还是对绿色街道景观进行点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目标

(一)多样化

对居民的生活空间做出优化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的主要目标与功能。通过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让城市中的生态系统平衡性得到调节,同时也能够发挥出治理空气污染、防洪蓄水的作用,而这些多样化作用的发挥,能够更好的提升居民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发展中对建筑多样化、功能多样化、街区短小且人流密度较高的要求。在阶段景观设计中频繁的使用拐角和分支小路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通达性能,同时能够为居民步行提供方便;而绿色街道周边的建筑无论是何种情况,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都应当重视与建筑风格的匹配;另外,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要凭借自身的功能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从而在提高人流密度的基础上提升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活力,在不造成交通堵塞和视觉污染的前提下实现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功能性的最大化发挥。

(二)人性化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虽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街道也在不断的延伸,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却在逐渐消失,而“生活化”概念也在街道设计中淡化。为了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体现出“亲民性”以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满意度,如何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凸显出人性化的特点是当前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做出重点考虑的内容。在对绿色街道进行改造与设计的过程中,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者需要尊重城市居民的意愿与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绿色街道景观所具有的性质以及功能做出准确的定位,同时要对街道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公共设施等开展人性化的设计,让城市绿色街道景观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感官体验需求,同时让城市绿色街道景观体现出城市居民所应具有的城市认同感与城市归属感。总而言之,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要对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做出全面考虑,体现出绿色街道景观对城市居民的尊重与关怀,从而设计出能够让城市居民喜爱、向往以及享受的绿色街道景观。

(三)可持续化

无论是对于城市发展还是城市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可持续化都应当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为了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目标,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城市街道原有的功能以及格局来开展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体现出对原有街道功能以及格局的尊重,从而让原有的街道以及原有的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二是以服务城市居民为出发点保护城市居民的社区环境,避免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技术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应当作为次要手段出现,避免用技术作为控制性的主要手段;四是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重视对副产品以及资源的回收,通过对垃圾排放进行有效控制来体现出绿色街道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节约型原则;五是在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中尽量使用可再生的资源,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六是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要尊重原有的雨洪管理系统,通过实现街道景观设计与雨洪管理以及控制治理的结合来凸显出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从而让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符合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与低碳原则。

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