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

征文网 2020年11月25日征文范文评论1,330 阅读2614字

摘要:

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阶段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美术学科的教学主要是生动的图片和鲜艳的色彩作为载体来实现对小学生的美育和德育的教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年龄段和性格发展的特点,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尽量创造相对愉悦的教学环境。因此,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特点;教育原则;方法

素质教育下“五育并举”的教学观中,美育教育是其他教学模式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动力。美育教育更多地表现在学校中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学不仅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们的美感,同时还需要做到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通过进行美术教学,学生们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技巧,同时还能够树立一定的审美观念,进而提升审美的能力,达到认识和创造美的目标。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分析

内容丰富

所谓美术的内涵就是以一定的物质原料为基础,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表现,同时辅之以一定的空间。美术可以在建筑领域有所涉及,在绘画门类中也比较常见。学科内容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学习美术需要了解美术的外延,美术领域。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思维和想象力也都会有所提升。可见,美术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审美观得到培养和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说,做好美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美术技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审美观。通过提升审美观念,学生对于生活以及自身的人格的塑造等方面都会有所帮助,进而实现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1]小学生的审美观对于以后的为人处世以及个性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素质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根本素质。对于小学生来说,其素质的培养多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其中,小学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点科目。教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美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小学美术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

互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人格发展还没有达到成熟期,因此,孩子的个性主要表现为活泼、好动。美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组织课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将美术知识和审美观念传递给学生。小学生的课堂上游戏和活动会相对较多。学生们会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点。只有多方位,全方面的做好互动,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放置到学习的主体位置。

激励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如何来学习。小学美术的课程也是如此。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方式各异。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来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进而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小学生美术课程所表现出的激励性,主要是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将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个人。

启发性

激发和启发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这里的启发主要是指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进行培养。[2]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所能应用到的所有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在对学生进行操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的性格为前提条件,客观地、公正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随意地乱下定义。启发性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式,其效果十分明显。

小学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基于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其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普遍性的应用。另外,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也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对于小学的美术教育来说,应用多媒体的好处很多。首先可以不断地增长知识。多媒体会通过声音、图片和视频来将优秀的美术作品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让学生们认识这些作品,进而增长知识。学生们会对美术作品中的图画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一定的向往之情。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方式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会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也有所提升。另外,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教学方式,完善了其弊端,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教学作用非常大。

积极地创设教学环境

由于小学美术教学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全面性特点,美术课堂中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比较多。因此,美术教师除了要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对其他学科也应该有所掌握。将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横向的联系,促进学生做到优势互补,这是一种情景的创设。美术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上进行发散性思维,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3]另外,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才会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学习兴趣才会十足,教学的效率也必然会得到大大地提升。可见,教师主观地创设情境是提升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

增强美术技能训练

做好技能训练是美术教学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技能还处在相对薄弱的程度。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添画的方法。所谓的添画就是给学生们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图形上添加适当的线条或者是圆圈,形成一幅独特的画。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绘画的热情和兴趣,还会让学生有一种求索的欲望。然后,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不成形的绘画作品的基础上,画成某种物体或动物。另外,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来共同完成添画的任务。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同时还做到了实践训练。

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就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双边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启发性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培养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凌;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3期

[2]王丽婷;浅析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2年09期

[3]滕悦;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创新设置与对策性研究[J];艺术教育;2013年07期

文章抄袭较多,请修改!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