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致信投稿青年:“千万不可专责主编先生”

征文网 2020年2月10日文学世界评论1,326 阅读12097字

较易发表文字, 是青年人一大病

1935年8月21日,苏州《明报》第八版“葑菲”副刊上,刊印了一通胡适致该刊主编施文龙的信札影印件。据查,此信未曾收入《胡适全集》及《胡适书信集》《胡适文集》等相关书籍,实属“佚信”,颇为难得,弥足珍贵。

此信原文如下:

文龙先生:

谢谢你的信。

关于你问的第一点,我现在寄两期《独立评论》给你看。

关于第二点,我劝你多读书,多读读文学家作品。同时努力读通一国外国文。

关于第三点,作品被拒绝,大抵是因为文字不佳或思想太浅薄,千万不可专责主编先生。责人是无益的;应该责自己。应该努力求进步。好文章总有人赏识的。

胡适。

廿三,八,五

最好是不要多投稿。有稿子,自己留着看看,可以验自己的进步。较易发表文字,是青年人一大病。

此信以钢笔(硬笔)写于胡适专用稿纸之上,落款署有明确的时间信息——1934年8月5日。遗憾的是,遍查《胡适年谱》《胡适书信集》等相关书籍,均无关涉此信的任何信息;另查《胡适日记》,自当年7月15日至8月26日的日记均中断未记,更是没有线索可循。

细观此信影印件,可知信文写毕之后,胡适意犹未尽,还在信纸“天头”左上端加写了一段话,劝诫之意非常清楚。仅从这百余字的信文内容来考察,此信乃是胡适致一位当时急欲投稿发表作品的青年作者——施文龙的回信。施氏可能是向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投稿,但胡适不拟录用,并为之劝诫道:“作品被拒绝,大抵是因为文字不佳或思想太浅薄,千万不可专责主编先生。”

从投稿青年到副刊主编

孰料,就胡适回信整整一年之后,施文龙从一位“投稿青年”摇身一变,做起了苏州《明报》的副刊主编,从此再无投稿不被录用的烦恼了。有意思的是,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始于1935年8月21日苏州《明报》第八版“葑菲”副刊版头一侧的一行小启事,称“葑菲每月两次,一日,由周绍典君主编,廿一日由施文龙陆寅生主编”;也正是在这一天,施氏首次以副刊主编身份亮相《明报》之际,刊印了这一通一年之前胡适劝诫其少投稿、多学习的回信。

故作标榜也罢,聊作自嘲也罢,施氏做了副刊主编之后,即刻将那一通胡适回信发表了出来,或许令当时的读者以及80年后如我辈后世读者,都不禁颇感新奇。此时的施主编,与先前做“投稿青年”时的境遇自不可同日而语,可实际上又面临另一种困扰——稿源有限,好稿难求。一年之后坐在主编的位置上的施氏,或许更能体会一年之前给他回信的胡适之感慨罢。

事实上,由其主编的半月一刊的“葑菲”副刊,只勉强办至次年2月21日即告停刊(1935年11月21日未出刊),统共只出刊六期。之后由陆寅生等继续主编,约至1936年底停刊;抗战胜利后,又于1946年12月复刊,至1949年之后再度停刊。在“葑菲”副刊的主编历程中,施氏主编的周期应是最为短暂的。

在仅有的六期版面上,施氏与其共同主编副刊的陆寅生,虽然几乎每期都要刊出征稿或招呼文友求稿的启事,可却没什么效果;最终施、陆二人几乎包办了所有的版面文章,稿源之有限,可见一斑。

施文龙的生平考据

至于施文龙的生平,因其在主编“葑菲”副刊之后,几乎在南北文坛上未留下任何踪迹,所以还只能在苏州《明报》及其“葑菲”副刊上寻求线索。

1935年10月21日,“葑菲”副刊曾刊发施氏《月夜吟》现代诗一首,款署“于东大河滨”,据以揣测,施氏当时可能正在东吴大学任教。1936年1月28日,“葑菲”副刊版面之末,刊有一条简短启事,称“文龙因有要事,离苏返家,大约于一星期后可来苏……”据此可知,施氏确非苏州本地人。2月21日,“葑菲”副刊见报的最后一期,刊发施氏所作《海与高尔基的创作》一文,文中有大半篇幅的故乡生活之忆述,明确声称“我的故乡,是在启东。那是在长江下游,崇明岛对岸那一个小县”,透露了其出生地与家庭均在启东县(今启东市)。

启东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水,形似半岛,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此地与上海隔江相望,距浦东直线距离仅50多公里。1928年3月,启东正式设立县治,是全国著名的“海洋经济之乡”。施氏的文学活动及主编生涯,虽然不算十分活跃,且时间短暂,可还是引起了苏州周边地区一些学者及文教界人士的注意。

就在“葑菲”副刊停办之后不久,当时在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即后来的南京大学)任教的沈振中,于1936年4月9日在苏州《明报》第九版上撰发《一年来苏州的诗歌》一文,文中列举多名当时身在苏州的现代诗人及其作品并逐一评述,所列第四位即为施氏。文中这样写道:

第四个是东吴的施文龙君。他做诗,读诗,介绍诗都很努力。不过他写出的诗实在也不多。他是启东人,启东在崇明小岛上,长江的景物和大海的波涛对于他幼年的生活是极有帮助的。他家里很清苦,所以十几岁时便流浪在外边。他在去年做的诗大概是些吟咏景物,发泄情感的,有时还好,有时也不行。……他自己现在所写的诗虽然也有新的倾向,可是在内容上还是未能十分脱离旧时的气氛。

由此可见,施氏的诗文创作及其主编“葑菲”副刊等文学活动,在当时的苏沪一带,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当然,获得的评价并不算高,或与其年纪尚轻,学力、阅历与经验都不够丰富有关。如此这般,也正应了胡适信中所劝诫的种种。来源:北京青年报 | 肖伊绯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