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现代诗歌的嘲讽与自以为是

征文网 2020年4月11日文学快讯评论1,279 阅读1113字

中国古诗辉煌几千年,产生了许多大诗人和不朽的诗篇,影响至今,现在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写古诗。可现代诗在当下却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近代,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和西方文学的传入,中国的现代诗歌开始产生,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周作人等开始了现代诗歌的写作尝试。民国时期,现代诗歌日益发展,各种诗歌流派盛行,诸如新月派、湖畔派、七月派、九叶派、象征派等等,也产生了诸如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等著名的诗人。

新时期以后,现代诗歌产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朦胧诗派,80年代,现代诗歌红遍中国大江南北,北岛顾城等著名诗人的名气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当红明星。90年代开始,现代诗歌的地位开始急剧下降,进入到20世纪,师哥,已经处在了一种边缘化的状态,现代诗歌已经极少读者,人们开始对现代诗歌不屑,甚至是处处嘲讽,现代诗歌到了一个作者不敢说自己是一个诗人的地步 。

那为什么现代诗歌会走到现在这种地步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一、诗人形象的急转直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子卧轨、戈麦沉河、顾城杀妻后自杀等这些著名诗人的自杀,极大地降低了诗人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印象。诗人的形象开始由神圣、崇高、深邃变为了神经质、偏执,甚至是恐怖。所以现代诗歌在人民心目当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二、诗歌本身具有的先锋性

诗歌是最具有先锋性的文学体裁,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形式上,诗歌都极具实验性,超前性。朦胧诗派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喻、象征、通感等艺术表现形式,让普通读者读完诗歌之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乌青体、梨花体、羊羔体等口水诗,因其模式化和让人惊愕的简单通俗,甚至是幼稚,让人读后觉得诗意全无,庸俗不堪。这些诗歌的实验性探索性的好坏与否,先不予评论,正是因为诗歌的这种超前性、实验性,才让许多的读者无法接受,甚至是无法理解,所以诗歌读者的萎缩是极其正常的。

三、一些写作者的滥竽充数、装神弄鬼

诗歌虽然是先锋性的,但他先锋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让读者更加难以理解,也绝对不是为了装神弄鬼。但是在这些诗歌实验性文本的影响之下,许多自以为是的写作者,便把朦胧诗歌那种朦胧性看做了诗歌的一个本质特征,于是有些写作者开始胡乱写诗、自以为是、装神弄鬼,自以为写诗就是要让人看不懂,甚至到了自己写完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的荒唐地步。

四、当今人们诗性思维的日渐消逝

诗性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理解“水果”这种抽象的概念,又比如说当我们描述一个很长的队伍的时候,我们会说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这便是诗性思维。但是在现代化的日益发展之下,我们的私信思维正在慢慢的衰落,人们更加倾向于理性思维,更加倾向于推理论证,更加的机械单调。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便更不那么关注诗歌。著与书者说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