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街236号_经典散文_.

      十岁以前,我都住在解放街236号
  我对这个数字有深刻的记忆:我父亲曾经用三合板在门框上钉了一个木箱来收取书报信件,并用毛笔在上面写下了“信箱”二字以及这个门牌号。
  这个自制的简陋箱子曾经惹起一场小风波。有位精神特别亢奋的乞丐在求乞不果后,愤愤然用竹竿拍打“信箱”二字,连声骂道:相信,相信什么?
  关于解放街236号,应坚兄的大作《小城忆旧》收录有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一条并不幽深的巷弄,右边是一幢洋楼的挑檐高墙(那幢洋楼就是应兄的家),左边是一排夯土的平房,直通到底则是一个半月形门洞——门洞通往一处幽深的宅院,有花园,有假山,有很多兰花,有一只慵懒的黑猫,一棵粗壮却歪斜的无花果树,有一位学问很好的老师,还有一位弹琵琶的少女,她有一个叫杰的弟弟,收藏了很多稀奇的糖纸。
  其实,这些并没有出现在照片上。而我之所以知道,只是因为我就住在左边那排土房中。
  我在那两间被标注为解放街236号的土房中度过了整个童年。我的家具备所有土房的特征,低矮、潮湿、昏暗,而且永远扫不干净,始终散发着一种发霉的气息,还经常可以在露出草筋的墙角发现壁虎。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的童年不快乐,杰就是我穿开裆裤开始的伙伴,从香烟壳、弹珠,到滚铁环、火柴枪,我们玩过那个时代所有的游戏;并且我至今还记得后门摆在露天的一口景德镇龙缸,父亲用它养出了当时永康上街最漂亮的金鱼。
  正如与应兄家同在一条巷弄,门牌号却差了一百多位,我至今也不清楚,永康的上街与下街究竟是怎么划分的。永康的老城,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倒丁字形格局。解放街是贯穿南北的那一竖,下面的横则是永康江(当时叫南溪)沿的胜利街与山川坛。我只知道,上街确然是有个上坡的,我家其实就在坡度最陡的那一段。我记得小时候有一大娱乐,就是看人力双轮车下坡。在印象中,由于坡陡货重,车把翘起,车夫几乎是全身吊在空中的,两脚根本不着地,只凭趾尖像船篙般点个三五下,便轰轰隆隆呼啸着滚向下街了。
  这其实相当危险。不过回想起来,倒也没出过什么事故。
  陡坡并不太长,我家弄堂口往南,大约一二百米就渐渐平了。那里左右各分出一条横街,分别叫东街和西街,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这个路口,是整条解放街除了自己家之外,我印象最深的地方。
  我想,我真正的启蒙大概就在那里。
  我最初的数字与商业知识,都从一份菜单上来:二元,二菜一汤;三元,三菜一汤;四元,四菜一汤……一直到十元。不叫十菜一汤,而是“全家福”。
  这是东街巷口国营东街饭店的价目单,写在一块白漆的木板上,当头挂在店堂最显眼的位置。由于姨妈在那里工作,上小学前,那里是我玩耍最多的地方之一,也得以偷吃了不少好东西,以至于我到现在也只爱吃碱水面,排斥土索面——东街饭店的面条做得极好(面分两种,肉丝面与光面,后者属于大众标配,加肉丝就算有点奢侈了),至今,我还能回忆得起碧绿的葱花下那一点点闪光游走的油星。烧面条时,厨师经常会给我舀上一小碗汤,夹几根面,有时甚至还能吃到一块半块刚炸出来的糖醋排骨。据说经常与我同时蹭食的,还有永康城里的一个“名人”——东街流浪汉“小发”,专门在各大饭店喝客人剩下的面汤。
  我至今记得,菜单上的数字是大写的,并且长期不变。不过,后来终究还是改了,前面的数字都升了一位,全家福需要十一元了。而且一改之后,变动的频率就频频加快。在十二元才能点一桌全家福时,我上了小学。
  小学三年级那年,我们全家搬到了几千米外、当时属于城郊的一幢自建楼房。解放街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偶有经过,都会发觉这条街在迅速老去、败落,各种店铺一家接着一家关门。不知什么时候起,东街饭店改成了一座卖衣服百货的商场,门口的喇叭很响,灯光也很亮,但我总能闻到一种隐约的肉菜香。又过了几年,包括东街在内,整条解放街都拆了。
  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在解放街成为废墟的很多年后,我又遇见了那名乞丐。
  时间竟然对他没有太大的改变。他仍然穿着一套还算干净的旧军装——我注意到,他穿着的还是一双早已绝版的蓝帆胶皮鞋,通常称为“解放鞋”的那种。虽然皱纹多了些,但腰杆仍然笔直,手里甚至仍然握着一根光滑的细竹竿。他看起来与几十年前同样倨傲,目不斜视地行走在大润发门口、城市最繁华的街区,嘴里同样不停地骂骂咧咧。
  我忽然记起了竹竿重重拍打那只“解放街236号”信箱的声音。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