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合欢树_经典散文_.

                                                              外婆的合欢树

                                                                  余君才

       院子里有一棵合欢树,不知道是谁栽种的,我出生之时它就在那里了。
       每一年的盛夏,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合欢树开花。合欢树细密的叶子簇拥在一起,似大伞一样荫蔽着院子,孩子们在院子里纳凉,外婆给我们讲过去时代里的故事。合欢花开得像孔雀的羽毛,在阳光之下,像童年时的梦一样。
       但幼时的我对合欢花却毫不领情。它在高大的树枝上绽放,被细密的叶子簇拥,半白半红的花,呈丝状,却不是很显眼,可能是因为太高大的原因吧,常常被我们所忽略。但有时,我们也会捡拾起地上的合欢花。它的绒毛软软的,拂在脸上痒酥酥的。我们时常用合欢花的绒毛去挠熟睡的表弟的耳根子,看着表弟痛苦挣扎的表情,我们笑得前俯后仰。
      当夜晚的风吹起,常常飘来一阵清香。那一定是合欢花的。淡淡的,若有若无。有人说,合欢花日落而合,日出而开,总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神秘感。
      我问外婆:“为什么说合欢花是晚上合在一起,日出就开放呢?”
      外婆说:“合欢花开累了啊。”然后淡淡一笑,用手抚摸着我们的头。
      我好像懂了似的点点头。但终究,在我们七八岁的童年时光里,我们还是忽略了院子里那开得正盛的合欢花。
      合欢花是那么简单,不动声色,高高地伫立在树枝上。也有可能,合欢花的朴素是与身俱来的。它像极了一种人,那种素雅简单,轻衣简从的人。它安静而温暖,像那种脾性很好的女子,就好像穿着素衣,坐在合欢树下的外婆。
     我和几个表弟围在外婆的周围,听外婆给我讲小人书里的怪事。外婆也给我们讲过合欢花的来历,只记得是关于一个忘情薄义郎的故事,外婆讲得很伤心。后来,直到长大,我找到了关于合欢花的传说:
     从前,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门前的那棵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妻子在家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只是一场空。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之际,粉扇拖着病弱的身体,在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欢合!”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苦情树果真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期太短,只有一天。所有的叶子居然是随着花开花谢而晨展暮合。人们后来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
      这便是外婆关于合欢花的传说。
      但我不知道,外婆为什么每讲一次合欢花就伤心一次。年幼的我们知道外婆对合欢树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有着依恋的美好和忧伤。外婆好像说的是自己的故事,沉浸在时间的斑驳背景中。
      我从小在外婆的庇护下长大,但从未见过外公。外公成为了一个谜。外婆至始至终也没有和我们讲过外公的故事。外婆只是说,外公去了很远的地方,他是个有责任的男子。但那眼神里分明有泪水在滚动,充分暴露了外婆的脆弱。直到我上小学六年级的一天,母亲到学校来把我接回家,告诉我外婆走了。我一下子哭了出来,眼泪倾盆而出,从没有这样伤心过,为外婆,也为了那个抛弃外婆而去了远方的外公。
      再后来听母亲说,外婆在旧社会,出生在大户人家,但家道中落。她读过四书五经,有一些文化见识。后来,外婆嫁给了外公,生养了三个儿女,我妈妈排老二。一家人和和睦睦,但是好景不长。外公被国民党抓壮丁去了前线,一去不返,生死未卜。到后来解放之后,也没有外公的消息。有人说,外公在一次抗日战斗中牺牲了;也有人说,外公做了国军的高级将领,随着国军去了台湾。但不管是那种版本,从那时起,外公杳无音讯,外婆成为了那个独自等待的女人。
      到后来两岸互通来往之后,我们也想方设法托关系去寻找外公的下落,但查无此人,估计已经隐姓埋名,或者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成为了荒野里的孤魂野鬼。只是,在外婆的年月里,那一场守候,终究是一场无望的等待。
     外婆已经去世了好多年,但院子里的合欢花每年到了盛夏还是照常绽放。后来当我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在泪水中勾起我对外婆无尽的回忆。史铁生说:“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那个孩子和我一样,在长大的岁月里,合欢树下收藏了多少童年的事。如今,已经是盛夏了,院子里的那棵合欢树已开满了花儿,传来淡淡的花香,我不禁想问,那棵合欢树是外婆亲手种下的吗?她等待的那个人又在哪里呢?
2014/5/10

余君才:青年作家,广东作协会员。出版作品《温暖的尘世》《因为经历所以懂得》,作品被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作为高考和中考试题。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