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语文课本里从不选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

征文网 2020年5月11日文学快讯评论957 阅读1589字

莫言,一位于上世纪50年代在山东出生的作家,先后创作了40余部小说。2012年,莫言从与北岛、村上春树等优秀创作者的竞争中突出重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中国的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

莫言的才华并不是在这个时代才显现出来,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就被改编成了著名影视作品《红高粱》。

这部电影不仅斩获了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还捧红了当时才出道青年演员的巩俐以及首次执导电影作品的新人导演——张艺谋。

好的演员和好的导演都是一部作品的加分项,而优秀的剧本才是一部好作品的根基。

《红高粱》以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作为背景,展现了成长于这片黄土地人民的野性与热情,因为剧中一些场景过于震撼与真实,这部电影也受到了不少质疑和抵制。

也许正是出于莫言创作时太过注重对现实场景的渲染,以及对反人性角色细致刻画的原因,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这些年,我们的语文课本一直对他的作品敬而远之。

莫言的作品,是历史、现实、人性与魔幻交织的产物,不同于童话中那些美好的想象,他的故事总是与人性的丑陋以及暴力血腥等情节联系在一起,十分不利于成长中的儿童阅读。

世界著名文豪歌德先生曾于1774年创作过一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中的男主人公维特为情所困,最终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欧洲社会模仿少年维特的风潮,许多地区的自杀率一路攀升,最后政府不得不将这部作品列为禁书。

在今后对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中,这种模仿自杀的现象被菲利普斯称作“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

生命伊始,我们就具有一种天生的攻击驱力。

从早年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来看,攻击是人的一种本能,它的表现形式有直接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等。并且,从个人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攻击倾向性是一个具有中等稳定性的特质,它的力量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在早年持这种本能论观点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家也注重社会经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从文学作品中获取的攻击经验不仅会驱动我们内心的破坏力量,它还为我们的攻击行为提供了模仿榜样。不少人对攻击力的宣泄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学习这种暴力发泄的方式并无不妥,只要是向着无生命物体进行攻击,就可以及时释放自己的焦虑与压力。

但经研究发现,宣泄术并不可靠,它甚至会起反作用,增强我们的攻击欲望。

如果儿童常年生存在这种环境之下,看血腥暴力的作品,实践具有破坏性的行为,他们的性格会受到极大影响。

有人说,莫言的作品十分“接地气”,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艰难困苦的底层人民生活。

在他人生的前20几年,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莫言在农村生活,并且接受了饥荒年代的考验,这些经历使他拥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库。也许是这段日子的煎熬让他对现实看得更加透彻。

与其他作家对乡土生活的美好描写不同,在他的笔下,农村不只是一个充满质朴与人情味气息的地方,在这里,也有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发生。

涉世未深的儿童,对这些阴暗与肮脏的情节是难以产生共鸣的,而且,这些故事会使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发生变化,原本美好的社会突然充斥着丑陋的面目。

虽然莫言揭开了社会的疮疤,但他却没有给受伤的人一副解药。

儿童的思想需要积极力量的引导,这些灰暗的观念一旦形成,他们的思想便容易极端化,此后看什么都是暗淡的,无法再感受世间的美好。

莫言的作品虽然难以走进学生的课本,但是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启示依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有自己价值观念以及多年社会经历的成年人,有足够的能力承受文字中阴暗的部分。

莫言曾说:“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虽然故事过于残酷,但它们确实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勇于接触不同世界的思想,你才更能确定自己珍视的是什么,才会获得更强的精神力量。

作者:百家榜创作者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