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印象.

黄河印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回。”黄河,波涛滚滚,奔流不息。璀璨的华夏文明在此孕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此沉淀,人们唤它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虽经历史更迭,屡次改道,但横亘在中华大地几千年,依然万里蜿蜒。我对黄河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老家就在豫北平原,位于黄河冲积扇。但对黄河的认识是从“怨”开始的。  上世纪70年代末,为治理黄河,国家在距离老家几十里的渠村兴建黄河分洪闸,工程气势恢宏,规模巨大,分洪量要达到10000立方米/秒,闸口有56个,象征56个民族,号称“亚洲第一分洪闸”。渠村位于两省四县交汇处。当时我村的轻壮劳力被轮流抽到工地。正读小学的我经常半个多月见不到父母,晚上睡觉还经常被吓醒,无疑对黄河产生了一股“怨气”。上中学学地理,对黄河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清晰了解黄河的灾害和优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位于黄河岸边的一座古城工作,单位分包的黄河抢险地段就在林公堤(当年虎门硝烟的林则徐在发配新疆途中路过黄河带领军民修筑的一段大堤)上,单位认真地准备了防汛物资,还时时“演练”,虽然没有真正防过汛,但我参加过山东、河南两省在兰考的黄河抢险的新闻报道,真切体会到历朝历代治理黄河都是安邦兴民的大事。翻开史书,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就在黄河上。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解放后,毛主席亲自视察过黄河。著名作家李凖的长篇小说《大河奔流》就描写了沿岸群众治理黄河的火热场面。多年以后开车回老家,拉着已经年迈的父母专门去了渠村分洪闸。走在长长的分洪大桥上,父亲抚摸着栏杆,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当年这里人山人海,手提肩扛,口号声惊天动地,红旗插遍黄河两岸。豫剧名角常香玉等还来慰问演出过呢。”  但我第一次看到黄河却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考上的大学在南方,要从省城坐火车报到。火车南下首先要经过黄河大桥。火车隆隆驶过,我透过车窗清晰地看到了黄河,河面宽阔,河水澎湃,滚滚东流。参加工作后,更有机会接近黄河了。因为上面修建了小浪底水库等工程,黄河在号称“豆腐腰”的古城已经基本上岁岁安澜,于是经常约朋友在岸边赏景、吃饭。有一年,杭州电视台为纪念老乡、明代政治家于谦还专门来这里拍摄,因为于谦在河南巡抚任上治理黄河功绩卓著。我陪同三天进行了采访,拍了镇河铁犀、黄河母亲雕像等,收集了不少于谦的故事和传说,凸显了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风亮节。还有一次,约几个朋友正在水面上划船钓鱼,接到临时通知,说两个泰国记者在历史悠久的一家饭店采访豫菜文化,要我跟随采访。平时就很熟悉的饭店经理得知我正在黄河钓鱼,特意吩咐如果方便带条黄河鲤鱼回来,中午现场做豫菜名菜“鲤鱼焙面”。制作中,经理特别介绍:“这是真正的新鲜黄河鲤鱼,我们的记者刚从黄河中钓上来的,十分新鲜。”戴眼镜的泰国记者似乎不信任地问我:“really?”我肯定回答:“yes”。并跟他们介绍更多的历史,这里曾是河南出名的饭店,豫菜的发源地。康有为题过匾,接待过蒋介石、周恩来、梅兰芳等历史名人。有一段时间,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厨师长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无意中,借一条黄河鲤鱼,我也成了当地豫菜文化的宣传者。真正体会到黄河雄浑壮阔的是在壶口瀑布。10多年前,和几个朋友游览壶口瀑布。距离瀑布还有不近的路程,就听到似天外传来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走近后,目睹宽阔的瀑布从峡谷中奔腾而出,河面上滚出巨大的波浪,河水汹涌向前,雷霆万钧,势不可挡。1938年,诗人光未然就是被壮观的瀑布场景震撼,写出了光辉诗篇《黄河吟》,后来被曲作家冼星海谱曲,创作出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危难之际,浴血疆场,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