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听蝉.

夏日听蝉                新麦归仓,初夏一场透雨之后,沉睡地下数年的蝉虫们悄然而出。而后,经历一番辛苦的蜕变,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在各类树木的枝头,开始了他们的歌唱,此起彼伏,或急或缓,或明亮或嘶哑,像一场夏日的交响曲。无所不在的蝉鸣,成为夏天的一个符号。听听蝉鸣,或在午后,或在星夜,或在风起,或在雨停,或正踌躇满志,或正黯然神伤,因之而来的感觉也不尽相同。有人在蝉声中听到了热情、愉悦和满满的正能量。唐朝诗人虞世南在《蝉》中写道:“垂餧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在他这里,蝉朝饮清露,居高临下,放声高唱,悦耳动听,一派高洁优雅。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鸣蝉和惊鹊、蛙鸣共同构成了一幅欢乐而温馨的丰年场景。清人袁枚在《所见》里,描绘了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和优美和平的田园风光,“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样美好的日子,怎么能离开蝉这个夏日的主角!也有人从蝉鸣中听到了失落、寂寞和凄凉。同样在唐朝,年少成名的骆宾王遭遇变故,身陷囹圄。在牢内,他听到墙外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息,感觉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狱中咏蝉》:“西陆(秋天的意思)蝉声唱,南冠(囚徒的意思)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蝉比兴,以蝉喻己,表达了诗人品行高洁却时运不济、报国无门的哀怨悲伤之情。另一位大诗人李商隐生活在江河日下、动荡不安的晚唐前期,一生郁郁不得志,在他听到的的蝉声里,更是弥漫着幽怨、悲怆的情绪。他在《蝉》一诗中写道:“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国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在高树上难以饱腹,徒劳悲鸣,无人喝彩、无人同情;人在江湖官职卑微,飘忽不定,家园荒芜,家徒四壁。此情此景,如难兄难弟,情何以堪!人们从蝉鸣中听到了不同的感受,其实感受到的就是自己的心绪。生物学意义上的蝉鸣,是雄蝉为“求偶”而发出的声音,类似雄性孔雀开屏的效果。雌蝉却永远是静默的听众,不会有自己的歌声。所以,只有安静的雌蝉才真正听懂这场夏日的歌会,并从中找到自己的真爱。当然,这也不妨碍充满感情、善于思考的人们从蝉鸣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年复一年,可爱的蝉们总是如期而至,尽管它们的寿命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却是炎炎夏日里我们最熟悉的陪伴。在它们的歌声里,我们可以回到过去,与先人们同欢乐、共伤悲。而今恰逢盛世,我们听蝉,感受更多的是蝉声里的激情、愉悦和美好。时至今日,蝉们的生存却遭遇最大的危机。现在的人们更看重它们的营养功能,恨不得把它们一网打尽,通通变为盘中美食。蝉其实是够聪明了,总是选择在黑夜破土而出,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天敌。可它们再聪明,一旦成为人们美食的目标,所谓的黑夜将不复存在,破土而出后,等待它们的不是大树,而是人们贪婪的双手。能够侥幸逃脱人们的扑杀,完成华丽的蜕变,然后登枝高歌,正变得越来越困难。无论城市和乡村,夏日的蝉鸣正变得稀疏而遥远。人们真的要嘴下留情了,让更多的蝉们能够自由成长,有放声高歌的机会。不然,若干年之后,我们的夏天可能只有如火的骄阳、静默的高树和寂寞的我们,那曾经带给我们欢乐或忧伤的蝉声已经远去,只能在古人的诗篇里找寻。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