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合群,不合群_经典散文_.

  教育和管理有类似的地方,那就是都离不开威逼利诱。当然了,这里说的利诱,是广义上的欲望满足,而未必是金钱;就如威逼,也绝不单纯是皮肉之苦,更多也还是从欲望下手。我不是专家,没深入研究过,但也明白其中最关键也最微妙的,是尺度的拿捏。让一个人足够难受产生恐惧,却不伤其心,又或者让其“志在”,激发斗志和热情,却又不使其认为“必得”,这都很考验技术,嗯,也考验良心,如果有的话。对于六岁的天天,他所恐惧的事情不多,无非是父母不爱或者冷落他,不给吃肉,不给看电视,再就是小朋友们嘲笑他,或者不跟他玩。当然,如果仔细归类,其实也跟大人差不多,涵盖了我们的各种需求。了解了需求,也就可以针对性威逼利诱,有些事儿风险大,比如父母冷落他,这个首先排除,但像小朋友们和老师对他的态度,这就可以用来做文章了。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小孩子和女人,通常更在意别人对他们的看法。这个经验有多大普适性我不确定,毕竟我深入接触过的小孩子和女人都不超过一巴掌的数。问题是,在跟我很肤浅的交往的那些孩子和女士身上,这一点也很明显地得到了验证。她们特别怕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打扮等细节不能讨别人欢心,哪怕那个人其实她也不是很在乎,但其态度对她却很重要。这种焦虑背后,是她们习惯于假设别人会关注自己,但又不确定对方会从哪个角度品评,于是不得不让自己力求完美。别人的肯定,对她们意味着“合群”,而合群背后的需求,抛开些许“虚荣心”不谈,更多还是安全需求。别人的负面评价,当然也是社会性攻击的一种,而女人和孩子在这方面,承受力感觉要比男人差不少。谁都希望得到正面评价,但是,男人相对来说更现实,通常只在意那些能影响到自己实际利益的人的评价。比如,我就不在意逛街时一个卖衣服服务员看我的眼神,而叶子会在乎。

  “如果你怎样怎样,小朋友们就不和你玩了。”类似句式,是我常用的威逼天天的方式。多数时候,说的都是事实,当然也有夹带私货的时候,比如有些事儿,在乎的其实是大人,而不是孩子。通常会很有效,但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天天会觉得小朋友们怎么这么多要求,会发火说:“不玩就不玩,我再也不要朋友了。”这时候,当然就要赶紧安抚。人怎么可以没有朋友呢?虽然我内心深处并不认为朋友是必要的,但如果天天小小年纪就看透了这一点,从而失去了交友这一需求,那威逼利诱的可选项就少了好大一块。好吧,开个玩笑,虽然不全是玩笑。友情对成年人或许不那么重要,但是对孩子终归是重要的,无论是对心理健康还是实际利益。校园里被霸凌的,通常都是那些没朋友的。朋友多的,就少落单,欺负一群人风险太大,坏孩子只是坏,并不傻。合群背后,是有安全感需求驱动的,这是生物本能的一种,不奇怪。

  我小时候也努力让自己合群,在家尽量乖,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并且希望小朋友们愿意跟我玩。但就跟多数人一样,随着年龄成长,我们发现一味迎合周边各色人等太累,关键是付出和收益不对等,不值。我们有必要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吗?即便有必要,可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接下来的选择很简单,我们开始挑选自己愿意和不得不迎合的人。比如家里爸爸妈妈谁说了算,或者谁更愿意挺自己,那就迎合谁;对老师也不是都那么在意了,有喜欢的,也允许自己有不那么喜欢的;最明显的是以前作为一个群体在内心存在的“小朋友们”,这个概念被瓦解了,他们开始作为个体存在,一一甄别后,选出极少数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事实上,朋友这个词,也只有前面加上一个“小”字时,才体现泛爱众。这个减少在乎的人的过程,也就是确立自我的过程,更少的让渡权利,更多的关注自己。从合大群到合小群,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男人更彻底一些,女人嘛,活得不够明白,所以比男人更可爱一些。

  需要澄清一点的是,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必然就是“虚荣”。必须得承认,我们在特定人群中的口碑和荣誉,很多时候是牵扯到利益的,且随着信用社会的建立和社交网络商业开发的进展,会越来越多牵扯到利益。这种“荣誉”是否虚,取决于是否方便变现,当然并不只是指钱,还有各种便利,甚至涉及付出和收益的对比。从这个角度看,合群这事儿,会变得更加合情合理,至少看上去如此,反映在社会上,也就是女性和孩子被越来越多裹挟进了商业进程中去,变得越发焦虑。对于相对清醒的,心大的,不那么追求合群的男士们,多年前商家通过成功学收割过一批智商不够的,这几年基本放弃了。只要抓住了女人和孩子,男人们自然会乖乖就范,老婆孩子想要的,多数时候就会自动转化为男人为之奋斗的,无论其内心是否认可。俞敏洪说:“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这话并非没有道理,只是按照同一逻辑,国家如何取决于女性的选择,那么中国目前是全球经济第二强国,如果不是老美全力出手阻止,未来十年内已经坐二望一,可见中国女性还是很牛的。

  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对于合群的需求就逐渐降低了,当然,某些依托人际关系吃饭的特殊行业例外。年龄大了,经历多了,皮糙肉厚了,自己没剩多少真感情了,也就不那么信别人的真感情了。即便信那感情的真实,也会本能怀疑那感情的持久,这种怀疑,是基于个体深刻体验的经历。亲情上来说,父母去世后,多数人都会发现,孩子对父母的爱,其实很有限。没有几个人在父母死后能够给自己在亲情上打一个高分的,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背后的意思深究起来很悲哀。爱情呢?曾经爱那么深的人,最后不也散了?甚至不止散了一个。为什么散了?要么是一个或两个人变了,要么是爱情太脆弱,让外力给干趴下了。友情?走着走着就散了,怎么散了什么时候散了都不记得的同学同事朋友,还少吗?心理上,人们越来越没有合群的冲动了。

  那有过这些经历的人,就不合群了吗?也不是,这只是心理层面的,还要看现实层面。到了这岁数,很多人已经不用求人了,不用那么看人眼色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想要的基本得到了,得不到的,时间久了,也就不想要了。当然,也不全是时间,更可能的是身体不支持那些欲望了。血压血脂血糖,会影响吃的选择;体能这些,会影响性和旅游等方面的需求。不想往上爬了,当然也就不再那么注重口碑;见惯亲朋好友死亡了,自然对陌生人的眼神也就不那么在乎了。很多事吧,需求都没了,哪儿还需要去合群?最终,可能会因为怕死,想健康长寿,合个保健品或者养生的群?当然了,孤独这事儿,多数人也都只适合偶尔享受,总归还是需要一些群,排遣寂寞。但这个时候的群,更多是那种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那种彼此心知肚明的群了。虚了点,但并不虚伪。

  昨天傍晚带着天天在小区东面小广场玩,一个陌生的孩子对他说:“你跟我回家玩吧,我家有很多玩具。”天天高兴地说:“好啊好啊,你家在哪个楼?”

  两个孩子聊得热火朝天,准备说走就走,你猜猜,我跟那孩子妈妈会怎么做,各自脸上又分别是怎样的笑容?

  河蚌赌徒

  2020年5月28日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