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言弃,意志力成就卓越(11)

    亨利·迪克西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然而,他的舞台生涯最初却是从最卑微、最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开始的。    游艺节目的著名经理人巴纳姆曾经出于生计做过马术表演,每天所得仅为十美分。出身卑贱的人和家境贫寒的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执著追求,终于成为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风云人物,这种极富教育意义的例子我们已多有论述。下面的这个例子则更有说服力:一个出生在小木屋里的男孩,既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书本或老师,更没有任何幸运的机会,然而,作为美国内战期间的总统,他却解放了四百万奴隶,以其朴素的智慧和崇高的人格赢得了全人类的衷心钦佩。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看一看这个身材瘦削、举止笨拙的高个子青年吧,他自己动手把树木砍倒,修造了既没有地板也没有窗户的简陋小木屋。就在这个小木屋里,每一个深夜他都就着壁炉的火光静静地自学算术和语法。为了能弄懂《布莱克斯通评论》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地徒步跋涉四十四英里,买到了珍贵的资料,而在回家的路上,他已经迫不及待地看完了一百页。的确,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上帝对于亚伯拉罕·林肯可谓吝啬,没有赋予他任何有利的机会,而他的每一个成功都不是侥幸所得。如果要研究促使他成功的因素的话,毫无疑问,那是由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正直无私的心灵。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他从逆境中、从生命的低谷里、从心理的低潮中,突然崛起,并屹立于人间。    在俄亥俄州丛林中的又一间小木屋里,一个可怜的寡妇抱着她十八个月大的孩子,祈求上帝能够保佑她把孩子抚养成人。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当年抱在手中的婴儿慢慢地长大了,为了给母亲分忧,小小年纪的他也劈起了木柴,并在森林中开垦出了一片荒地。除了干活以外,他把每一分钟都用来学习他借来的书本。十六岁时,他高兴地接受了把一群骡子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赶到目的地的任务。很快,他在一个学校获得了一份擦洗地板和打铃的差事,以此来支付在那里的学习费用。    他在第一个学期只花了十七美元。当下一个学期开始,他回到学校时,口袋里只剩下了六个便士了。第二天,他把这六个便士都扔进了教堂的捐献箱中,然后,他又在一户木匠那里找到了工作,负责为木匠刨平木板、清洗、加燃料和管理灯火,每周的工资是一美元六美分,而且,他只需在晚上和周末不必上课的时间来工作。他在某个星期六开始到木匠那里工作,那一天他就刨了五十一块木板,得到了一美元两美分的报酬。当学期结束时,他不仅付清了所有的费用,而且还有三美元的结余。接下来的那个冬天,他以每月十二美元的报酬当起了老师,并且继续在各地刨木板。等到来年春天时,他已经积攒了四十八美元,回到学校后,他按照每周三十一美分的标准给自己预订了膳宿。    很快地,我们又在威廉斯学院发现了他的身影,两年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那里毕业。在二十六岁那年,他成功地进入了州议会,而到三十三岁时,他已经成为了年轻的国会议员。当年那个因为在海勒姆学校获得一份打铃工作而欣喜不已的男孩,在二十七年之后,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詹姆士·加菲尔德。对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这样一个例子的激励作用要远远比阿斯特、范德比尔特、古尔德等人所有财富加起来的力量更为强大。    俗话说得好:滚石不生苔;坚持不懈的乌龟能快过灵巧敏捷的野兔。如果能每天学习一小时,并坚持十二年,所学到的东西,一定远比坐在学校里接受四年高等教育所学到的要多。同样,好书不厌千遍读,这种阅读方式对人思想的塑造要远比那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影响为大。正如布尔沃所说的:“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书的精髓。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它对种族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其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    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今天还拥有百万家产,明天就可能沿街行乞。读者不妨找找看,看看人类迄今为止,可曾有一项重大的成就不是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实现的。提香的一幅名画曾经在他的画架上搁了八年,另一幅也摆放了七年。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为世人景仰的作家,他们的名声是如何获得的?全都是经年累月不计报酬辛勤写作的结果。为了最后的成书,他们此前写了不计其数的文字作为练笔,将大半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文学事业,甚至像奴隶一样埋头耕耘,最后才换得他们唯一的补偿—永久的美名。    “永远都不要绝望,”柏克告诫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就抱着绝望的心情去努力工作。”传说中的赫拉克勒斯的头像,总是披着一张虎皮,还有两只虎爪在下巴底下。它的寓意是激励人们勇敢地与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一旦我们战胜了这些困难,它们反过来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啊!永不屈服的意志力,一切荣耀与光彩最后都属于你!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