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符号与表情(六篇,延河12年9期)_经典散文_.

                                    老城的符号与表情
                                楚些
                         1、巷子

    如幽深的井壁,或长或短的巷子三三两两地零落在城市的身体上,它们是城市古老的血管,四通八达,黏附在光洁的皮肤之下,被人们轻易地翻阅和错过。
    越是历史古老的都会,这样黯黯的巷子就愈多。北京、西安、南京、开封等等,皆是如此,我曾去过北京一次,可惜皇城根附近的胡同无缘得观,当然我也知道,即使有了一观,那些紧闭的历史,也不会向我睁开哪怕是最微小的眼缝。更何况那些幽幽的叹息,即使在你最熟悉的城市里,在你经常走过的凹凸的青砖路上,在夜阑的时刻,你也很难听见他们隐伏已久的声音,它们稳稳地睡去了,无论再大的风,也无法进入它们。
    假若不是专意去市政部门作调查,有关某个城市巷子的数目,将会象谜语一样抖落。每一个城市,皆在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它们新的规划,为了实现自己的设想,一方面向郊区扩展,将那些朴素的泥巴掩藏在现代的颜色之下;一方面改造旧的城区,把一些巷子拆掉,将斑驳的历史彻底地清除。如此这般,几乎每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或几个巷子的消失,城市巷子的数目也因此不定。被拆掉的巷子,往往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靠近商业区或者其潜在的房地产价值,是目标被锁定的缘由,人人皆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近水的巷子不仅没有得月,相反却失掉了古老的身子。它们和现代城市的关系,演绎的是新的招安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有许多得利者,除了一些层叠的历史。
    巷子的分布,也总是不规则的,横七竖八地躺在城市的深处,依着一些老屋,曲曲折折地延伸,这和现代的都市,多少有些误差。虽然个体的形状不是很规则,综观之下却又比较集中,象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古老的街巷就聚集于老城区,城墙之内,以鼓楼广场为中轴,向四周散开。随意从某个主干道转到小马路上,走那么几步,就可碰到它的身影。在开封的老城区,普通居民的住宅形式依然以巷子为住,所以或长或短的巷子,不胜其繁。至于每个巷子存在的历史,则不尽相同,长则二百年,短则近百年,步入其中,或许就有一座古老的门楼倏然乍现,它的枯眉瘦眼,它的安安静静,会让你异常诧异。如果你能够停下脚步,仔细地凝视,透过已显稀疏的木质门缝,也许还可以见到这座城市最古老的青砖,还有那些最古老的草类,它们几代后的子孙正安详地立在瓦缝中间,在四周的枯寂中打着哈欠。天津的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过,在北京城的路面上掘起一块地砖,也许就比美国的历史长的多,在开封,找一样与美国历史同龄的事物,同样不是难事。对于城市来说,虽然保留那些实体的物质是困难的,不过,因为有众多巷子的存在,实体的变迁历史,还是清晰可察,从建筑样式到门楼的雕刻画工,从家具构成到日常用品,数落开来,极为丰盈。
    走在古老的巷子里,抬首是狭长的天空,两边是高高低低的墙面,你会闻到历史与现实混合的气味,这种气味或许就是从某个窄小的弄堂里挤出来,它们很小心地探出身子,如果你不在意,就会从你的目光里溜走,攀爬到墙上凸出的青苔里面,象白日的蚊子一样悄悄隐遁。
    城市里的树木,位于大道旁边的,过于整齐,整齐地让人失去端详的耐心。本来城市里的树木就很少,人为的森林又非常茂盛,于是让人特别想念那些自然的树丛。在那些幽深的巷子里,你的遗憾或许就可填补,巷子也往往是城市树木比较集中的地方,尤其是许多老树,虽然看上去参差不齐,七扭八歪,但呈现的却是自然的线条,尤其是蓬勃的树冠,会向你暗示那些苍老的青春,它们和巷子互相依附,将根扎进巷子的深处,如一对老人般相依为命。
工作以后,我先是住集体宿舍,然后搬到西区,住在高楼的顶部,一直以来,与那些近在咫尺的巷子无缘。我知道自己无法真正地深入它们,它们每个季节的悸动也和我无关,因此,我清楚自己的讲述是多么的生硬,但我还是试着去接近它们。有些时候去单位上班,我会绕过主要的大街,进入这些古老的巷子。它们地处城市的北部,小巷里的行人很少,我可以避掉许多慌乱的目光,直接步入城市的安静,这也是我如此选择的主要理由。每一次走过,我都可以看到那些葱茏的老树,还有几位和树一样老的老人,坐在路边的马扎上,旁边放着随身的拐杖,或几人闲做,或单身一人,依着墙根,无论再明的光线,也无法将其打动。它们是小巷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或许生和死,皆团聚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巷子收藏着他们太多的故事,他们也收藏着巷子太多的故事。我没有听过老人们的闲谈,我只能猜想,他们偶尔从紧闭的嘴唇中飞出的句子,该会是多么地惊人。“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离开了这些传闻,城市的历史,也许就缺乏了必要的水分。
不过,因自己不是特意的寻访者,从这些古老的身子上掠过,我的一切终究要归于匆匆,构成昙花一现的经验,隐藏在怀旧的情绪里,偶尔才会翻卷开来。
    这几年回乡村,在路边常可看到一些曲曲折折的荷塘被从远处运来的石头和泥土填充,我知道又一座崭新的房子马上要矗立起来了。而在城市里,在我的身边,旧城改造也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对于那些或陌生或熟悉的巷子,我更知道,远处的石头和泥沙,正以极大的耐心,等待它们。

                                         2、澡堂

    所有的澡堂皆具备洗澡的功能,但在某些澡堂里,洗澡却并非位居首位。在北方的城市,从秋冬一直延续到初春时节,大多是澡堂生意的旺季。天寒地冻不一定是勤洗澡的理由,按照我这个来自江淮地区的人氏的经验,夏秋炎热之际才真正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的洗澡佳期。澡堂生意的兴旺,当然是因为其他,抱团搓麻或者玩牌或者异性服务才是正宗的根由。有数次,饭毕同一位热爱麻将游戏的朋友去了几家这般的澡堂,进浴部洗澡的时候才有了也许碰巧的发现,即诺大的洗澡的地方几乎空无一人。两三个搓背的人躺在外间的床上间或吐出话语的泡沫,慵懒而安详,如冬季土墙根处的日光。冒着热气的清水从大理石铺就的台子上漫下,滴落的声音恰恰切切,它们的私语愈发激起某种空荡感。只有我们几个进去的时候,室内的空气才开始快活起来。一些洗面盆上的水龙头没有拧紧,残存的水流低缓流下,而旁边的垃圾篓里,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一次性牙刷或者刮胡刀,湿淋淋的样子甚是夸张。我知道,这是那些在此过夜的人们所遗留的物什,来这里的人氏,你别指望他们能够节约资源,相反,他们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倾泻身体内的资源。澡堂,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泻药,这不是我的独特发现,仅仅只是一个判断。
    从通道里经过的时候,数个房间里传出的麻将声声,正处于鼎沸的姿态,至于姑娘们的娇喘,是不会轻易让你听到的,她们往往躲在澡堂的暗格处,这里毕竟不是大车店,一个喷嚏就能惊醒数个梦中人。
而我在秋冬之际常去的澡堂,仅仅就是提供洗澡的地方。这样的澡堂很少位于繁华的大道旁或酒店附近,它们低矮而寒伧,既没有金字招牌也没有霓虹闪闪,甚至在名字上也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们不叫什么洗浴中心,而直接冠以某某浴池的名号;比如我常去的三个地方,分别叫山泉浴池、云龙浴池、豪门浴池,前面两个字都比较玄乎,后面浴池两字才是本真。
在开封这座城市,浴池如那些小卖部一样,紧贴在各个社区的屁股之上,随背街小巷而深入,它们不分春夏秋冬,人头总是那么攒动。在这里,什么与民同乐、百姓之家之类的东西,皆是空洞的概念,遇见同楼的邻居可能性很高倒是真的,更大的可能则是碰见周围的陌生人,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周岁孩子,只要是相同性别,你可以在同一时间会见完毕。
十几年的城市生活经验,使我有了说不上独到的发现,即在城市里,认识世相有两个很好的舞台,一是公交车;一是大众浴池。
    开封虽算不上大,我却在此辗转了几个地方,所经历的澡堂的地点也因此而轮转,不过,再多的浴池皆可浓缩为一个,如同一日就是一年的比喻。大众浴池的共性实在太多,诸如在性质上它们都是底层百姓聚集地场所;在内部装饰上也大同小异,掀开棉布门帘进去,首先入目的就是一长排紧挨的床铺,靠墙根的地方是一排小柜子,里间就是洗澡的地方了;而人员构成也大体相似,外间有一到两个售票员,他们往往是老板的直系亲属,而里间则有几个勤杂工和几个搓背工人;至于其他,还可列出很多,但还是省略为好。因为浴池的特色不在这里,而在于其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是的,那些人间故事才是澡堂的真正主角,它们或已隐匿于消逝的时间碎片中,或者如春天的大树般,所有的细节正在枝杈上奔跑与延伸。而我所要讲述的就是那些带有影像性质的故事。
    前些天背部发痒,去距家最近的云龙浴池洗澡,进门后一切程序如旧,如同我之前常常见到的那样,三两个人端坐在老虎机前与人生运气展开殊死博弈;一些老人出浴后或平躺或斜倚在枕头上养神,他们的目光既平和又呆滞,松弛的皮肤上刻满了岁月的刀痕;另有一群中年男子分成几个摊位,或玩着纸牌,或就着塑料袋子装的熟食喝酒神聊。在这样依然寒冷的初春时节,他们来到一个有暖气的地方,寻求一些简单的庇护或依赖,而像我这样来这里单纯为了洗澡的人,只是一个过客。从里面洗完澡出来,报着换洗衣服往里走的时候,我才有了新的发现,一大群玩纸牌的中年男子中间,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正依偎在一位男子跟前,偶尔,会用小眼睛朝周围的床铺逡巡。我颇有些惊讶,虽然类似的事情我碰见过一次,即在去年,在喷头下淋浴的时候,见到一位男子带着他的儿子及女儿就在不远处的喷头下洗浴,小姑娘坐在自家带来的大澡盆里与哥哥戏耍。不过,那个女孩看上去非常小,大概在两岁左右,尚属于基本不会保存记忆的阶段,当时虽有些不解,但想一想也就释然了。而今天所见,至少是个上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早进入自动记忆的阶段。
    我背过身子换好了衣服,稍微集中些时间端详着这对父女。父亲看上去精神颇集中,甩牌的姿势既富于劲道又具备弧线感,而女儿还是紧紧地靠着父亲,一只小手拽住上衣不愿松开。一位父亲,为什么会带着女儿来到男澡堂里,让其直击或粗壮或衰败的男性肉体?并且愿意让其忍受烟雾弥漫封闭窄小的环境?这个简单的影像如一根银针,直刺我的灵魂,使我出了澡堂大门后久久不能释怀,哪怕是到了今天,那些细节依然坚硬如石,循环往复。
    回答上述问题也许非常简单,一位好玩不顾家的父亲,常此一往地迷恋于泡澡玩牌朋友聚会,除了吃饭睡觉才会简单回访自己的家,这必然激起了家里老婆的极度反感,为此少不了争吵怄气,在多种招术失灵的情况下,女人才使出绝招,让女儿紧贴住爸爸,像栓住一只猴子般,使用了一根不一样的绳子。然而这位可怜的女人还是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父亲一脚就把基本的伦理准线揣开了,成就了一具“自由之身”,哪管他洪水滔天的作相,奈之若何!当然,这只是出于我的一番推算,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另外的答案么?
    而真正的原因远远不止于这些生活逻辑上的诸多环节,它一定隐藏在树根处,构成最后的源头,躺在源头的应该只有一个事实,即这位父亲一定是位被生活彻底打败的人。其实,类似之人甚多,就在这小小的澡堂里也会丛生。那些在玩老虎机的人氏,他们正在被小便宜打败;喝酒的则是被酒精打败的人;而玩着纸牌小赌之人,是被日子打败;至于平和端详的老人,则是被时间所打败。如果你有机会与一座城市的根部呼吸与共,还会看到更多被生活打败的人们,他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程度的不同。这让我想起来塞尚的名言:生活真令人可畏!
    十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系统接触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时,其书中主人公的人生宣言:你可以消灭我,但就是打不败我!这句话如黑云压城,当下就把青春年少的我给震住了,心潮亦澎湃如覆云。许多年过去了,当我在北方的中国慢慢扎根,当我的思绪渐渐散开于城市的底部,当我遭遇众多的被打败的思想或身体之后,也就只能发出稼轩式的“天凉好个秋!”的喟叹了。
    海德格尔说无家可归正成为世界的命运,在我看来,被打败或许也是。

                                    3、护城河

    冷兵器时代,边地之城池依靠隘口、河流、山谷等天险作为防御屏障,而位于平原之都城,无险可据,只能依靠深挖沟、高筑墙的方式实现防御的目的。诸多护城河皆由深挖沟而来,与城墙、箭楼、垛口一道,构成立体防御的体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中的“池”指的即是一座城池的护城河。从战略的意义上可以说,护城河虽然在城池的外部,但依然是城市格局的一部分,战时作为工事,而承平之际,根据推测,应该是城市民众泛舟、踏青、赏柳之地。如果是在更显要的都城,护城河又与开掘的漕运相联结,成为都城物质走廊的一部分。今天开封城的东部依然保留一个叫漕门的地名,恰恰是当时护城河与人工运河的交汇之地,而向外延伸的隋堤烟柳则是历史上东京汴梁十景之一,与许多上口的宋词有着撇不清的关系。
    过渡到热兵器时代后,战争的攻防已发生本质性变化,护城河,这个冷兵器时代的重要符号逐渐落寞以至于普遍荒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建国伊始,有一次大规模的拆除旧城墙的运动,作为连体存在的护城河莫能幸免,纷纷被填平、夯实。以至于在今天,护城河已成为稀罕之物,少许城市或许保留着地名,而大多连地名也铲除干净。如今尚保留着古城墙的城市本身就极少,西安、南京、开封等城市是其中的幸运者,我没有去过西安、南京这两座城市,不知道在其古城墙下面是否还有护城河的存在,不过根据电视画面的巡视,好像是没有。而开封是我所熟悉的地方,可以说一说其留存下来的特殊符号。
在开封,完整的护城河也已经成为烟云,而城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得到很好的修葺,围成一圈,将老城怀抱其中。南面城墙紧靠着滨河路,紧挨着滨河路的是一条叫作运粮河的沟渠,据说人们在修葺之际曾淘出诸多生锈兵器和人的骨殖,因开封城摞城的特点,所以这条运粮河应该是叠压在古老的护城河之上。今天,这条河流已失却了护城河的名号,在功能上,也只是当作排洪或者疏导生活污水的沟渠。而城墙的西面,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街道、小区、商店等,已无河流的踪影。再向西一点,确实有一条叫黄汴河的河沟,但它是后来水利建设的产物,与护城河不太沾边。城墙的北面,紧靠墙根的地方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槐树,近几年这个地方被开发成森林公园,土壤呈细粉状,估计是缺水缘故,如果非要找到一条河与之相关联,那只有到距城墙十公里之外了,那条河很大,叫黄河。
    只有在城墙的东面,紧靠墙根的地方,尚存在着一条贯穿始终的小河,往南与运粮河汇合,往西北穿过城墙,与铁塔湖相连。这条河学名叫惠济河,而百姓纷纷称之为护城河。
    护城河不宽,窄处可以一跃而过之,许多低矮的桥匍匐在上面,两边平展,没有护栏,与道路连成一体,如果没有特别的留心,你不会觉察脚下居然还有一座桥的存在。这是土中的桥,即使是如此,也构不成对护城河的压迫,因为平常之际,河水的流量实在是太少了,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护城河的北端属于稍宽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了整修,两岸形成低缓的坡度,缓坡上长满高低不平的草丛和野菜,一直延展的河床之处。春夏之交,那些野菜肥美异常,高大的茎叶将一些塑料垃圾掩盖,而新近扔过去的垃圾则悬挂在草叶之上,如道场的经幡,垂落或者飘动,将浑浊的目光缓缓牵引。秋冬时节,草叶衰退,众多废纸、塑料制品,以及宠物的粪便,如候鸟般落下,凑拥在一起,大小杂陈,构成一座老城底部的颜色。
    河床平坦,日常之际,一股水流从中间划开一道细痕,裸露之处,被日光熏烤成灰白;几块断砖孤独地摔落其上,身子被泥水染得青黑,与旁边的河水颜色一致;有些时候,你还会看到,一只袜子不知何故奔跑到这里,陷入淤泥之中,如那些搁浅的人生,不能自拔,只有借助一次较大的洪水,宿命的栅栏才得以破开。天气暖和的时候,护城河边的夜市逐渐走向高潮,很多锋利的尖叫纷纷拥来,击打暮气沉沉的河水,一部分胃里灌满啤酒的男性,径直走到河的岸边,向缓坡抛洒身体内多余的液体。这些液体是进入不了河床里的,它们被草丛截留,成为意外的肥料。
    没有人会把护城河当会事,这条腐臭多年的河流,是城市身体上排泄废物的毛孔。只要它存在,人们就会纷纷将生活的、身体的、情感的废物扔到这里,让其发酵,沤出刺鼻的气味。
    如果是在夏天,一场暴雨之后,这个时候的护城河偶然会猛然苏醒,汹涌、激荡,每经过一座桥梁,就会撞击出多个漩涡,急驰的水花迅速漫过草丛,将其间慵懒的垃圾拖拽,并卷入其中。在雨中,我多次碰到这样的场景,一些闲人手拿竹竿,立在桥上,竹竿的前端系着网兜,在涌出桥洞的漩涡处打捞着什么。难道是在打捞鱼虾么?这条腐化的河流里鱼虾已绝迹多年,他们为何明知故做?
    或许是一场大雨叫醒了他们身体内的某些记忆,在往事的牵引下,人生的惯性重回枝头,促使着他们做出如此举动,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更好的因由。急流荡漾,洗刷护城河的两岸,显露了短暂的清澈,而几天过后,旧有的容颜又会迅速覆盖。护城河,只要是排污之地,它是斗不过那些韧性的垃圾的。
    城墙之上,乌青的城砖整齐的堆砌,高踞于人们的头顶,成为风景或者叙述的主题,而十几米开外的护城河,距离并不遥远,但这十几米,却是一生也丈量不完的距离。我的一位学生曾用这样的诗句描述它:护城河/现在是液态的城墙/倒立在/狭小的河沟里/。我觉得很好,就复制到这里。

                                    4、公园

    把城市区域内主要的格子拿掉,剩下的就是些补丁了。城中村、废弃的工厂、城市内河、建材市场、公园等等,皆是城市补丁的主要内容,它们距离行政中心、商务区有一定的距离,如围裙般系在城市微温的身体之上。如果从空中俯瞰,它们的楔入姿态愈加明显,而且颜色不一,就俯视的效果而言,公园则属于绿色的补丁。
    比较开来,公园是一座城市保存泥土地面及树木草皮最多的地方之一。楼群占据了草木向上的空间,水泥地面又封闭了植物的根茎。在城市里,一棵植物的生长是很艰难的,但在公园,却是个例外,公园的泥土地面,为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可能,而成年的大树则受到人工的特别呵护,它们会成群成片地在公园内扎根,在夏日,划出一地的阴凉。城市的其他地方也会有一些树木,然而独木难成林,形不成气候。近二十年,我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曾见证过,诸多树木被切割,大量草皮被翻掘的命运,它们的零落无法激发城市的伤感,让我时常想到,它们的无常其实就是世事的无常。
公园保存了一些草木,也保存了一些温存与善良。而这些温存与公园的主题与边界成正比例关系。因为公园的大小不一,以及本身定位的差异,所以草木的数量不可等同。
    从渊源上看,公园这一名词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也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可以想见,在家天下时代,只会有私家园林,不会有向大众敞开的公共园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专制社会中,人们的私有财产甚至身体、思想、情感皆归属于王权所有,何谈公共性的存在。那个时候并非没有园林,根据文献的记载,最有名的当然是皇家园林了,比如汉代的上苑,南朝的华林苑,宋代的金明池,清代的避暑山庄、圆明园等,它们的出现频率相当高,规制也极端奢华,曾装载过无数的宴游及笑语盈盈,也输送出偶然的阴谋、流血、帝位之更迭。另外,宋元明清时期,一些有审美情调的士大夫也营造出不少颇具格调的私家园林,作为致仕后养老的好去处,这些私家园林大多集中在江浙一带,比如退思园,它们漂亮、缜密,规制再小,也要把山水林石笼络其中,自成一个完整的天地。至于普通百姓,能把房顶的茅草加厚就已经不错了,哪还有财力去做后花园的事情。专制时代结束后,虽然公民社会的发育还不成熟,但一些理念毕竟进入了中国的身体之中,而公园就是与此相关的产物,我没有仔细研读过有关中山先生的文献,但根据推断,在其共和体制的设定中,公园虽然是其中很微小的事物,我想他一定会积极推动的。
    建国后,公园在各个城市大规模的推行,一个倡导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当然会以细节的形式体现出来。当时,公园的命名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般来说,采取的是政治正确性与历史渊源相结合的原则。如今,那些政治性因素逐渐淡化,历史积淀的因素逐渐突出,成为城市营销自身品牌的一个手段。这种向内转的风气,是当下城市软文化竞争的产物。就拿我所在的开封为例,身处中原,中等规模,历史上曾鼎鼎有名,一共有五座公园,分别是:铁塔公园,与宋代遗留下来的巍巍铁塔相关;二是龙亭公园,这个不用说,皇帝坐龙亭的说法天下尽知;三是汴京公园,因为开封古称汴梁;四是禹王台公园,内有鼓吹台,乃当年李白、杜甫、高适三大诗人谈笑论天下的相聚之地;五是清明上河园,历史最短,落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直接取材于张择端画作清明上河图。整个算下来,基本上都与历史上的北宋扯上了关系。
    公园,是一座城市静止的公共汽车,它向各色人等开放。从福利社会的发展方向上看,应该是全民免费的,从一些材料中得知,北欧及美国的公园,那可是流浪者和行为艺术家过夜的地方,一些单身人士甚至直接把房车开到公园里,长期霸占某一块地方,由此可见,高福利国家的公园是彻底敞开的。但是在中国,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一,有的是全部免费,有的是部分收费,有的则是全部收费。还是拿开封来说,我们这座旅游城市的基本定位是文化游,这也是缺少秀山丽水的必然结果,而文化资源大多集中在公园内,这导致门票制不仅愈发坚挺,而且有水涨船高的趋势。据我估计,收费可是中国公园的一个特色,这当然与低福利的现状有着紧密的关联。
    早在二十年前,我就听闻英国海德公园的大名,这座世界知名度足够高的公园,并非因其漂亮,而是在那里,汇聚了各种奇谈怪论以及激进政治主张,许多演讲狂、异端甚至变态赶奔到此,绝对口无遮拦,而且无人干涉,也不会承担相应的后果,成了知名的自由之地。不过,申说政治观点绝不是公园的基本属性,在我们的城市里,为民众提供娱乐休闲才是公园的正宗功能。特别的时刻,一些房展、车展、家居用品展也会在公园内举行,图的正是公园的场地,这样的时候,往往是公园人气最旺之际,人们纷至沓来摩顶接踵,少不了会有小偷小摸混迹其中,带来一些偶发事件,促成人间闹剧的流年暗中转换。
通过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可以了解到,二十几年前的城市公园,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佳处。双方各自揣着一本杂志或诗选,彼此的身体,以道德的态势站立,而话语热烈,讨论着人生、理想、文学等共同关心的话题。然而,在节奏明快的今天,公园早已淡出情侣的视线,若是情人关系就直接开房,若是恋爱,大街边的站牌就可以完成,去公园的举动,只能是情爱关系的明显浪费。所以,今天的公园在年轻人那里,是落寞的。很多次我注意到,自从年轻人退出后,老年人成了公园的主体,他们清晨来到这里或锻炼身体,或票友聚会,而到了晚上,公园有成了散步的好去处。或许是他们手中办有年票或老人证本身免费的因素,极低的成本,才会有如此的亲密。双休日的时候,来公园的孩子们会陡然增多,这一大一小,构成颇有意思的对位。
    城市的公园,当然是美丽的,而这美丽是比照城市其他身体部位极端丑陋的结果;城市的公园,也是安静的,它是一艘泊在城市身体上不动的船。而这艘安静的船,能停泊我们的孤独与寂寞么?我却并不知道。

                                           5、仪式

    诗人萧开愚第一次来开封,到目的地之后,对着来接送的河南大学文学院的一名研究生问道:你们开封的人生终点站(即花圈店)怎么那么多?由于问题兴起突然,令这位研究生脑袋一紧,犹自茫然了好一阵子。
    这个问题的提出体现了一位诗人对尘世云烟的敏感,不过,在我看来,这其实并不算上一个真正的命题。原因在于开封是一座老城,狭窄幽深的街巷以及两旁低矮的房子是老城的基本影象特征,也就是说如果把个别主干线排除在外,老城的街道皆非宽展明亮的通衢。既然非高楼入云的现代化大道,花圈店的入驻也就水到渠成,再加上生活区、商业区、办公区的不分,所以花圈店也就纵横交错地分布在老城的各个端点之上。如此以来,令来自京城的诗人颇为讶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就拿从火车站至河南大学的两条主要道路而言,两边的房子大多是2-3层的建筑,从南往北穿越了大概几十个生活小区,六七公里的里程,覆盖几万的人口应该是没有问题。我没有实地调查花圈店的大致数目,想来也不会少。以我在这个城市居留十数年的经验,一条一公里长的小街,大约有两家左右的花圈店的存在。
    在今天的开封,还有众多生活小区仍然处于开放的状态,没有围墙,没有绿化带的隔离,同样也没有保安的设置。小区之内,众多短而局促的街道互相连接,形成蛛网式的结构,如城市的地下管道般纠结在一起。花圈店与不设防的居民小区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它们绕开高墙的阻挡,跟随那些交错的小街道,向城市的幽深之处挺进。只是因为它不像副食小店样提供日常的供给,所以不大能引起常人的注意。
    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之间,也许在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必定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性,比如出生率、死亡率、老龄化程度、受教育程度等等,有些是由城市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有些则是有国家社会的基本结构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花圈店在开封的星罗棋布与这座城市的死亡率并没有什么直截的联系。与之相关的城市地理分布因素我在前面已有交代,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根本性因素的制约,那就是一座城市在岁月轮转中所积淀的文化态度,具体到花圈店而言,则是对待死的态度。
    在中国的具体语境之中,生和死是联系在一起的,此岸关怀与彼岸关怀的不分,现世幸福的最大化,使普通中国人的思想信仰落实到生前不可道、死后无可知的层面之上,只有“此在”的悲哀或幸福才是实实在在可以握在手中的。生和死作为两个端点决定了每一份“此在”的存在,当然应该投之以更多的敬畏和关注,而对待鬼神则多采取姑且听之、信之的态度。“姑且”的限定性使用表明了人们对鬼神远之的态度,与对待生死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敬畏和关注出发,众多细节铺展在人们的言语之中,铺展在人们的物质化实践层面,即生和死的仪式化层面之上。花圈店就是这仪式化程序上一个物质细节,与乡村社会的香蜡黄纸性质等同。
    作为一座老城,除了看得见的文化遗迹之外,它还会保留一些最深层的文化血液。拿开封来说,生死虽然是个很自然的事情,但围绕着生死却生长出来众多仪式,决非如鲁迅先生遗嘱所言埋掉拉倒。一个人的离世就意味着亲朋故旧的诸多繁忙,这其中又区分出两个方面,一是亲人的布置仪式;一是朋友故旧的吊唁。其中仪式的布置尤其繁杂,重要的有灵堂的设立、花圈的摆布、遗像的树立、祭品的购置以及遗物的处理等等,每一项皆有着严格的规定性。另有少数的百姓还会购来一些所扎的纸活,放置在灵堂的旁边。吊唁的仪式相比较而言较为简单,但体现在人数上则是络绎不绝的,同事、朋友、学生、老师、街坊邻居都会闻讯赶来,这在老城是个基本的人情。作为祭奠仪式的延续,每到七月半的时候,从城市的大大小小的角落里就会涌出各色人等,他们手中托着蜡烛和一摞摞黄裱纸张,来到两街相交的十字路口,在马路上画出一个个圆圈,然后点上蜡烛,将黄纸烧去。到了第二天清晨,你就会发现众多的圆圈匍匐在路面之上,那些青黑的痕迹,是最为深沉的文化烙印。尽管市政府三令五申,禁止此事的发生,怎奈何如此固执的文化心理,只好罢了。
    花圈店的门脸一般都不会太大,副食商店可能会升格为超市,小拉面馆也有可能升级为拉面大王,但花圈店绝不会升级为家具总汇类的东西。有的门脸甚至仅有小半间房子,然而麻雀虽小,五脏却俱全,不仅仅是出售花圈,还有哀乐、纸活、麻布及专供丧礼演出的队伍等等,其功能基本可以满足老百姓发丧仪式的各种需求。这其中,我对那些丧礼的演出印象尤深。在城市里,你可以绕开火葬场,可以绕开某条小巷中兀然涌现的灵堂,但你没法绕开丧礼演出弄出的声响。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声响过于宏伟,没有四栋楼的阻隔,你很难不会被袭击到,另外,其时间也足够长,往往从晚七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十一点钟。
    丧礼的演出就放在灵堂旁边,声响的内容悲伤深沉就还罢了,如伤情的地方戏曲等等,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其中的戏谑。流行歌曲,电子击打音乐皆收纳其中,偶然的一次,我被动地听闻了东北二人传的一次响声,一男一女打情骂悄的声音通过扩音器的增容,尖利地撞向楼层中的众多窗户,在任何有空隙的地方穿行。我关上了窗户拉上窗帘,但是不行,玻璃终归是软弱的,它阻隔不了扩音器的声音,也阻隔不了灵堂附近看热闹的人群发出的叫好声。这个时候,我有些悲哀,不是为那些活着的欢快的人们,也不是为了文化形式的扭曲变形,只为那些正处于悲伤的逝者的亲人们。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所祈望的不是不要歌之,而是不要那么快,而且又那么近距离的歌之。

                                      6、早餐
    文字之外的城市,驻守在庞大的细节之中,这些细节交叉纵横,相互层叠,与街巷的阡陌分明向来不同。它们是一片密织的雪幕,通过互相搭建,形成了城市日常生活的基本血管。越是古老的城市,其间的细节愈是繁密,愈是让观者难以钩沉其中的路向。
    古城对物质细节的迷恋往往让人直接联想到植物的根部,古城的独特韵味也和这些物质细节紧密纠缠在一起,或明或暗的时光里,它们一同潜伏,一同涨落。如果你从外地茕茕而至,又在这座古城里生活上那么一段时间,那么,你和它的物质细节之间,将维持相当长时间的紧张关系,被它们覆盖,又难以求解,这是真正让人怅惘的地方。
    必须要解决一些事情,我的眼睛规定了肉体的任务。既然投身到这座城市,就要试着认识它的模糊背影。
    好罢,就从早餐开始,看一看从早餐这一庞大布局中所挤出来的开封。来这座古城落脚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前几年的漂泊无着,常常在一些早餐摊位前穿梭,近距离地生活在一起,使我渐渐了解它的一些详细。
    开封的早餐,从内容上讲,是品种众多,花样叠出,油炸类的全国通用食品勿须多言,单是面点类就可拉出一长溜的清单,比如说包子、花卷、蒸饺、锅盔、锅贴、煎包等,而所饮之汤也是随声而附和,种类之繁多也影响到盛汤之器皿,一条巷子或者小街下来,从各类陶罐到不锈钢铁桶,错落有致,让你不得不佩服,老城的人们对饮食的格外用心。而早餐摊位更是不厌其烦地从各个角落里涌出,流动的且不说,凡是小街道上,恐怕有一小半的店面都会在早晨开出几排桌子,在正当门的地方摆布,勿须横幅的张贴,这就是最显著的招牌。
    如此不吝字纸的介绍,原非我的本意,我不是旅游推销人员,对一个城市早餐内容的介绍永远不可能精当,让我留心的只是他的形式。在其他的城市,我想,早餐是个多么微小的细节,而在开封,却是这样的丰满,除了中山路、北门大街、西门大街等主要干道外,数百条巷子和其他的街道一道铺开,与早餐之间形成深刻的共谋关系,油条和烙饼互相张望,以新鲜的姿态攫取人们的偏好,这是一场多么庞大的进食游戏,就像史前时代一个巨型肉食动物倒下后,演绎成了众多动物的分赃。在开封,数量的疯狂覆盖尚在其次,时间的延展才真正构成了对早餐定义的严重挑战,如果是在夏天,大概在五点半左右,大部分早餐摊位就已就绪,等待渐次苏醒的人们,在冬天,这个时刻表相应地要后延半个小时左右。问题不在于它的开始,而是它的持续,最早到达早餐摊位的是一些上早课的学生,所以六点半左右,一天的早餐迎来第一次高峰,接着就是纷纷上班的人们,从早七点到八点钟的样子,这是早餐的洪峰时期。这两拨人之后,吃早餐的人们实在难以归类,姑且称之为闲散人氏,可别小看了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这座城市惊人的早餐内容。他们来自四野,满身的游击习气,早餐摊位很难准确睬点,所以只好死等,这样以来,从早八点到十点钟,甚至还要延后一段时间,绝大部分早餐摊位皆不会撤退,成百上千的早餐摊位虚位以待,这些闲散人氏的数量想来可以从中想见。我想,哪怕是一个精细的社会学家,也难以摸清他们到底来自哪里,有多少人,靠什么来维持生活,我也曾不自量力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知难而退。风行水上,正是他们,构成了一座古城逼人的,同时也让人们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真实。
     每天的十点钟,对于开封来说,这不是早餐落幕的时间,虽然,大部分摊位开始消失,而所有的羊肉汤馆依然人声鼎沸,更晚起的人们纷至沓来,他们大多是一些熬夜者,或是开了一夜车的出租车司机,或是一些通宵在牌桌上奋战的闲客,十点或者十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是早晨的开始,一碗羊肉泡馍,刚好可以滋润他们干枯的肠道。
    常常是这样,两节课后,我在回家的路上,就可以充分端详早餐摊位撤离后的经典景象,一些白色的垃圾袋,被人们摔打在地上受伤的一次性筷子,带有齿痕的几块面饼的余屑,叠成角状的餐巾纸(准确地说多数是卫生纸),以及那些恣肆的泔水,他们集中混杂在一起,让人很容易猜想到曾经的早餐风暴。
    一座古城的物质细节,能否由早餐这个微小的事物加以注解,我实在没有把握。但我知道,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将开封和百里之外的省府郑州作了有趣的对比,大意是说,开封作为古城,很智性地将紧张、繁忙、节奏甩给了郑州,而把从容不迫,恬静闲散留在了自己的身子骨里。开封是甩落了很多东西,但是不是智性的甩落,却必须存疑。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