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_经典散文_.

        自从知道潘老爷子住在报国寺附近,每次路过都会停留一会儿,哪怕只是闪个念,赶着拍两张报国寺牌楼的照片,也觉得很亲切。

        潘老爷子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我听过老人家讲述北京宣南文化,“广安门最早叫广宁门,几百年前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个名字——彰义门——彰显正义。中国文字讲究对仗工整,还有一处叫施仁门,在从前的果子巷一带,意思是施行仁政。”怪不得潘老先生笔名叫彰义门。

        报国寺就在广安门大街路边,对面是菜百牛街一溜熟悉的名字。寺庙供佛供观音,未知如何报国。我有一次给老先生送杂志样刊,沿报国寺东边的一条小胡同往里走,迤逦走了好久才找到他家所在那个院落门口。路过的小饭馆小杂货店粮食局什么中心,街边坐着的摊贩无聊地发呆,脚边杂物堆积,空中挂着人家晾晒的衣物,还有电线横斜,树枝曲折,一个挨着一个大院子,进门处就被自行车汽车和前进后出的破房子挡住视线。也有高大的老式建筑,斑驳的墙面残留岁月的痕迹,然而终于难以辨认。

       老先生说过原先广安门一带的房子都像撒豆子似的,东边七个,西边八个,意境深远。我展开想象,当星空之下,万籁俱寂,三五点昏黄的灯光透出人家的窗子,多美的一幅水墨画。

       如今豆子熬成了稠粥。

        老先生的老伴身体不好,还要老先生照顾,不便打扰。我打电话请老先生出来接一下。过了一会儿,老先生从一间搭出来的小房子后边转出来,只穿着个毛衣和棉坎肩。

        这种大杂院院落很深,曲里拐弯儿障碍物很多,老先生大概在最里边的某一处。瞧见我了又笑呵呵紧走几步。递给老先生杂志以后,才发现老先生穿得单薄,催着快回,老先生嘴里还在说着:不冷不冷!家里人让我穿好羽绒服再出来,倒是让你受累跑一趟,等的功夫大了吧?岁数大了走路慢……!

        夏天的时候,来了位外地朋友,在离老先生家不远的地方吃烤肉,鹰请了老先生,也捎上我,他们喝酒聊天,我乱拍照。可惜光线不好,手机也不好,照片都模糊不清。为此我下决心换了新手机,只选像素高的,希望再有机会可以拍摄清晰一些的照片。那次老先生说什么也不让送,说要先送远方来的客人,坚持自己回。

        又有一次是我不认识道儿,跟着老先生走,一直穿大街走小巷,差不多半个钟头才到报国寺那条街。老先生一路教给我胡同的名字,还讲些章诒和、张中行的轶事。很意外我连章诒和是谁都不知道,说写字的都应该知道。态度没有什么变化,口气里也没有责备,好像那是个常识。回家我就赶快去查了百度。

        老先生有两位知己的朋友,安德路和鹰,一个英俊一个魁梧,都是身怀绝技的奇人,我称他们为福禄寿三星。他们时常一起喝酒聊天,议论文事,我看他们畅谈欢笑心满意足的样子,似乎人世间多少艰难辛酸都不足挂齿,都随之化解了。

        一个地方值得怀念,是因为那里曾经住过令人难忘的人,发生过有趣的事。后来老先生搬走了,再听到报国寺的消息,总会不由自主地跟相熟的人说起,从前那里住过一位老先生……

        报国寺明末清初曾经是著名的图书市场,现在成为古玩玉器集中的地方,从广安门大街望进去只能看到一座新修的公园,顾亭林祠,和热情的游客,那座色彩鲜艳的牌楼高高矗立在空中,像个盛装的歌者。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