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两代人的“纪念花”_经典散文_.

      记得何顿曾写过一个长篇《我们像葵花》,当时在文坛反响很大。这代人是唱着《我们像葵花》的歌长大的,受的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根正苗红的教育。进入八九十年代后,这种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便在这代人身上逐步显现。导演张扬的年龄比何顿靠后些,开始懂事时已进入文革后期。在这中间,崔健摇滚乐中表达的“红旗下的蛋”则恰恰是把前后联系在一起。可以这么说,在“向日葵”概念特定象征中长大的孩子们同时也是崔健歌中“红旗下的蛋”一族。那是一代人(从何顿的50年代末到崔健60年代初再到张扬60年代末)青春如梦的光辉岁月,闪耀着历史的痕迹。
      张扬在电影《向日葵》中再现了普通中国人都感受过的重要历史符号:文革、五七干校、四人帮下台、唐山大地震、领袖去世,一直到新时期“打击精神污染”、思想解放运动、房产改革以及世纪末青年先锋艺术等,从宏观叙事到微观现实细节全部包容其中。而“向日葵”作为象征意味的镜头,反复出现在后面的故事里,带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含量。譬如每当影片中父亲与儿子的矛盾冲突爆发,往往会出现一幕关于向日葵的油画特写,这副油画悬挂在张向阳(主人公)家中的墙壁上,而张向阳的名字是因为院子里开满向日葵而被父亲取意。从这个角度讲,向日葵这个意象表现了一种新旧秩序交替的挣扎与断裂情结;再譬如父亲从五七干校回到家中后独自在小院里开辟出一块土地用来种植向日葵,这似乎暗示父亲的生命重新获得了解放;还有影片的结尾,新生命诞生后,一家人回家,他们惊喜地看到门前盛开的向日葵……
       影片基调像首跨越年轮的组诗,风格平实地叙述着不同年代间的缩影、剪影、阴影,主线围绕的是父子之间从矛盾对抗到相互理解的故事,是一种压抑的温暖和成长的焦虑。《向日葵》去掉了不少怀旧文艺片中刻意表现的阴晦面,拍得有亲和力。在场景、道具布置和剪辑、摄影等方面都可圈可点,陈冲和孙海英的演绎恰到好处,体现出导演的独具匠心。片中很多情节如打弹弓、滑轮车、滚铁环、弹玻璃球、打纸牌……都是七十年代青少年们街头最熟悉的玩意儿。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到作为权威象征的父亲的两难:一方面父亲对于儿子的专制性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无处不在,无论是看电影、画画、上学,还是交女友、生孩子等,大都以父亲的权威获得胜利为结果;另一方面儿子对于父亲的反抗是出于对个人自由的一种追求,由于对人生自由支配的渴望而导致不断的叛逆。比如从父亲自五七干校突然回到家遭到六岁儿子弹弓的射击拉开序幕,到长大后故意不参加补习偷偷在公园做生意交女友;比如决定离开父亲的控制到商业繁荣的广州去闯荡江湖;再如最后成为先锋画家的张向阳在作品的取向上与父亲的传统风格继续保持着抗衡的异端元素等。可以说,儿子的整个追求与叛逆的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父亲有一句话经常理直气壮地挂在嘴边:就凭我是你父亲!但父亲在展厅里仔细看完儿子所有作品之后,开始坐下来沉思,并和儿子紧握了一下手,细节决定成败,这个细节正是导演让父亲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思维的最佳切点。另外,除去和儿子冲突的主线外,还有和单位同事之间那种因特殊时代的政治原因造成的矛盾也处理的细腻而委婉。
      有一组镜头异常令人心酸而悸动。就是那个冬天,父亲为了寻找不听话的儿子来到北海公园,在一场老少冰上追逐中,年迈的父亲不小心掉入一个消融的冰窟窿,儿子停下脚步,眼里流出泪水,他望着仍在咆哮怒吼的父亲,最后想了想,还是将这个试图以自己的固有方式来塑造儿子的父亲拉了上来。这是一个让人感动也让人无奈辛酸的画面。不难看出,导演在告诉人们,尽管我们的父辈可能是专制的、权威的,但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同样,儿子身上内在的美好品质也表露无遗。影片最终以父亲的反思和儿子的宽容作为结局,也意在告诉我们:父辈对于孩子寻求所谓“自由”的压制恰恰是因为爱本身。
      影片最后的处理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既留白又带有后现代的解构风格。随着新生命的诞生,儿子拿着新型DV摄象机在产房里拍孩子出生的画面,一家人抱着孩子兴高采烈地回家,在家门口见到父亲种植的向日葵正次第开放。寓意鲜明,一种新生活的明亮感顿时油然而生。这个时候,正值政府提倡“关注老人健康”的现代社会,向阳当了爸爸,但父亲此时却选择悲壮地离家出走。还留下几句颇值得玩味的话,大意是说他一辈子在为孩子为工作为其它而生活着,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现在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他将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理想做最后的奋斗。这些激情而动感的话语用在老人身上有些夸张,但也衬托出一种别致的味道。虽然生活对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但两代人在心灵意义上处境相同,谁都需要精神的慰籍。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向日葵,这面朝阳光的希望之花,同时也是两代人心灵史上共同的“纪念花”。             (2008)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