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_经典散文_.

人就是这么自相矛盾着,忙碌的时候一门心思盼望清闲,可真等到闲下来了,却又耐不得寂寞,竟而怀念起昔时奔波热闹的妙处来。忆起十四年前,那时因病家中休养,骤然腾清了身子,很奢侈地握住满把漫长的时光,本是无事的,倒反而心中长起野草,要平白地横生些枝节出来才好,故而用心着意地做了一回拈花惹草的世外闲人。自此,与满庭花木结下一段难解之缘。于中滋味常怀于心,书此文以记之。
                                                                                                                                                                             ————题记

                    红月季

    秋末,入冬以前,正是花凋压枝时节。

    院中寻一块宽敞向阳熟地,平整耘松土壤,捡除石块杂草,扫荡地虫,浇足底水。顺直健康的月季花枝,用把大剪子“咔嚓”一下剪成约莫一拃长短,按行距每周隔半尺左右秧插。秧插无需深,大约寸许。插毕,用有弹性的细竹竿或柳条搭成拱状框架,以塑料薄膜整体覆盖。北方风恶,保险起见,薄膜用双层。入冬后,及时清除棚周及顶上积雪,以免阻隔阳光,并于晴日正午气温回升时,适当为秧棚通风。通风口不可过大,且时间要严格控制,一般数分钟足矣。遇严寒年份,入夜后以稻草帘或废旧棉衣等物围遮秧棚,避免花秧冻害。待得回春转暖,揭去薄膜,再次大水浇透秧床,晾晒数日后,将拱出叶芽的花秧连土坨移栽。移植时用金属铲从四面第次垂直下铲,各相隔秧身二至三寸。起铲宜慢不宜快,入铲需深,尽量避免伤及其根部。秧枝挖出后,双手攥实秧根土,放入事先掘出的穴窝里,施底肥,覆土,浇水。通常情况下,不是以经营为目的的家庭育圃,秧上百根左右花枝足已绰余,能够用以妆点庭院的总也在六之七成之间。

    月季,又名月月红。花分五色,四时不败,虽被誉为花中皇后,荣登中国十大名花之第五,却是实实在在的大众花,城市绿化带里或是乡间庭院中都可见其身影。我这里所说的月季,是指学名为蔷薇亚科蔷薇属藤性灌木的藤本月季。它是月季中的凡品,却植株高大,长势惊人,耐寒耐旱,极易栽植,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忒皮实!

    最开始,院子里原本是有一株这样的月季的,它已然悄无声息地在那里活了将近一辈子。但正像这世上很多的草啊人啊一样,只因为太过寻常,以至于我几乎把它遗忘。直到有一天,当我漫无目的地走进庭院,不经意地一次抬头,突然发现,它竟不知何时开放了!

    那是怎样的一种花,怎样的一种红啊。也许是在沉闷中期待得太久,终于迎来了这次响亮的爆发?硕大如碗的花朵仿佛抑制不住那激动似的,迫不及待地“哇”的一声便把自己敞敞亮亮地彻底打开了,那生机盎然的幸福样子,一下把惊得目瞪口呆的你撞个趔趄。它们毫不掩饰地在你眼前灿烂着,澎湃着,这一朵那一朵,爽朗的笑声一样缀在蓬勃而起的深紫色枝头。那不经任何雕琢的本色的红、生命的红,红就红到骨子里去的红,红就红到心底里去的红,就像扑面而来的汹涌阳光,瞬间的热烈已然照亮了整个世界。那真是一团团尽情燃烧的夺目花火啊!

    在这样一株大音希声的月季面前,任何质疑与询问都是肤浅而多余的,所有抒情都是失去了意义的。卑微的植物用它的开放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生命的广阔所在。它传递给这个世界的,远不止一场盛大的花事,更是一句句闪亮的语言,一盏盏能够放进心中的灯。

     我很幸运,我有那么一株红月季,它开放在世界的风中,开放在我的生命里,永不凋谢。

                         美丽的芍药

    “芍药开花赛牡丹,美丽!还耐活,就跟咱爷们儿一样儿一样儿的。”这是卖花的那老头儿怂恿我的说词。这个土头土脑招人爱的老家伙,故意不说“好看”,而说听起来就让人想笑的“美丽”,并且字正腔圆,语调铿锵,他的诙谐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有了他并不讨嫌地鼓动,虽不知真假,我仍权且买回一块芍药根茎埋在了院子里。

    那是春末的事,转眼夏天已迫在眉睫,埋住花根的土窝窝却还没有动静,我在感叹人心不古的同时,已经不再抱有一睹那“美丽”的希望。

    想不到的是,一日雨后,竟忽然发现花窝上的土层起了微妙变化——被雨水淋出的土壳胀裂开了一条条不规则的细缝,并孕妇的肚子一样油然地凸隆了起来。我是种地的出身,没少见过豆子、棉花籽破土而出时的情形,当然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心里不由一阵欣喜。

    不出所料,仅仅过了一夜,水红色的芍药花芽已经悄悄推开泥土,生机勃勃地沐浴在了阳光下面。从拟人化的角度来描述,应该是这样的——它就像是一个初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新生儿,对一切即新奇又畏怯着,你看它那规矩腼腆的可爱样子:圆乎乎的头低垂着,覆满鳞片羞红了的细嫩脖颈努力弯下去,仿佛还在想着回到土地妈妈的怀里去。可它又是那么不安分的,瞧那些未舒展开的叶子吧,它们羽毛似的紧紧攒在一起,其实就等那“扑棱”地一声,它便飞去了!

    时间没别的,就是个快,几乎就是蹭蹬地一下,已然一头撞进第二年的夏天。被我寄予厚望的芍药,终于迎来了它今生的第一次全情盛开。

    那一片白!炫目的、晶莹剔透的、看不到一丝杂质的白,不似人间的白。那几乎就是它给自己下了一场扬扬洒洒的雪啊。

    和月季不同的是,芍药属蘖生植物,那么多蓬勃的枝子攒簇在一起,所有的硕大花朵挤挤匝匝聚拢在枝条上方,齐刷刷地一并怒放,那是怎样的一种气势,怎样的一种景象!

     在那一刻,我被一株植物释放出的活力准确命中。并由此走进了一个洁白无暇的世界中。

    震惊之余,我只想说:真是!美丽的芍药!

                        滴水观音

    邻居大妈送我一盆滴水观音。开始时,它只有几十厘米高,巴掌大的叶子三四片,蔫头耷脑萎靡不振的。高兴了,充其量也就是从叶尖上滴一棵水珠儿下来,余下的日子就那么瞌睡着,怪没意思的。后来,我听从大妈的建议,把它从室内请到了院子里,很遮阴的一处角落,从此便不再理它。

    没想到的是,一接了地气,它居然好像脱缰的小马驹一样撒起欢来,给我一天展现一个新风貌。我不得不忙前忙后一再替它更换房子,从最初对掐粗的塑料盆儿变成最后一个人挪不动的陶瓷大缸。

    在那段时间里,我便如同一个无意中闯入了另一个新奇世界的探险者,亲眼目睹了一棵草由孱弱到茁壮的成长历程。尽管我还不能尽晓它所有的秘密,但却有幸见证了这个卑微植物焕发出的生命的奇迹。那是一部让我感动的,草族的传奇史诗。

    和人类一样,它在户外的生存艰苦卓绝。

    我见过它在风中的样子:被侵庭而过的烈风压弯枝脉,硕大的叶子凌乱在昏黄的沙尘之间,飞扬的砂粒肆意击打在它的躯干、叶片上,“噼啪”之音如燎原火起。它就像一个痴心不移的舞者,在一片迷茫天地旋舞。

    我还见过它在雨中的样子:被冰冷的雨鞭抽打着,努力张开的叶片剧烈摇摆。从天而降密集的雨滴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一次次试图将它摁倒在地。它却始终顽强站立着,用尽所有的力气苦苦支撑......

    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它的下一个表现,一定会让你惊叹。

   为了避免夏季酷日的暴晒,长久以来,我把它放置在院子的阴凉处,我为我如此煞费苦心的安排而得意。结果却出人意料。

   它已经长到近两米高粗壮的茎干不知自何时起,居然不可思议地向着明亮处弯成了几近于痛苦的弓状。它在那么奋力侧弯着身子,所有的叶子齐齐伸出的巨大手掌一样,向着一个方向努力生长,似乎是想要从阴影中挣脱而出,去抓住什么。突然看到它这个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原来,即便是一棵草,也是向往着阳光的啊。

                           文竹

  早就听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当然,这是过去和现在的某些文人雅士追求的做派。我不是文人,更谈不上雅,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曾经就叫做个“草民”的。所以,我每顿饭都不肯离开肉,我的院儿里抬头低头都看不到一根竹子。

   但草民有草民寻找精神寄托的方式,像我,就有两盆不起眼的文竹。

   确切地说,那就是两株绿色的草,各自安分守己地活在一个很小的塑料花盆里。开始,我把它们放置在书桌上。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边摆一个。心情好的时候就让它们耳鬓厮磨。

   后来,发现它们长得很快,不但分枝,还一个劲儿地伸蔓子,蓬蓬勃勃,抑制不住似的。观察到这一点,我突发奇想,把它们放到了离地面很高的家具顶上。一边一盆,中间隔上四五米,好让它们可以遥相呼应。

   接下来,奇迹发生了。这两棵不起眼的草长疯了自己,它们长长的蔓子沿着木制大道高歌猛进。一面奔跑一面在叶梗上开出白色的小花,就像一只只吹响的行进号。几天的功夫,两棵草在半空顺利会师,我仿佛可以听到它们兴高采烈地呐喊。

   再后来的一天,它们顺着家具爬了下来,垂到了有面大玻璃的梳妆台上。

   从那面透彻清亮的镜子里,我看到一个绿意盎然的春天。

                          秫秸花

    有一种长在地里绿着的秫秸,甜而多汁,我们叫它“羌根”。秋收的时候,正在咔吧咔吧掰着玉米棒子呢,突然感觉口渴,就用镰刀“咔嚓”一下斩一根垄沟里现成的“羌根”来嚼,这是乡下大田里司空见惯的事。

    “羌根”是比甘蔗还甜的营养品,它的甜是属于天赋异禀的那种,入口冲脑门儿,润肺醒心,大家都喜欢。可它还是秫秸,它因为这土头土脑的名字而登不了大雅之堂。只听说过卖甘蔗的,还没听说过卖秫秸让人嚼的。可是,就有那么一种花,同样用了这个不雅的名号,却遍地生根,蓬勃生长在每一个爱美的乡间庭院。它是我们那个地方的“村花”,就大大方方地叫个秫秸花。

    秫秸花名符其实,植株高大,最高时可达三米,看上去就是一根晃晃悠悠的大秫秸样儿。整个一个没心没肺的傻大个儿。

    秫秸花不尚华丽,硕大的花朵就那么不温不火地开着。看不出热烈,也看不出含蓄,更跟几乎成了滥觞的绚丽不沾边儿。正像一篇文章里说到的,它“不高兴也不忧伤。”你来与不来,它开它的,好像都与它无关似的。它只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秫秸花最大的优点是不挑土壤,任何土质都能生长。遇到特别干旱贫瘠的所在,它会暂时隐藏自己,悄无声息地在黑暗中休眠。但你别以为它会就此屈服,它不过是在修养生息,等待着时机。它对春天的那种渴望你想象不到呢。

    这不,一场小雨过后,就那么零星的一点雨啊,顽强的秫秸花又一次破土而出了!看它那小小的弱弱的身子,正在奋力撑开石块间的缝隙,一点一点地向外尽力伸展着。即便磨损了身躯,伤到了筋脉,也要为自己开辟出一条通向春天的道路!

    我想,我还是独爱这秫秸花的吧。爱它的坚韧顽强,更爱它的那一身乡土。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