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_经典散文_.

新来的,贴一篇文,欢迎各位老师指导。(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修改文如下)

                                                刀   锋
              
                                                           ◎眉弯

日子像一把锋利的刀,割开了一道道口子。
                                                     ------题记
                                       
                                               壹  收割机

      “雷沃谷神”操着明晃晃的尖刀,在我们的身边奔突。所过之处,秸沫飞溅。青草味,在偌大的玉米地上空弥散。大片的玉米秆青绿,玉米棒未老,似黄非绿的玉米叶包裹着饱满潮湿的玉米粒,被碾碎的嫩粒儿,沁出黏汁,细嗅,有淡淡的甜腥味。
      这奔突的器物,可谓庞然,它有个好听的名字——雷沃谷神。 谷神,谷神,“谷神不死”,我喃喃于谷神之名,强烈地感觉到一种神圣。可是,在这片黄土地上,目之所及,我看到——
      几架庞大的机器穿梭而过。铁蹄横扫,尖刀威凛,所到之处,是风卷残云般地吞噬。   
      一股杀气腾腾的冷。
      那飞溅的汁沫、秸沫,那绿葱的碎沫,那一溜整齐的刀齿,如网的刀齿。我看到网里溅出的汁液,又粘又腥。如血。我仿佛还看到了刀片上的剥离,一粒一粒,黏津津,硬生生地剥。刀片闪亮,明晃,动作娴熟,轻快,似乎有一种快感。这样的吞噬,让我的心纠成一团,我听见玉米在痛苦地呻吟。我想到了被网兜着的人,史书上叫做“凌迟”的酷刑,人肉从网眼里挤出,被操刀手一小片一小片割掉------疼啊,疼,心似乎在颤,肌肉在抖。玉米的疼,还能替它喊一喊,多少减轻点痛。可那个,那个,那个活生生被千刀万剐的人,挨了3543刀的那个人,谁替他喊疼。围观的刑场,上万人在狂呼,在乱炸,杀了它,剐了他,他们手执盛物,抢其肉,食其肉。他被生咬活割。在这些蒙尘人的眼中,他是卖国贼。他在自己的朝土,在自己为之舍命护卫的家国里,被自己的手足亲人用刀,一刀一刀折磨至死。3543的刀割,没让他喊疼求饶。相反,随着身体的残缺,随着肉体的东一块西一块,随着血淋淋的喷溅,他用坚硬似铁的嘴,不停地痛骂,骂昏庸,骂无道,骂小人,骂奸佞,直到被割尽最后一丝肉,流尽最后一滴血。背负骂名,受尽酷刑的他,时隔百年,在另一个朝代,得以昭雪平反。为他平反的是他战时的对手。百年后的他,他的魂灵,得此正名,会是什么反应,卸下愤怒屈辱后,他会不会觉出身体的痛,精神的痛。
      他是明朝战神袁崇焕,国人奉之为民族英雄。他的英雄壮举,从史料获知,社会千疮百孔,内忧外患时,他投笔从戎;朝野乱象丛生,人人自危自保时,他奋然崛起。他整山河,收流民,铸金汤,整兵师,击败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他数十年间纵横辽东,无人能敌。他是擎国之柱,冤死离间。
      战神,传承的是一种不死的精神,光明坦荡,无畏惧,不屈服。他,是传承。
      收割机,冷冷的巨型刀器。对它“行凶”的偶尔,终被释然。毕竟这样的场景很少很少。谷神,谷物之神。黍稷重穋,禾麻菽麦,五谷丰登,国家兴旺。民以食为天,它收获的是人民的食粮,是众生的命脉。它,是承载。
      刀下英雄,其神不死。无论是人是物,终是我敬佩和敬畏的。

                                            贰  镰刀

时代刀郎(狼)

吐火的人,舌尖与刃热吻。刀郎
你抱苍黄秋月入怀
一个起义的时代,千千沃土
拿掉包裹的外衣。刀郎

磨刀的人,冰冷直逼夜空。我想
牵着你的手,摘取火光
刀郎。再给这人世一座鹊桥吧
那些刀尖上舞蹈的玉米

金黄,光鲜,充溢甜蜜。刀郎

骨骼坚硬抵不过密集的切割
生火的人总在绽放花朵
你燃烧的原野,有盐,更有霓虹

我们的祖先爱过你,从最初的砺石
我们的父辈爱过你,仓廪厚实迈过你门槛
如今,我们该如何爱你,让你

不再带刀远行

      在玉米地。我们手中所用的镰刀,叫“时代刀狼”。2015年秋,我写下此诗。刀狼,刀狼,我叫它刀郎。以至于,我得用心拿起一把镰刀来确定,是“狼”还是“郎”。我把它的锐利或锋利隐藏了么,或者,在我的意念里,它无锋。
      镰刀,作为一种工具,把倒俯在地里,未被收割机榨取的玉米杆拢起,割掉玉米穗,一穗一穗到成批大量,最终颗粒归仓。每年我们有半个月的时间走进庄稼地,去触摸久远的记忆。这不,一人一把镰刀,几千亩地,捡拾玉米。
      北地。我的祖辈用镰刀割麦,割草,割编制箩筐的藤条,割百姓日子里的简朴物什……旧年没有人叫它刀狼。而我要说的,是割芦苇。就在我捡拾玉米的地边,排碱沟里茂密生长的苇子。秋黄时节,芦苇飘荡,欲黄还绿,风吹过,顺着窄窄的排碱沟望去,如玉带,曼妙而婀娜。父亲没有赏景的情致,他得为一家人的生活绞尽脑汁。家里要翻新房子,而盖房所需,得精打细算。包括像草一样贱的芦苇。
      那个午后,父亲,母亲,姐姐仨人,每人带一把镰刀,翻过村南的大堰,到一个在当时人人谈起色变的地盘——劳改农场。在我小时印象中,大堰南边的地域,小孩妇女是不敢去的,那儿常有劳改犯出没,打路经过,也得小心翼翼。而那儿的盐碱沟里疯狂地长着芦苇。姐姐去,父亲肯定考虑了很多:这丫头干活利索,能多割点;如果遇到犯人,有我们在;也许就遇不到……可怕啥来啥,干活时高度警惕的父亲身边,真就来了两个犯人。穿着囚服,一高一矮,二三十岁。他们张牙舞爪,眼露邪念,对着姐姐无耻叫嚣。在那样的年代,他们似乎是人烟稀少的盐碱地的主宰者。他们不让父母割芦苇,要把割掉的芦苇拉走。父亲明明知道他们在寻衅,他们打的主意在姐姐身上,姐姐十八岁,如花年纪。父亲清瘦,斯文,无一丝强悍之相。就在两个犯人一步步靠近姐姐时,父亲急奔,一个箭步,挡在姐姐面前,大喝道:干啥!父亲瞪大眼睛,满脸充血,手中的镰刀在晃动,在抖动。犯人楞了,站在原地不动了。一脸煞白的姐姐,在母亲的支使下,风一样跑回了家。姐姐的安全走开,让父母松了一口气,给了他们与犯人相持的底气。到底相持了多久,我不知道。但我清楚记得,那个傍晚,在漆黑的门洞里,一个小姑娘,又饿又怕,双臂抱膝,瞪大眼睛,焦急地等着不知去向的家人。她还有作业要写,她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正常上学。终于等回了气喘吁吁的姐姐,知道了父母所去,她开始担心父母能否安全回来,会不会受伤,辛苦割来的芦苇能不能拉回来。那晚,她没有等到父母回来,空着肚子睡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不能想象,当时的父母,穿没穿雨鞋,或许就穿着布鞋下到水沟里,捞割那一根根茅草。想来用了芦苇的房子,能比杜甫的茅屋结实点吧。十月的沟水,很凉很冰,父母湿着脚,挽着裤管,在阴冷的秋风里,和那两个犯人对峙着,相持着,从秋阳的沉落到露水的升腾,到凉飕飕的风像刀一样刮痛他们的腿和脚。我知道父母可以忍受。只是这个令人心痛的问题,我已无法从父亲嘴里得知了。
      当时,一同前去的李姓伯伯事后对妈妈说:老张胆小,手里拿着镰刀,跟那坏怂磨叽啥。
      我深知,父亲的双手,一生把犁耕种,侍弄庄稼,拨弄算盘,持笔挥毫,他没有学会使用武器,他的性格里没有暴力。
      刀。当它不作为一种武器时,会散发出奇异的光。让万物安好。

                                                  叁  铡刀

      玉米秸经过收割机的尖刃被粉碎,碎渣纷扬,散落田地。而我记忆里的刀刃,铡取的一寸一寸,甚至比一寸还小的玉米秸,需被当成宝贝。它是牛的吃食。
      铡刀,是为牛准备的。从生产队买来的,不大,其貌不扬。锋利。
      在那些年,饲养一头牛,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牛既能干活,还能卖钱。
      牛珍贵。草是牛的基本吃料,当然父亲每天会喂它一些麻饼。麻饼由不脱皮的棉籽压就,圆形,直径约尺余,密实,坚硬,透着油香。父亲常在饭后,顾不得歇息,抡起斧子把它一点一点敲碎,放进牛槽里,与其它吃食一起搅拌,便是牛的美餐。而父亲对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悉心喂养,他们之间早该相互感激了吧。老黄牛和父亲,能分开么。遇到村里唱大戏,闹红火,逢年过节走亲戚,家人谁都可以丢开饭碗拍拍屁股走人,哪里会顾及还有一头牛等着喂。可父亲不会,他可以不去看戏,不去闲逛,喂牛看家做琐碎。他习惯了,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习惯”?我痛恨自己的轻描淡写。
      父亲每次干完农活,从地里总要背回一大捆青草。口水不喝,先蹲到铡刀前,把青草捋整齐,放到铡刀下,喊来帮手按铡刀。妈妈铡过,姐姐铡过,我铡过。铡刀锋利,我担心父亲稍有闪失,会伤及手,所以,每次按下铡刀时,我的心都揪着。我想尝试,能不能让我捋草。父亲不让,说你不行,手掐草的拿捏,放多远,你掌握不了。父亲捋过的草,放在铡刀的槽上,紧掐,顺溜,整齐。草经过父亲的手一拱一拱往前凑,与刀刃相吸,发出“嚓、嚓、嚓”的声音,似有音律。回想起,画和音扑面而来,那样的劳作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好奇,甚至是美的享受。只是,父亲肯定很累了。铡过的小短截,像用尺子量过一样,不多会堆得半院子都是,趁我们用箩筐揽拾的当儿,父亲会艰难地站起来,捶着双腿说,这下够吃几天了。
      铡刀,铡过青草,铡过干草,是青草晒干的,铡过玉米的秸秆,它也是草。而我在一次次的下压铡刀中,越来越会使用力气,成为父亲的好帮手,成为牛身边的亲人。我喜欢牛。那头老黄牛,眼睛温顺,有时掉眼泪,低着头默默咀嚼着食物,常流哈喇。母亲老了,和老黄牛一样。她想念那个人。牛的主人,她一辈子的男人。
      刀,温情。不只闪着寒光。       
      铡刀,牛,父亲。自少年时,就烙我心里了。

父亲是一架永不停歇的机器
发热多少
损耗多少
谁也无从知道

只知道
那只大黄牛每天瞪着眼寻找他
在地里劳作之后
带回一捆青青草
轧成短短的短短的
和着打成碎片的麻饼
端着满满一盆
一盆满满
从前院走到后院

只知道
那只大水缸每天张着嘴
在父亲端起饭碗的霎那
在屁股挨着板凳的瞬间
一桶一桶
提着提着
一桶一桶

只知道
事无巨细
从孙儿的一滴眼泪
到子女的工作就业
从母亲的布布条条
到算盘的劈劈叭叭

父亲是一架永不停歇的机器
发热多少
损耗多少
不忍心知道

      记下这些文字时,我15岁。父亲到死都没看到。而那些有关刀的种种,催生了我身体里的枝桠,让我的生命之树茂盛而强壮,婆娑而多情。刀有锋,锋有光。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