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杂志如何顺利的投稿?

征文网 2021年1月3日论文发表评论437 阅读4965字

《中国数学教育》杂志投稿的要求有哪些?

《中国水土保持》杂志想必应该也是有很多人都在这个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了吧,但是对于初次发表的作者来说,就不知道怎么发表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杂志它是在2003年正式创办的,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那么《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杂志应该如何顺利的投稿?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投稿须知

1.投稿前,请认真阅读本刊的征稿范围、稿件写作须知、论文版权转让合同、论文模板和本刊近期发表的文章,并逐项修改和补充有关内容,使稿件符合本刊要求。

2.本刊只刊登首发性稿件。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都应在“《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论文版权转让合同”(可在投稿过程中下载)上签名。本刊启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请作者确认文献的正确引用,避免抄袭。

3.请作者登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网站,点击左侧的“作者在线投稿”,按要求向本刊投稿(第一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需先注册,然后投稿)。投稿后,请作者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论文版权转让合同一式2份、作者信息表1份(可在下载中心下载)上传至系统相应位置。审稿费付至按邮件指示的银行账户。本刊编辑部在系统收到论文版权转让合同和审稿费之后,稿件正式开始进入审稿程序。

4.编辑部将在收到论文版权转让合同和审稿费的3个月内(以邮戳为准),向作者反馈审稿意见。请作者随时登录本刊的“作者在线查稿”查看论文的处理状态及最终的处理结果。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5.凡有重大的首发性稿件,一经确认,本刊将开设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发表,并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

6.对于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撰写的前瞻性高质量论文,免收各种费用。

7.作者应保证文稿和署名的真实性,发表后,文责自负。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文字和技术性修改和删节。

8.本刊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收录。作者来稿时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同意全文加入上述数据库和光盘版,被网络版和光盘版收录的稿酬一并包含在作者的稿酬中。

9.稿件发表前,作者须按要求交纳版面费。发表后,本刊即向作者支付稿酬(包含网络版和光盘版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2册和抽印本10份(均发至第一作者处)。

10.为了保证编辑部与作者的及时沟通,请作者认真填写“作者信息表”,若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其中的信息发生变动,请及时通知编辑部。

写作须知

1题目

1.1中文题目

中文题目撰写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1)简洁明了,突出文章创新之处,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2)避免使用“方法”、“研究”、“探讨”和“初探”等文字;

3)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但少数本专业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可用于题目中;

4)副标题:尽量不要使用副标题,必须使用副标题时,要与主题目用破折号隔开。

1.2英文题目(具体要求参见英文部分写作须知)

英文题目撰写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1)以短语为主,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基本上由1个或数个名词加上其前置或后置定语构成;

2)题目一般不用陈述句;

3)少数情况下(评述性、综述性和争鸣性),可以用疑问句作题目,一般不用;

4)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一般不用冠词;

5)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名词例外);

6)主题目与副题目间用冒号隔开。

2作者署名与单位

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字母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姓、名均不能缩写;

2)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

3)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单位全称、邮政编码及所在省市名,各项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多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序号,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作者工作单位的英译文,还应在省市名之后加“,China”;

4)中英文要完全对应。

示例:

吴秋明1,缴锡云2,潘渝3,何生荣1

(1.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210012,南京;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10098,南京;3.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830049,乌鲁木齐)

3中图分类号

作者须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第4版)给出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

4文献标识码

在“中图分类号:”后空两格,填写本文的“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共设以下5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综述、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和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和知识介绍等)。

5首页脚注内容

1)项目名称:注明资助该论文的具体项目来源、名称和编号。

2)第一作者简介和通信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箱。

示例:

第一作者简介:陈文思(198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生态工程。E-mail:chenwensi@qq.com

通信作者简介:格式同第一作者简介

6摘要

1)中文摘要一般为300~400字;

2)英文摘要约450字左右,以能准确反映中文摘要的全部信息为原则,不要求逐字相应,要尽量突出文章创新点。(具体要求参见英文部分写作须知);

3)原始研究论文要求采用报导性(或描述性)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地点、方法、结果和结论;

4)综述类论文摘要要求写成报导—指示性摘要,即把文章中创新成分或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写成报导性摘要的形式,而对其他部分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形式撰写;

5)理论性论文摘要可以略去研究地点,其他同原始研究论文;

6)摘要写作时应注意:准确性、独立性、简练而具体、非评价性、连贯性和可读性,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7关键词

要求列出5~8个关键词。关键词要恰当,能反映研究特色。中英文关键词之间应互相对应。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8正文

研究类论文大致包含以下几部分。

8.1引言

引言部分一般不设标题,不编序号,必须回答以下4方面的问题:

1)同类研究中,现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他研究者正在做什么研究;

2)这些研究目前存在什么问题,哪些方面需要改善以及研究方向等;

3)作者如何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扣题);

4)预期研究结果。

8.2研究区(试验地)概况

包括试验地所在地理位置(所属行政区域、地理坐标)、海拔、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和植被等,植物种第一次出现时,需加注拉丁学名,以斜体书写。

8.3材料与方法

1)说明研究数据、现象等结果的来源;

2)试验所用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和测量精度等;

3)具体的试验设计;

4)试验数据的观测方法,实验时间的长短、重复次数等;

5)统计方法或模型等(注意变量名的定义、正斜体的区分)。

8.4结果与分析

1)结果介绍:列出通过以上方法获取的研究结果(一般以表或图的形式表现);

2)结果描述:对以上结果(表或图)分项进行现象陈述,并定性和定量分析论证,以说明试验结果的必然性;

3)结果评论:对结果的说明、解释、与模型或他人结果的比较等。

8.5结论

1)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结果、结果的重要内涵、对结果的说明或认识等;

2)简要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

3)注意撰写结论时不应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也不能在结论中简单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讨论等章节中的句子。

8.6讨论

1)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并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原来的期望;

2)概述最重要的结果,并指出其能否支持先前的假设,以及是否与其他学者研究的结果相互一致;否则,需说明其原因;

3)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根据这些结果,能得出何种结论或推论;

4)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

5)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实际应用价值。

9致谢

致谢是在作者完成论文时,对提出过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或帮助收集、整理部分资料,或提供过经费或其他支持的单位或个人,用简短文字表示感谢,以体现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10图表

1)图表要有自明性,图或表能说明的问题,就不要再用文字赘述,且忌图、表与文字表述重复。

2)图要大小适中,分辨率要达到印刷要求(见插图处理要求);

3)表要求采用三线表,即带单位的变量在第1行,不带单位的名词在第1列,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11参考文献(所有中文参考文献须注明对应的英文)

具体格式要求参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主要责任者在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超过3名时,后面加“等.”字样。姓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2)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分为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和专利,相应的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M、C、N、J、D、R、S和P;其他未说明的文献,建议采用单字母“Z”。

3)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起始页码.

例:[1]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0:121.

LIHesheng.Principleandtechnologyofplant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experiments[M].Beijing:HigherEducaitonPress,2000:121.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引用起始页码.

例:[1]顾礼彬,张兴奇,杨光檄,等.黔西高原坡面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1):23.

GULibin,ZHANGXingqi,YANGGuangxi,etal.CharacteristicsofsloperunoffandsedimentproductionunderrainfalleventsintheplateauareaofwesternGuizhou[J].Scienc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2015,13(1):23.

c.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例:[6]WEISTEINL,SWERTZMN,Pathogenicpropertiesofinvadingmicroorganism[M]//SODEMANWA,Jr,SODEMANWA.Pathologicphysiology:mechanismsofdisease.Philadephia:Saunder,1974:745.

10图片处理要求

将原始文件(如“Excel”、“Matlab”、“Origin”、“CAD”、“visio”等软件绘制的图文件)参考后,附插图方式重新排入文档中(请勿将图另存为图片格式后插入,或采用“拷贝屏幕”方式插入,即确保插入后的图片仍可直接编辑修改)。

附:常用软件绘制的图文件插入Word文档方法参考如下:

1)Matlab:

图形窗口下选择Edit—CopyFigure,到Word中粘贴;

2)Origin:

在图片空白处,右击,选择Copypage,到Word中粘贴;

3)Excel:

在Excel中选图表区—复制,在Word中点“编辑—选择性粘贴—工作表对象”;

4)CAD:

在CAD中点击要插入Word的图形,然后右击—复制,到Word中粘贴;

5)visio:

在Word点“插入”—“对象”—“由文件创建”—选择已存在的visio绘图。

《中国水产科学》杂志投稿的要求详解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