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的故事

baikan 2021年5月10日原创文章评论686 阅读11600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孩子, 成长在大集体生产队的时代, 父母们一年到头忙于生计, 年底所得甚少,生活条件相当艰辛、苦寒、能顾个温饱也就不错了。 每当穿上母亲制作的新布鞋时,总是要高兴一番。

那时,不论家中人口多寡,所有的穿的戴的,从上到下都是母亲们一针一线的缝制出来的。母亲们起早贪黑,似乎有干不完的活,白天上地挣工分,晚上坐在床帮处,在昏暗的灯光下,飞针走线:缝衣服、补衣服、纳鞋底。为的是儿女们遮挡肌肤,避风挡寒。长年的劳作,使他们右手食指弯曲变形。

夏天如果有一双塑料凉鞋,也是一个奢望。记得我十二三岁时穿过一双棕色的塑料凉鞋。穿过一年之后,鞋袢,脚面上的塑料袢相继断裂。不得不把鞋袢剪下,把一节铁丝的头部砸平,放在烧煤球的炉上烧红,取一段剪下来的塑料,将断的塑料袢粘在一起。这样凉鞋就变成了趿拉板拖鞋了。将就了一年,第二年那个趿拉板断裂的速度加快了。以至于粘结处被烫焦变黑,实在是无法再补。终于,有一天中午又在补鞋时,看着那双丑陋的趿拉板,既生气又委屈,拿起案板上的菜刀,将其一剁三节,哭着夺门而出,一溜烟跑到几里外坐在田埂上独自流泪。母亲不久就追赶而来,看到我委屈难受的样子,也哭了一场。说到“娃啊,谁叫咱穷啊!走,回家吧,娘给你做鞋。”
不是我一人是这样的情况,看到生产队里的伙伴们有的穿的是木底趿拉板, 我也找来木板, 用锯子锯出合适的鞋底大小,再找来废车轮胎的胶皮,剪成鞋袢, 用钉子钉在木鞋底上。穿着这样的木拖鞋,还真管用,起码上河洗澡的路上,脚底不再受烫了。但不足之处是,走路时鞋脚腰处不会弯曲。所以走路得一步一趋地走,也不敢快跑。这样的场景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滑稽, 和日本女人穿着木屐走路时有些异工同曲之妙。

记得有一年回家,母亲在灶台下烧火,我在炒菜。聊到当年那一段艰苦的日子,母亲伤感地说:“那时间多难啊,叫娃子们也跟着也受罪了”。我说:“没事的,娘,如果有下一辈子,咱们还作母子吧”。母亲泪如泉涌。

家庭成员对鞋的需求,总是远远超出母亲做鞋的速度。纳鞋底费工也费时。母亲们在上地干活休息的空间,生产队开会时都不会忘记拿出鞋底,纳上几针。有句老话叫“见缝扎针”指的就是这种情形。冬天,白天短,活儿也得尽快往前赶。俗谚说“过了冬至,一天长一绳子”。就是说,冬至过后,白天变长的时间,可以纳完一根鞋绳。可以说,他们在只争朝夕地纳啊,纳啊。那时我们穿的每双鞋子上面都浸透着母亲的辛苦与汗水。

在我的记忆中,门口上几个婶子是做鞋的能手,出自他们手中的鞋子简直就象艺术品, 单就说一双鞋底,看着就赏心悦目,针脚的大小,花样,总是那样完美无暇。横看、竖看、斜着看都成行。鞋底中间部分因受力小,针脚稀些,但没忘记要丢些花样来,菱形的、星形的,一看到鞋底,你会暗自佩服,制作者是何等心灵手巧的妈妈 。

她们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对美的追求。不会因为鞋子要穿到脚上,踩在地上,而"偷工减料"。纳鞋底时,手常接触的部分要用布包上,纳好后鞋底整体雪白,鞋帮衬里也是白的。她们每一针,都是那么认真去做。到现在仍然记得,邻居大婶作的那双女式鞋,黑条绒面,带有一个鞋袢,这样一双鞋子,留在脑海中几十年,是我印象中见过的最美的鞋子。

前些时,和儿时的同学张君聊天,她提到她现在还保存一双棉靴,这双靴子是她妈妈留给她最后的念想,一直不舍得穿。看到这靴子,便感受到了妈妈的温暖和体贴。看到了妈妈冬天在床上围着被子,把一个小凳子放到被子上面,一盏油灯放在凳子上,借助不很明亮的灯光纳鞋底的情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如今我们国力强盛了,这反映到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各色式样的鞋子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再也不会因穿不上每天和我们形影不离的鞋子而烦恼、揪心了。

从鞋子的变化,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看到了崭新的、开放的、自信的、行稳致远的中国。衷心祝愿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以满足。

作者:白侃 河南郑州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