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管与不管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zyzgrlsy 2021年8月18日原创文章评论259 阅读2445字

战国时期的孟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家,被誉为“亚圣”,除孟子个人天赋与努力外,其母的灵活引导和智慧教育更是关键因素。

孟母丧夫后志不改嫁,含辛茹苦养育孟子,从住宅三迁即可看出她的远见卓识和恢宏格局。起初出于方便祭拜丈夫的考虑,她和孟子住在丈夫陵墓附近,年幼的孟子竟模仿陵墓区送殡人群的模样,孟母便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学起商贩买卖吆喝,就又把家搬到学校附近。这时孟子学到的是老师们的斯文博学,相与人们的彬彬有礼,孩子们的书声琅琅。孟母三迁是因为她深谙环境影响人、造就人的道理,所以才为孩子趋利避害。

我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赞颂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而下句“子不学,断机杼(zhù)”说的是孟母教子的另一个典故。

一次孟子逃学回到家中,孟母问他:“还没放学,你怎么就回来了?”还生气地拆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告诉孟子:“梭子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学习也一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学有所成。”通过这一形象比喻,教会孟子学业半途而废就如织到一半的布匹不能善始善终完成织就,同样是无功而返的道理,使孟子深受启发。

圣人功成名就的故事千古流传,耳熟能详,作为普通家长的我们,不但应以孟母教子为榜样,还应就着孩子现状、虑及孩子未来,反省自己在孩子身上所下的功夫、投入的精力、付出的代价和感情到底是几斤几两,到底配不配得上我们对孩子的期许。

在这方面,我是一个反面角色。

我独生一个女儿,今年3月才完婚,事业上也同步走上轨道,算是事业家庭都稳定了。但女儿有一个心结不止一次在闲聊中说起,就是作为父亲的我,对她的关心爱护远不及她母亲。

我是一名军人,刚有了孩子的几年是在边防一线度过的,那时一年也就回一两趟家,每次也就十天半月。后来调到机关,办公地点与家毗邻,可又从事记者工作。因为自己自小成长环境差,知识缺失多,所以做起来有些费力,思想方法、认知水平、采写技巧都严重制约本职工作。在底子单薄的情况下,工作并非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必得付出笨鸟先飞的努力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加之,新闻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其成果、水准需通过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的数量、质量体现出来。七县市人武部、两个企业武装部、边防部队共十个部队的官兵每天拿起报刊,就知道有没有自己单位的人事被宣传出去,特别留意的就是新闻干事的署名文章。那时如果一星期都没有我的新闻稿件在报刊发表,我见了同事尤其是领导,都觉得抬不起头。因为要自尊要体面还要事业追求,只能不遗余力,所以采访撰稿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顾家顾孩子的时间很少是客观因素。但从主观上,不是那么很想陪伴照看女儿并用心筹划女儿未来也是反省后自认的事实。当然,我的付出也还有比较好的收获:13年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也有千余篇。如果连同广播稿、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文字新闻,还有一些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统计起来,还如果不拘报刊(广播、电视)级别的话,也应该在四千篇(幅、条)左右,还著有《新闻写作经验谈》一书,也影响了不少新闻初学者和从业者。

欣慰的是,女儿凭个人努力,高考成绩过了国家“211工程”高等学校录取分数线,当时有三个城市的三所大学可选,其中有一所南方学校的女性领导在面试女儿后答应(其实是有些希望的因素在里面),只要女儿把她们学校填报为第一志愿,就一定会被录取。

女儿应该有点崇拜明星的心理倾向,因西北地区一所学校毕业过一位有名的歌唱演员,便决定在该校就读——小女孩心性,当然现在就未必还在崇拜了——我没有多加考虑就顺了女儿的意(对我一个那时并不太听歌的成年人,根本就不知道女儿说的是谁)。

毋庸讳言,在南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就学、工作并顺其自然地成家,对个人应该会更好些。在女儿人生这样重要的结点上,如果我想得多一点、远一点,做得好一点,就会给女儿一些参考意见甚至替女儿做决定,女儿步入社会后的工作生活环境就会更好些。

好在女儿她妈不同。她没有我这么复杂的工作,时间精力都还能顾及,更主要的是慈母情怀使然,对女儿的关爱、操心、扶持和付出要多得多。不管多忙,她都坚持接送女儿上幼儿园、上小学,了解女儿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回到家里就默默地在一旁陪伴女儿做作业,自己在女儿屋里阅读各类书籍。偶尔去客厅看看电视,也调到静音,只看字幕,十多年没有一次因嘈杂和极小的动静打扰到女儿。

早年我的家庭条件差,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很不宽裕,她总是想方设法调剂菜肴补充女儿营养。随着女儿长大,她又省俭吃穿用度给女儿请家教辅导功课,报课外特长班,还陪女儿赴省城拜师学艺,求老师用心教,劝女儿努力学,丰富了女儿见闻,精进了女儿才艺。

中间还发生过一次择校事件。那是女儿初中考取高中的时候,女儿又进了某大城市一家专升本的学校。上了这所学校后,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她心里惴惴不安,四处打听该校情况,感觉并不是太理想时马上到该校劝女儿退学,毅然决然带女儿回到本市,费了一些周折上了一所重点高中。

凡事互相关联。因为女儿最终考取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才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拥有了一份同样是大学生但却未必就能拥有的稳定工作,才有条件结缘了一位同样具有追求职场进步和创造美好生活愿望的伴侣最终成就了婚姻。

假如父母在最应该培养孩子的算来也就十多年时间里只顾着把时间精力用在自己身上,用在建设家庭、经营生活方面而让孩子顺其自然,得过且过,不修枝剪叶,不寄予厚望,不付出心血,无疑会误了孩子。当你耽误了孩子,孩子怎么可能能让父母省心?那孩子不成了父母一辈子的拖累?这样算来,归根结底,还不是害了家长自己?

时值高考结束,无数家长都担心孩子分数高低,都有让孩子考取一所好大学的愿望,考取则皆大欢喜,失望将责怪孩子。殊不知,孩子的成长进步与家长的劳心劳力是成正比或是相互作用的。家长在对孩子求全责备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若自己做得不多、做得不正、做得不好,是否也应该多些自责心理?如果真的关爱孩子,是不是应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这样的做法是否要比一味抱怨孩子积极有效得多?

(作者 栗升玉 微信 zyzgrlsy)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