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征文 水 韵 万 安

万安是个充满水的诗韵的乡镇,万安各村的村名基本上是因水而得名的。小密村因其溪水有点甜而取名为小蜜,后村民对虫有抵触情绪,故改为小密。小密的溪流一路南下,到捷文时水势湍急、水质略显浑浊了,所以此段称为捷汶,后来也就将捷文作为村名,很有点文化韵味。与之相对应的贤溪则因溪水清彻而得名鲜溪,后村里的文化人把它改为贤溪。至于上圳下圳村哪就通俗易懂了,大致以一条穿村而过的圳子为界,可见这几个村的村名都与水有关,有明显客家文化的印记。五里的村名虽不带水,但它却是万安的水口。
万安沿河十里是自然形成的山区小平原,万安能成为粮食加工业的发源地,十里田园是根本保证。所以万安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水利建设,规模比较大的水利设施有和尚陂和官陂,和尚陂顾名思义是由和尚牵头修筑的,官陂则是由官方担纲修筑的。但因受当时的财力和技术水平所限,灌溉面积不大,以致于经常有因水而生的宗族械斗。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国家专门颁布农业八字宪法。一九五八年末,县政府根据万安的实际,决定在石径岭下修筑水库,取名为幸福水库,以摆脱五里段及县城部分农田的灌溉困境,当时群众的热情十分高涨,工程进度也很快。但后来又有了意外的惊喜,刘亚楼将军回武平实地考察了万安的地形后,提出拟在万安建设战备机场的设想,为此县委县政府立即叫停了幸福水库的建设。此事二00八年我去北京空军大院一号拜访将军夫人翟云英女士时她还提起过,并深情地说将军逝前仍耿耿于怀,十分遗憾未能为家乡作出贡献。幸福水库停建后,县委县政府即将人力物力投入到更大规模的白莲塘水库建设。
白莲塘水库1959年冬成立水库建设指挥部,先后抽调十个公社的民工2200人参与建设,1966年4月竣工,有效灌溉面积6730亩。水库建设是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进行的,当时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锄头畚箕,最先进的运载工具是板车,所以工地出了很多优秀的板车驾驶员,当然也出了一些忘记转角的事故。六十年代的物质条件还是较差的,只能保证民工吃饱,即是哪样,大家仍干劲十足,毫无怨言,更不存在地方主义等问题,充分体现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体现出群众极高的觉悟水平。
解放前,万安的一些有识之士就曾有过西水东调的设想,并积极向上建议。其基本思路是在捷文拦河筑坝,截断石缭岬岽,将西水东调到万安河段,增大平川河的水量,改善武平到梅县的水运条件,设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十分骨感,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犹如痴人说梦。到本世纪初,县委县政府从县城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决定兴建捷文水库,将小密捷文的水调至县城,以解决县城的人饮和工业用水问题。随着捷文水库的建成通水,万安人民终于用上了梦寐以求的自来水,县城自来水的供水质量亦有较大的提高,城区从此高楼林立,规模一扩再扩,人口有序集结,工业园区也初具规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捷文水库为城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紧接着,县委县政府又居安思危放眼未来,积极争取资金建设具有人饮和灌溉功能的石径岭水库。至此,万安就彻底蜕变为县城的肾脏这一重要角色了。
万安三大水库的建设,我既是目击者也是参与者。白莲塘水库竣工时,我是小学生,学校还专门组织我们去参观,感受水库的雄伟壮观和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气魄,老师还布置我们写作文,并引导我们要突出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白莲塘水库,就没有家乡的巨大变化的主题来写,可见群众对党的感情是十分真诚和质扑的,我对党的深厚的感情也是从哪时开始萌发的。建设捷文水库时,移民问题较为突出,县委便组织了专门的工作队,并指派我为宣传组长。建石径岭水库的人大代表议案我也是画了押的。所以我感触很深,感慨良多。白莲塘水库的建成,使万安成了早涝保收的鱼米之乡,捷文水库和石径岭水库的建成,使万安变得更加清新宜人,且增添了几分水的律动和水的韵味,其生态效益是万安人民永远的红利,极大提升了万安人的幸福指数。水之万安是自然的选择,但从水之万安向水韵万安升华的历史功绩毫无疑义地归功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是我献给党的百年华诞的一句心里话,一支心中的歌。

作者 谢大生
电话 13507543566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