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台风“烟花”,“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实践团在行动

xingyu 2021年8月16日社会实践评论218 阅读1474字

为应对台风“烟花”的登陆以及做好相关物资的安排准备工作,“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实践团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安排下,积极投入志愿活动,为物资运营的保障和暴雨危机的排除作了重要贡献,有效地展现了新时代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

在台风来临之前,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实践团成员已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积极投入志愿活动。实践团密切关注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广播、电视、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随后制作表格弄清楚群众所处的区域是否是在台风影响的危险区域。然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准备充足且不易腐坏所需的食物、净水以及常用药品、应急灯、漂浮器材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等,检查通讯设备。实践团成员搬移易坠物品,将阳台、窗台、屋顶等处的花盆、杂物等易被大风刮落的物品,及时搬移到室内或其他安全地方。为做好充分的转移准备,居住在低洼地段、水库周边、河道两侧等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尽早做好准备,随时准备转移。老、弱、病、残、孕、幼等应尽早投亲靠友。

在台风来临时,实践团成员密切关注台风,随时掌握最新台风预警信息。他们倡导群众关紧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以及固定物是否牢固。家庭要注意及时加固室外易被吹倒的物品如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天线等。实践团仔细检查室内的电路、电话、燃气等是否安全可靠,尽量拔掉不必要的电源插头,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人员避免外出,尽量待在安全、坚固的房屋内,紧闭门窗并远离迎风门窗,特别是老人孩子,千万不要随意外出。由于地势复杂及秩序混乱,志愿者们经过多次确认寻找到指定地方,随即便投身其中。大家都很认真,不怕困难,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并核对受灾求助群众所填写的表格。尽自己的一份力。汗水滴落,落之不觉;时光飞逝,逝之不省。休息之际,他们便打电话联系受灾群众,帮忙分发物资给受灾群众。

在台风过后,实践团成员并未立即返回各自家乡,他们确认危险区域已经安全,等政府已经宣布安全后,方可返回。他们叮嘱群众回家注意检查,遭遇台风侵袭后,家里可能已产生潜在的危险。先用手电筒等照明,在确认燃气是否安全前,不用火柴、打火机等明火。检查电路是否安全,不要乱接断落电线。检查房屋、门窗等是否牢固可靠。出行需注意安全,遇到路障或者是被洪水淹没的道路,要切记绕道而行,不走不坚固的桥。遇到静止的水域有垂落的电线、电缆,要立即远离,千万不要涉水,以防触电。不在被毁损的房屋、建筑、设施,以及折断的广告牌、线杆、树木等附近逗留或经过。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卫生防疫。注意饮水卫生,不要喝生水,尽量饮用干净的瓶装水;避免接触脏水;得病及时就医,严防疫病传播。

都说烟花很美,的确,海上的今年第六号台风“烟花”也很美,结构完整对称,有清晰的台风眼,云系范围广阔,外貌正如其名,是个“漂亮”的台风。但越“漂亮”越强大的台风,也就意味着越危险。台风“烟花”具有强度强、路径复杂、移速慢、风雨影响持久等特点。“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实践团队在队长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每天安排搜救队员轮流受灾基地值班。他们用实际行动弘扬志愿精神,众志成城,不惧艰险,为全市防台防汛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任务量较大,“聚传统文化,兴社会治理”实践团在开展过程中分成了小组。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但每一组的成果合起来就收获了很多,使志愿服务团队既有效率也有成长,跳出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新时代青年的有为担当,充分体现于此。国家有需要,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你我必挺身而出。加油,河南;加油,中国;渡危难而不破,历风雨而更强。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