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从梦中走来的城市

18636812217 2021年10月14日原创文章评论181 阅读1382字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从前去北京考试,曾深深感受到北京不愧是政治中心,城市的气质真是又红又专,马路中间的围栏上挂着不少习大大新说的话,最次也得挂上政治标语,看后有些哭笑不得,心中笑说从小在北京长起来的孩子未来可真能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祖国复兴怕是就要靠他们了。

而到了敦煌,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致,我们一行人初到敦煌时,天空有微雨,雨量不大,细细密密的,到了如此城市,风雨都变得温柔起来,想来应该是怕惊了敦煌美好的人、美好的景。

城市文化气息极浓,地砖上有莫高窟的图案,城市的路灯也有飞天女子的形象,初来,极为震撼,极为惊艳,然而待得久了,却暗有隐忧。

一路西行,走过一定城市,敦煌是这些城市中旅游气息最浓的城市,地域面积小,又出了如此有名的文化瑰宝,整个城市都在有意的利用这一资源,并且不断放大。从能一眼看到敦煌收费站的时候开始这个城市就让“敦煌莫高窟”一词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体现,或是通过广告的不停重复,或是图案的体现,比如城市的地砖上大量雕刻的飞天图案,走个十几分钟就能重复多次见到的反弹琵琶雕塑,或大或小,无数次的重复。一件事情总有正反两面,如此利用,总觉得这个城市变了味儿,变得有些功利。

生养我的山西素来以重工业立省,第二产业是支柱性产业,我们尝到了甜头,也吃尽了苦头。十几年来,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全国倒数十名以内,空气污染指数却在前两年“屡创新高”,环境破坏了,想要的经济利益也没有得到,“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用在我们身上亦不为过,对此,我们无奈而又被动的接受。这是我们破环生态、过分期待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罔顾资源枯竭的代价,亦是我们产业结构过分单一的代价在能源趋于枯竭,新能源逐渐广泛的被利用时,煤炭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小,弊端也就日益凸显。

近年山西也意识到过分依靠第二产业和产业结果单一的弊端,在发展第三产业上下足了功夫,以旅游业为基点发展三产,重修古城墙、在特定地点重建古代街景风貌以吸引游客、在电视台推广《人说山西好风光》旅游宣传节目一系列措施相继实施。能意识到,像山西这样,起步太晚,后知后觉毕竟不是件好事,基础设施不完备,旅游资源组合较差,景区载客量少,我们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只能是积极做好能做的,然后相信未来,相信未来能成功转型。

尽管表面一派繁荣之景,敦煌这座城市的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平和湖面下亦有暗潮涌动。不得不承认,敦煌的如此宣传一定程度上是对莫高窟的保护,默默无闻也是对文物的伤害,不去宣传,不去提高它的知名度,就不会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可是,宣传应有度,出发点是好的不代表后期发展就可以任性妄为,宣传的目的是对文物的保护及研究而非整个地区都在指着莫高窟吃饭,一座城市都在依靠着一个莫高窟维持。敦煌现在应该处于尝甜头的时期,只要产品有敦煌气息,外地游客就总会为一种特殊的意义埋单。

现如今处于对文物的保护莫高窟已开始限流,当莫高窟有一日真的不在接待外地游客而至用于小范围研究时,莫高窟尚存,可失去支柱的敦煌市又如何发展?数据显示敦煌市的三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60%以上,可能不是特别遥远的未来之后,敦煌市能否承担的起莫高窟的闭门谢客所带来的损失。

以上或许仅是一个心事尚未成熟的学生的片面之谈、片面之见,或许问题不会发展到我所妄谈的那般糟糕的地步,但也希望敦煌能找准同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精准定位,可以依靠,却绝不依赖。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