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乌合之众

CONMI 2017年6月5日原创文章评论1,802 阅读1427字

《乌合之众》是我最近翻开的一本关于心理学研究书籍,里面全面分析了群体的个性。引用作者的一句话:“不管由什么人组成的集体,他们的智力水平都一样低下。在群体中,人们的智力水平总是会趋于一致。”大意是组成群体的成员

无论是来自高级建筑师、才华横溢的教授、普通的工匠或平凡的农民,他们的个人才华总是趋于群体的情感与精神,从而使个体在群体中显得低调与平庸。

群体强调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群体精神又能使大众达成意见共干一番大事。一个优秀的演说家或说选举者会运用“传染”、“断言”、“重复”三种方式达到自己的政治或经济目的,加上在当地的声望,所谓声望指的是有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成功运用它们从而成功煽动群众的意识和情感,只要选举家深入群众意识内部,并且扎根成功,选举结果必然会如愿以偿。至于演说者在演讲中所说的话,群众是不会去探究的。

16下半年来,我读了好几本书。能调动我的情感、引起我的思考的书籍却少之又少。因此,盲目与无动的人进入书店,总会被畅销书系列吸引,可这并不能怪他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利益的带动下,一个资本家大多数会迎合市场和群众的口味,从而极致的宣传某一系列的书籍。

前几天刚读完《丽贝卡》,倘若你问我悟出什么?我回答不了你,因为我什么都没有悟出。书中的大纲是一个无父无母普通朴实的女孩以服侍一位夫人为生,在蒙特卡洛遇到一位刚失去妻子的先生迈克尔,他们彼此间互生情愫,从而私定终生,在美丽而妖媚的曼德利庄园里,揭开一系列的谜云,已逝的迈克尔妻子丽贝卡如影随从,无处不在的干扰着他们的生活。《丽贝卡》最精彩的地方是文中铺垫性的情节和个人的心理活动描述得很出色。这本书可以在旅途中解除烦闷,却不能真正意义上带给你感悟。

我来谈一谈关于三毛的书籍,目前我只读了两到三本。《撒哈拉的故事》描述的是三毛与荷西在沙漠幸福甜蜜的生活。当我读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时,悲从心里来,这本书是三毛失去荷西写下的心理感受,透过文字,我再也感受不到在撒哈拉那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女子,只知阵阵悲痛。个人推荐大众阅读《撒哈拉的故事》,它有趣且不拖泥带水,它真实且当幽默风趣,它情真意切的娓娓道来一位普通的夫妇如何在沙漠制造生活的乐趣和浪漫。倘若想全面了解陈懋平女士,可读完她全部巨作。流浪的人内心里总是要承受相当多的孤独与苦闷,你我普通大众未经历过其中的滋味,自然不能体会。

重庆,南京,台湾。斯年离乱,斯年天真。撒哈拉,撒哈拉,撒哈拉。斯年流浪,斯年钟情。故乡,故乡,故乡。斯年破碎,斯年绝望。

读书的总类越纷繁,不免会生出思考。我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籍,什么类型的书籍适合我,是该顺着大众舆论的导向走,还是尊重个人主观性选书。这是我近一年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什么类型的书籍都读一读,有涉及古世纪战争、

有经典长篇和短篇著名小说、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有摆在门口的畅销系列、有温馨的纪实体等等不同类型的书籍,甚至我激进的盲目选取一本文言文和一本全英书籍。

有的时候,不是读的书数量越多越能证明一个人知识量的丰富,我们遗忘了书的质量,则是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处于什么样的年龄读的书都能有所收益。白岩松在哈大的演讲恰如其分的说明这点:”在生命不同阶段,不同的书籍给你添注不同的营养,甚至有趣的是,你以为你都忘了,以为没有受过它的影响,当你遇到某一件事,或者思考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曾经阅读过的一本书还会触动你。“

很让人思考的一个词语”乌合之众“,也拟题为乌合之众。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