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里“陶”出新天地

sanshi577 2021年10月27日原创文章评论168 阅读1347字

泱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渺如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阐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陶泥,这镌刻着中华民族烙印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双减”落地,“陶泥创作”也应运进入校园,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使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泥中“陶”出远古先民的智慧

河南省仰韶文化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附近的一个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据考古专家考证,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也就是至5000年,约持续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三门峡出产的虢州澄泥砚是历史上的四大名砚之一。据《陕州志》记载:“虢州澄泥砚,唐宋皆贡,泽若美玉,击若钟磬,坚而不燥,抚之如童肤,贮墨不耗,积墨不腐。特殊的窑变工艺,使澄泥砚五彩缤纷”。清乾隆帝也赞其“抚如石,呵生津”,视为国宝。据灵宝市文物馆员姜涛介绍,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的灵宝市西坡遗址中,出土了的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随葬品,是仰韶时期的文物。可见,让青少年学生学习陶泥的制作,其实就是在触摸5000年前远古先民的智慧。

泥中“陶”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灵宝市第四初级中学属于该市进城务工子弟就读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泥土情有独钟。但在课堂上让学生用手去揉、去搓、去捏,把泥土气息和民族文化黏合在一起。在学生制作陶艺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给学生讲一些陶瓷的知识,如:原始社会人们对陶器的利用、现代人在生活中对陶器的喜爱、彩陶和灰陶的区别等。还将揉陶泥的过程和太极坚硬与柔软、高兴与悲伤等因素融合一体,借用《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法则,启示学生如果没有硬又怎么知道什么是软。知道何事物包括人都要顺其自然,既然身处自然之中那就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而在古人的思想哲学中认为,人应顺天,而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把儿时的“捏泥巴”变成为一种艺术、上升了一个品味、赋予了新的生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泥中“陶”出校园生活的快乐

2019年,灵宝四中开设了“绿巨人”创客基地,开设陶艺、烙画、三D打印等项目,陶艺进校园的事迹曾被三门峡广播电台报道。烙画作品曾荣获灵宝市教师书画作品一等奖。创客基地由本校老师担任创客室指导老师,由学生自由报名参加。因为是“创”,所以老师和学生都是“零”起步。为了让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老师们就从网络上下载视频、到市场去考察、到图书馆购买参考资料、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再教给学生,学生在老师教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想创作自己的作品。一个小泥塑、一幅小烙画、一件3D作品从孩子们手中慢慢由想想变成实物时,脸上漏出甜甜的微笑,成功感、幸福感自信感油然而生。时任该校长陈斌介绍: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之外的快乐,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学会创造快乐、分享快乐、享受快乐,做新时代快乐的好少年。该校家长委员会在校开展工作调研时,家委会主任王艳红看后高兴地说:“为了孩子的成长,学校费尽心思,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陶泥,即是古老的传统文化,更是崭新的手工艺术。新时代的“四有”教师,把陶泥艺术学习、传承、发展,赋予其时代活力,当是责无旁贷,更是新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