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1月13日读后感评论95 阅读1723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她是站在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是从教师的角色对教师的建议,而不是教育教学的某个领域。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充满了精气神,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一百条建议,融汇在一起,让我感受颇深。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和教育理论家,17岁从教,至逝世。主要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长达32年。一生短暂,却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教育思想,他把自己关于教育问题的研究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学生的精神世界》等等。他的著作生动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概括,提高和再线,因此被称为“活的教育家”,“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我主要从上下两部分进行简要概述。

上篇“如何对进行智力教育”: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及应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记忆,并且能够运用已经拥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作者认为有效途径之一是两套大纲,第一套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第二套则是安排有针对性的阅读,使后者的无意记忆去促进前者的有意记忆。作者形容小学阶段是教育中的地基,应该掌握五种基本技能:读写算观察语言表达。

2、丰富的智力活动。如自由的空间和时间。

3、因材施教。对“困难生”的耐心,对“优秀生”的智力开发。

下篇分别从“教师”、“家庭”、“集体”、“自我教育”、“阅读”展开。

“教师”,在上篇中,作者就不止一次的提出了教师要“关怀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是,仅仅因为有一颗充满热爱的心就够了吗?怎么样的爱才是“合适的”或者说“恰到好处的”爱呢?另外,作者提出了要“了解学生”并且拥有“对因果关系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

“家庭”,在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的力量之中,家庭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提出了母亲教育修养性的重要性。

作者提出家庭中应该充满尊重科学、文化、书籍的精神,要求正在成长中的人学会利用业余时间充实发展自己的精神需要。

其次,从儿童懂事起,就因使“公民的品质”在儿童心灵中形成、树立、巩固,具体可以通过使儿童体验一下为人们做一件事情而产生的自豪感。

第三,重视少年和青年的社会成熟性问题,主要是通过劳动使学生感受物质财富的消费,要求劳动不是抽象的教育练习。

此外,作者认为必须把学生的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设立家长教育学校。

“集体”是由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智力、共同的组织这几个基石上逐步的产生的。智力一致,指的是大家都渴望知识,尊重科学思想、书籍、尊重聪明的人、有教养的人。

教育的制高点就是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终极目标——真正的人。作者提出几点禁忌:切记让学生感到教师借助家长来“制服”“管束”他;要提防学生因为成绩不良而产生的自卑感;切忌当众抖搂学生的“隐私和私事”。

作者说:“只有教师在书的世界里享有丰富而充实的生活的时候,才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只有方法得当,最敏感、个性最独特的、固执任性的、好造反的和桀骜不驯的学生也能变成书迷。”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老师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做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人。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给我们老师提出了100条建议,每一条建议围绕一个主体,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也有生动的实际例子。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我们教师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用心潜读,就仿佛与作者进行了心灵对话,我们收获了很多的人生哲理。(史方方)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