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读后感2000字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1月18日读后感评论173 阅读1815字

“读书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而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对他的大臣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比培根早了将近一千年。由此可见中华优秀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积淀深厚、生生不息。在中华这座丰富的文化宝库中,她所蕴藏的每一部历史典籍,就是一段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其中《增广贤文》就是这段民族历史文化缩影中的一部分。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同时它也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极有影响力的读本,其内容涉及珍惜时间、修身处世、仁义孝道等方方面面。书中所包含的人生道理仅一句朴实话包容之,是对历代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

说来惭愧,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初识《增广贤文》还是在一个App软件的推广上看到了有关《增广贤文》的内容介绍,从而再次激发了自己读书的欲望,然而初读平平,中间断断续续,最后也勉强读完。但是从二零二零年二月十八日到今天,让我有时间再次通读《增广贤文》,里面的内容细细琢来所得甚多,受益匪浅。

昔日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读着这些优美富有哲理的文字,我的思绪又不由自主的徜徉在这些优美的古文中,一段思想的旅行展开了。

关于书中所阐述的人生道理:“使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得意莫忘形,失意莫灰心”等等,令我在学习和处世方面受益匪浅: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他人帮你解决,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懂得进退有度是对自身的一种修炼;只有体谅别人、理解别人、容纳别人的人,才能化解各种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知道一个人的成败、进退、荣辱、贫富都是由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促成的,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去争取、去奋斗,这样当机遇来临时也能把握住。

书中还有许多的句子也充满了人生哲理,如“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耐人寻味,如果我们能摆正心态,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

对我最有影响的要数书中关于珍惜时间劝学的句子,当然这些也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我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句子:“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学始知道,不学亦枉然”;“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这些明白易懂的贤文,让孩子们明白:要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时间稍纵即逝,珍惜每一天的时间,通过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尤其是应趁年少,多读书,勤学习,珍惜现在所有的,才不会等到七老八十还在追悔中度过。

当然这些道理不仅是要告诉孩子们从小就要努力学习,趁早珍惜时间,也是在告诫自己不论是处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是自己生命中绝无仅有的一部分,都不应该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只有对得起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精彩的人生。

仁义孝道,在贤文中也是大量出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羊跪乳,鸦反哺,动物尚且知道养育之恩,人又岂能不为父母尽孝?“父母恩深终有别”,父母是我们永远的心灵归属,但是父母不可能伴随我们一辈子。当父母还在身边时懂得体谅和孝敬他们,当他们离开时才不会有过多的遗憾。“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人们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小的善可以拯救一个人甚至很多人的生命;小小的恶也能摧毁一个人的良知和最后的生机。

贤文中还有很多富有哲理的优美诗句,值得人们反复诵读体会,如:“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如果交朋友都能够以初见面时的友好与谦恭去对待和维持,也就不会生出那么多的是非和怨恨了,这份友情也才能够历久弥香、地久天长。“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做人不能太过于完美,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人清净、明察虽然好,但还需要有容人之量才能使生活和谐美满。

《增广贤文》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百姓生活心理,当然,有些章节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社会的痕迹,所以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传承经典。我们要把中华文明的文化宝藏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才能获得知识的教益体味其中的意趣,感悟做人的道理,提升人生的境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再读,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贡佳欢)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