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观后感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9日读后感评论68 阅读1379字

毕加索曾经说,他用一生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电影《一一》里的小男孩曾说,“因为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的后脑勺”于是给家人的后脑勺拍照;孔子也因“两小儿辩日”而被难倒。这一个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小孩子的世界或许并不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研究和关注儿童心理学,而电影《奇迹男孩》恰好就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内心世界的窗户。

男孩奥古斯特是一个天生有缺陷的男孩,为了能够活下来,他一出生便接受了多次手术。而活下去的代价,便是天生恐怖的面容。到了十岁的时候,在母亲的坚持下,他踏进了学校的大门。校长安排了优秀学生给他介绍学校情况。然而所谓优秀学生并不像他们在大人面前表现的那样善良。男孩朱利安因为奥古斯特丑陋的相貌对他嘲笑甚至霸凌。女孩则漠不关心,只是在炫耀自己。唯一心地比较善良的杰克却因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存在感而时常随波逐流。奥古斯特在这样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特长,收获了友谊,赢得同学们的尊敬。

电影采取了双线叙事和章节体的方式进行推进,在讲述奥古斯特处理自己问题的同时,还插入了姐姐薇娅在青春期遇到了同好友米兰达突然断绝联系的困难这一条故事线。在分开讲述姐弟两人遇到的难题时,又分章节通过几位主人公不同视角对同一件事情的所见所闻,让事件的矛盾充分细化,成功地将小事情也处理得引人入胜。这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同时也可以表现出电影的一大重要内涵:现实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奥古斯特的好朋友杰克之所以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是迫于和其他同学交往的压力,并不是对奥古斯特的背叛。女孩米兰达为了和别人交往利用薇娅的经历编造谎言后感到愧疚才拒绝和薇娅说话。薇娅作为长女常常得不到关注而对父母有意见……

影片中的几位小主人公有着比成年人更复杂的关系,虽然他们都是孩子,但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和随之而来的烦恼一点儿也不比成年人简单。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许多孩子所经历的社交障碍,常常远复杂于成年人简单的社交法则。反观孩子们的父母作为成年人却因为孩子的年龄小而低估了孩子所遇到的困难。在电影中导演也以两个角色来反映当下这类成年人的形象——朱利安的父母。夫妻二人虽是成人世界的成功人士,但对儿子所犯下的错误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据理臆断”,毫无责任心可言,这不正是导演对这一现象的讽刺吗?当观众看到朱利安父母如此盛气凌人的表现,也会同情和理解朱利安这个孩子,他显然缺乏正确的引导。

在电影的最后,令人感动的是奥古斯特凭借勇气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自己身边的人。他解决了自己和姐姐以及身边朋友所面对的难题。奥古斯特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斗士,他的勇气就是他手中的利剑,他勇敢地面对现实,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响自己生命最美的乐章。而电影也引起我们深思:现实世界中究竟有多少个奥古斯特在与自己的命运抗争?又有多少人能像奥古斯特一样战胜命运?有多少个孩子正挣扎在人际交往的难题中?

孩子的世界并不小,守护儿童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这或许也是电影的英文名字“WONDERING”既意为“奇迹”,又意为“困惑”的意义,表现了导演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好奇,同时抛给了全社会一个问题:孩子真的只是孩子吗?

最后,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克服成长的烦恼,像奥古斯特一样健康地长大。毕竟生命就是已知与困惑并存的奇迹,值得我们珍惜。(徐健文)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