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夺冠》,感动于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和永不放弃,而激情过后冷静思考,体会到“成功从来不是一种偶然”,是各种要素完全到位的必然。
老女排,什么都没有,只能拼,他们塑造了女排精神,“顽强拼搏,永不放弃”。老女排就像我们爱尔第一个十年,在董事长总裁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闯出了全球最大连锁眼科机构。
新女排,新一届团队,处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局势,如何挑战自我?如何再次夺冠?爱尔眼科“二次创业”正如新女排一样,面对新时代、新局势,就要“一分一分拿”、一场战一场战打,为未来的挑战创造成功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因素。成功不是偶然,成功一定是创造出来的!
一、领导者是魂——“流血不要流泪,掉皮不要掉队”
纵观剧中三任主教练,在整个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现实中40年12任主教练,仅5人带出冠军,以剧中提到的三位为“三巨头”。
与其说是女排之争,不如说是主教练比拼。同理,竞争赛道,与其说企业之争,不如说是领导者对阵。
爱尔十年,在董事长总裁的带领下,打下了天下,创造了“黄金赛道”。二次创业中,每个团队领导都是带着自己的“中国女排”,怎样才能成为带出冠军的主教练呢?
1.宏观视野,中观模式,微观体感,缺一不可
第一任主教练袁伟民是女排精神的开山之作。一方面,我们看到他虽然处在什么都没有的年代,仍然通过录像仔细分析每支参赛队伍,细致到每个球员,模拟每个动作。通过这些积累,制定战术,对抗对手的计算机分析。这是他的宏观视野,知己知彼,掌控全局。
他深刻的知道目标在哪里?“夺冠”二字首先是印在他心中的,“流血不要流泪,掉皮不要掉队”。
首先有他对自己的狠,才有对团队的狠!
其二,他也研究自己的队员,了解她们的特点,从而制定作战模式,设置训练计划。这是他的中观。
其三,他能通过下意识知道郎平发出的球存在什么问题,他说“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下意识怎么来?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这说明袁伟民主教练自己就是身经百战过来的,微观体感成就他的下意识!
正是因为宏观视野、中观模式、微观体感兼备,才成就了传奇。而爱尔每一个领导者在今天,基本不缺中观模式和方法,难的是需要同时培养宏观和微观体感。一方面需要多下一线,扎扎实实的为一线服务,培养自己的下意识,“积累就是经验,经验就是应变,应变就是智慧”;同时,也要跳出来,抬头看路,研究政策、竞争和发展,思考公司的战略。坚定信念,坚守目标,把这些感受和思考带给团队,融入工作,方可游刃有余。
2.从来没有烂牌,取决于打法
郎平接任时,女排研究会上有人指出,郎平必须要接受现实,期望不要过高。言下之意,就是郎平接的是一手烂牌。郎平说“我郎平从来不装,我都是玩真格的!”,当遇上动真格的人,就没有烂牌,关键看怎么打。
郎平通过创新、提升技术、培养团队、激发动力一系列措施,使得女排精神发扬光大。即使处于全线被动之际,球队仍能通过郎平的变招屡屡绝境逢生。
我深信每一副牌都是好牌,输赢取决于打法。强者掌控局势,创造条件,扭转乾坤,动真格的,干就行了!
3.懂得识人、用人
女排主教练三巨头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识人、用人”。袁伟民在郎平18岁招进国家队,培养了最强主攻;陈忠和弃权竞选、让位郎平,为女排再次崛起找到希望;郎平告诉朱婷“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优秀的领导需要有能力找到合适和优秀的同行者,发现和了解队友的长处,容忍和调解团队中的矛盾。既要学习袁伟民引、培结合,塑造苗子,也要学郎平发现人才,激励人才,更要学习陈忠和以大局为重,让能人上!“让每个人发挥长处,做自己”,这更是领导者的艺术所在。
二、团队是骨——“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中国女排是什么?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当袁伟民教练说出这句话时,我被深深感动了。大家都在称赞女排的拼搏精精神时,我更感动于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任主教练都深谙排球是6个人的运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小故障,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6个人6种性格6种想法,而国家队更是选拔于地方队的尖子,想拧到一起哪有那么容易。各个主教练都利用各种逆境磨练团队意志,利用胜利促进团队合作;树立统一的战斗目标,建立统一的荣誉观。对不符合团队文化的主力,郎平更是大胆裁员,调整步调。
而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女排小团队的团队精神,更应该看到国家这个大团队对女排的支持和信任。在郎平接任期间,提出的创新遭遇各种非议,投入之大也是前所未有,而频频失败更是引来质疑。然而组织和国家的支持、信任、对试错的宽容,使得郎平带领新团队把女排精神发扬光大、再度夺冠。
回到我们自身,我们都身处自己的小团队,也是爱尔眼科4万人这个大团队的一员。在爱尔眼科文化的引领下,我们需要树立起一致的价值观,凝聚每一个小团队。通过一场场“战役”磨练团队、增进感情;更要大胆启用有价值的创新,给予足够的信任,让每个人发挥才干,在团队中拥有成就感;同时,对于团队中的不合谐,需要领导者有足够的智慧去调整。这就是全价值链管理的核心。
团队是骨,骨正则身正,骨强则身强,骨硬则有战斗力。什么是团队,一群人在一起不叫团队,一群在各自岗位上为同一个目标去拼搏的人才叫团队;一群在遇到困难、不顺的时候永不放弃、携手共进的人才叫团队;一群时刻把使命感和责任感放在心中的人才叫团队。
三、创新是血——“杯子为什么能盛水?因为它是空的。”
“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郎平如是说。女排姑娘们的成就,靠的不仅是拼搏精神,更是每一项技术环节的扎实和到位。
时代在变,局势在变,接任主教练的郎平说:不可以用26年前的训练方法来应对当前的比赛了。她提出了“三项改革”。不得不为她的三项改革拍案叫好。
中国女排精神能得到传承和发展,与创新和改革密不可分。熟悉排球领域的人都知道,郎平接手时的女排没有防守、移动和串联。正是郎平的“大国家队”理念,让朱婷等新人层出不穷,板凳深度和攻守平衡让中国队避免了“卡轮”风险。中国女排为何总能再现辉煌、带来惊喜?科学的训练比赛、专注的职业态度、不断创新改革的思想,都是应该被补充到女排精神里的内容。
“杯子为什么能盛水?因为它是空的”,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代眼科赛道,政策变化、公立觉醒、非公凶猛,我们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再次腾飞?保持“空杯心态”,即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的学习心态,追求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升专注的职业态度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精神,接受战斗的洗礼和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与时俱进,看到未来的竞争力,让每一项技术过硬,每一次服务到位,每一项管理靠谱,才有成功的基础,“建一家医院,出一个精品;看一名患者,交一个朋友”是硬道理,更是满足时代创新要求的硬道理。
这是新一代的拼搏精神,是我们敢于向强大对手亮剑的豪情、是我们逆境中一步一步永不停歇的追赶、是我们在成功时善于警醒、勤于反省的自励。有创新的血液在流动,就不会僵化,才会有激情活力,才会基业长青。
四、精神是气——“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
一种精神,两次传承,三代传奇。
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女排精神不只是属于中国女排,我认为属于每一个创业团队。“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与爱尔眼科的“责任、协作、创新、奉献”企业文化,不是不谋而合吗?这正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和传承。
老女排用墙上一个又一个球印凿出了女排精神,袁伟平率领着中国女排为荣誉而战。而在郎平任主教练的时候,那一句“你们爱排球吗?”,把女排精神融入了每一个90后中国女排的梦想和生命。正如郎平所说:“排球不只是我们的工作,还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如果不是为了梦想和生命,试问谁能倾其所有去实现“成功”?爱尔眼科前十年艰苦创业是创业者们为了“爱尔眼科、服务中国”的梦想而战,当董事长吹响“二次创业、再战十年”号角,更需要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型眼健康服务集团”的“爱尔梦”植入4万爱尔人的生命,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如果每一个爱尔人“只要有1%的希望,就尽100%的努力”,爱尔梦还远吗?
成功永远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成功只是一个结果,过程千锤百炼。为梦想而战的过程中,有一批“郎平式”的领导者,有一个“中国女排式”的团队,永远把注意力放在对下一个趋势的发现上,永远关注各个因素各个环节,永远努力,永远拼搏,成功就是必然!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