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的瘦小,不大像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中产阶级的小伙子,倒像是十六世纪人物画里的意大利少年,从修长的眉毛,灵敏的嘴角,到小巧的手脚,全身处处显得过于精致,轮廓过于清晰。若是静静地坐下来,很可能被人误以为是位穿着男装的窈窕淑女。不过,他动作非常灵活,那姿态会使人想到一头被驯服的、没有利爪的豹子。”这是小说刚开始对牛虻形象的一个细致的刻画,通过文字,我可以感受到牛虻眼中的世界是由粉色棉絮和糖衣杏仁做成。
那时候的牛虻,名字叫亚瑟,是一个天真无邪,享受着神父蒙泰尼关爱的孩子。直至有一天,牛虻得知神父就是自己的父亲,但却从未敢在世人面前承认父子关系。知道身世后的牛虻对蒙泰尼恨之入骨,于是那个才华横溢、受人尊崇的演说家,可以和耶稣并提的神父的高大形象,从此坠入地狱,万劫不复。接受不了现实的打击,牛虻隐姓埋名,身无分文,逃离到南美,从此坠入货真价实深、深不见底的地狱:在秘鲁、智利,颠沛流离,挨饿受冻;做过临时工,做过赌场的仆人;得过黄热病;被赌徒用拨火棍打的差点一命呜呼;在种植园替黑奴跑过腿,银矿工地打过工;在厄瓜多尔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在杂耍团扮演过小丑------。潦倒困顿、在饥饱线上拼命挣扎、受罪折磨的牛虻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成了一位人尽皆知、精通六国语言的小说家、讽刺家,并且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握有巴西某矿山的股票,在巴黎、维也纳和伦敦撰写杂文。牛虻抨击耶稣教会,一针见血,尤其对自己的父亲蒙泰尼绝不留情。那时候的蒙泰尼以为儿子已命丧黄泉,哀恸不已。但是作为新教廷的代表、闻名遐迩的传教士,他继续扮演着神父的角色,为人们阐明“新教义”,传播爱与和解的福音,从而医治意大利的不幸。他高尚的人格像磁石一样吸人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留下好名声。唯独在牛虻的眼里,蒙泰尼只有虚伪,耶稣除了麻痹人的精神,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解救群众于水深火热的唯一途径便是革命。
找到生命的意义、投身于革命后的牛虻变得更加义无反顾,多次被抓,受尽鞭笞拷刑,依旧毫无畏惧,不屈不挠,直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牛虻给革命同志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如果留下来的同志紧密团结,猛烈地予以打击,必定会大有作为。至于我,我会像一个放假回家的孩子那样,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了院子。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对我判处死刑,恰恰证明我完全尽了责任。他们杀我,是因为怕我,一个人活到这份上,还能再奢求什么呢?”可见牛虻钢铁般献身革命的坚强意志以及对革命事业蓬勃发展、取得最终胜利的乐观精神。牛虻的一生很短暂,但他却拓展了自己生命的宽度,在短短的时间里,历经苦难,成为著名的小说家,他的舌头简直是一把利剑,直插敌人的心脏。牛虻虽死,但革命精神长存,影响深远。他犀利的雄辩,经久不衰的笑声,坦荡而感人肺腑的勇气,一如其人,曾给枪决他的那些麻木而又可悲生活着的士兵透进了屡屡阳光,但也随着枪决,熄灭了他们头顶的那盏明灯。
牛虻从未向别人吐露过自己的心声,除了琼玛,一个他最爱慕的女人,一个曾经背叛了他的人。“你想过那个可怜的小丑也许有灵魂,一个活生生、苦苦挣扎的人的灵魂,系在那个扭曲的身体里,被迫为它所奴役吗?你对一切都以慈悲为怀,你可怜那个穿着傻瓜衣服、挂着铃铛的肉体,你可曾想过那个凄惨的灵魂,那个甚至没有五颜六色的衣服遮掩、赤裸在外的灵魂?想想它在众人的面前冷得瑟瑟发抖,羞辱和苦难使它透不过气来。观众的嘲弄,就是抽它的皮鞭,观众的哄笑,就是烫它皮肉的烧红的烙铁。它在众人面前无助地张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甚至对老鼠也产生了嫉妒之心,因为老鼠还有地洞可钻啊!要知道,灵魂是发不出声音的,既不能哭,也不能叫,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我的勇气和身上其余部位一样,也是后来勉强修补起来的。当时,我的勇气也被打得支离破碎,像茶壶的碎渣一样,是全身碎得最惨的部分。”牛虻恨过琼玛,但是最终还是原谅了她,放下私人恩怨,放下爱情,同她一起投入了革命。
惊叹于牛虻的革命精神,我去看了当下最火爆的电影《八佰》。这是一部主要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整个场面震撼人心。刚开始,仓库内阴暗潮湿,阴森可怖,到处弥漫着死亡气息;仓库外,日本人枪林弹雨,扫射不停。但随着战争愈演愈烈,战士的斗气越来越激昂,曾经胆小如鼠的士兵开始浴血奋战,甚至把自己做成人肉炸弹,去轰炸敌军的坦克大炮。仓库内外横尸遍野,但惨无人道的日本人依旧轰炸不停。法租界的群众,战争初始,隔岸观火,随着日方惨绝人寰的行径愈演愈烈,法租界的整个氛围也变得日趋揪心。在场的群众开始哭泣流泪,以祭奠逝去的英雄。同牛虻一样,这些战士都有着极其强烈的爱国情怀,为了国家的和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正如牛虻所说,他们发现了牺牲的道路,发现了那条通向和平的道路,他们结识了至亲至爱的同志,准备解救那些在暗中哭泣和悲痛的人们,他们的心灵成为了一个个的圣坛,让圣火在那里永远燃烧,燃烧着整个民族的抗战激情,直至革命取得完全的胜利。电影结束后,眼睛红肿的我感叹生命的脆弱,敌人的惨绝人寰,革命烈士的顽强斗志。一个个逝去的鲜活的生命在我的脑海里不停的闪现。而这只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回到现实,我不禁感慨坐在电影院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这个和平的年代是这些无数浴血奋战的鲜活的生命带给我们的,我们简直是时代幸运的宠儿。
但正如牛虻里所描述的那样,“无论身处哪个年代,无论在哪,生活都很雷同,到处都有丑恶和堕落,有害人虫,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和见不得阳光的角落”。当下美国的各种排华政策,遏制中国企业在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滥用国家力量,对华为、字节跳动等中国企业进行打压和遏制,撤销1000多名中国公民签证,剥夺在美学生的教育权利。美国政府的这些举措使其陷入尴尬局面。在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中国在关键时刻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做到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今年全球世界经济增长仅为2.1%,足见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对世界其他国家所起到积极作用。面对美国的各种叫嚣行动,中国采取了回击态度。正如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中国日报“新时代大讲堂”所说:“发展是世界各国天经地义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的核心问题,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作为千千万万个普通的民众,我们的心中也要像牛虻一样,燃烧起爱国的圣火,爱好和平,为国家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世界的稳步发展。(杨欢云)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