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拉的红铅笔》是获得了长青藤国际大奖的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12岁小女孩阿米拉和命运抗争的故事。
这本书和我以往读的书完全不一样,以前读的书都是以讲故事形式,分成段落写的,而这本书却是以主人公阿米拉为第一人称,以阿米拉的视角展开的儿童诗。诗歌这种形式出现在小说里,我是第一次见到,它的好处是让书中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读者更容易体会到书中主人公阿米拉直面战争的恐惧,使阿米拉这个主人公无比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阿米拉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爸爸妈妈、妹妹过着平静的日子。她的妈妈观念很陈旧,认为女孩子不可以出去读书,女孩子唯一的命运只有婚姻。
十二岁生日的时候,父亲送给她一根枝条作为生日礼物,虽然生活还是贫穷与艰辛的,但是拥有了细树枝的阿米拉,却仿佛拥有了世界上的一切美好与奇妙,她用这根枝条描绘她的生活、她的家人、她的梦想,她的画虽然稚嫩,但是却有自己独到的视角。
直到有一天,她的生活被战争打乱,他们家所在的村庄受到暴乱分子的袭击,她失去了父亲、心爱的小羊,还有家园。她被迫和母亲、妹妹还有邻居老安瓦尔一起远途跋涉,来到了卡尔玛难民营,和千百万难民一样,每天都在等待救济水源和粮食。途中,她丢失了父亲送给她的心爱的枝条,这让她伤心欲绝。难民营的生活拥挤、脏乱,而又毫无希望。从前的和平生活是那么遥远,阿米拉不想画画,还渐渐不能说话了。
有一天,一位苏丹救济会的女士送给她一支红铅笔和一沓纸,这仿佛重新激活了阿米拉,她重新开始画画、话语也回到了她的生活中。一支红色铅笔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吗?可以挽救一个人的信念吗?阿米拉用这支神奇的红铅笔描绘自己的悲伤,通过画画来表达爱和希望,她与母亲相互安慰,并且跟着老安瓦尔开始学习。知识开启了她生活的新希望,她决心要离开卡尔玛,去寻找她的盖德学校,她要成为她想成为的人......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是无比可怕的,它让人们无家可归、饥寒交迫,让每个人的眼睛中都充满着恐惧与无助,孩子们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信念与希望,学习成为了他们的奢望。而我们呢?如果说卡尔玛难民营是地狱,那我们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在阿米拉的眼中,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没有战争,没有饥饿,还可以无忧无虑地学习。我们想得到的东西,无论是什么,只要提出要求,爸爸、妈妈都会竭尽所能帮我们得到,而我们一点也不懂得珍惜。也许现在,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还有一个像阿米拉一样的小朋友会因为得到一根树枝做礼物而感到欢欣鼓舞,所以请珍惜眼前的生活!和平是来之不易的,能够在和平年代毫无负担地学习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愿我们每个人都像阿米拉那样坚强、满怀希望地追逐梦想!(杨子牧)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