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行动才能说明一切。《把一切献给党》生动地展现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吴运铎同志用行动克服种种磨难,为国家、为人民留下不朽功绩的光辉事迹,为我们当代青年树立了榜样。
我仍记得当我尚且年幼时,父亲给我读的最多的书便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在我心中埋下了种子,我理想着、努力着成为像他一样的人,坚毅、勇敢、无畏、奉献、热爱生活……在我即将上大学的时候,我有幸收到了田红旗校长的礼物——《把一切献给党》,让我看见了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这部承上启下的作品给我注入了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不啻为终生受益之作。
吴运铎同志之于中国,不仅仅是他为我国军工行业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更在于他身为工人作家写下的代代流传的红色精神。身为当代青年,我们有幸身处黄金年代,可以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兴趣,可以只凭相同的爱好结识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可以领略多元文化的交融。我们在一个幸福的年代,不用像先辈那样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不用像先辈那样为生存下去而用尽每一份力气,更不用像先辈那样为躲避战乱而颠沛流离。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知道,身处安乐本无错,心无忧患铸大错,可是在这和平年代,我如何汲取忧患意识,培育在现代十分稀缺的红色精神呢?答案就在书中——纵览吴运铎同志的一生,我真正领会到了红色精神,那种奉献、那种坚持、那种无畏、那种向上,让我永生难忘。在这个物欲横流时代,如果把持不住自己,很容易迷失自我,也到了让我们以一曲清歌洗去浮尘扰扰的时候了。用那代红色精神哺育精神的贫乏,是我们当代青年最佳的成长方式。
回顾吴运铎同志的一生,我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少年时艰难求学、参军时义无反顾、留学时心系祖国、研究时不惧牺牲。最让我感慨的,是他为党和国家生产时多次受伤却仍”不知悔改“地工作在一线。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吴运铎带着7个学徒,每年为前线生产子弹60万发,为了研发枪弹,他四次负重伤,浑身上下有200多处炸伤,4根手指被炸断,左眼被炸瞎,一条腿被炸断。只有真正心系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的英雄才会在经历了这些后仍然无怨无悔地为党和国家燃烧余热。这一处处伤痕,这一条条伤疤,是吴运铎同志功勋的不朽证明。
吴运铎同志在书末对我们青年一代寄语道:“我们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是生龙活虎、精力充沛的战士,随时准备到最艰苦、最困难、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要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教导,做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吧!从人民和党那里,我们将获得无穷的力量,去移山倒海、开发矿藏、修建水闸、征服沙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美丽的花园!在敌人还没有投降的时候,不要放下你的武器!为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的斗争中,做一个无限忠诚的战士,永远前进!”这一段发自内心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地印刻在了我脑海中,虽然我难以达到这种近乎圣贤的高度,但不妨碍我向上攀登,成就个人的新高度。
基辛格曾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背负着未来中国命运的我们,接手了先辈们用尽一切创造的大好河山,怎能不成为像吴运铎同志那般勇敢的人,去保护那些需要保护的人,去为我们的后辈创造更美好的世界?代代人有代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我们,即将肩负属于我们的责任,走向世界的舞台。这些使命与精神代代相传、经世致用,那就是吴运铎等先辈们的红色精神,而中华民族,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才能从万千苦难中走出来,延续至今。
从《把一切献给党》中吸取了成长信标的我、身为中南学子的我,更明白知行合一的重要。不知而行是为莽夫,知而不行是为懦夫。深刻贯彻落实红色精神的践行,是兴国之望、是成人之本、是立世之路。我将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切!(杨哲成)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