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12日读后感评论56 阅读1130字

再读余华老师的作品,我想我是勇气可嘉的,看过余华小说的人都说余华的作品都是笑里藏着刀,却刀刀致命。三年前通读了他的作品集,从一本《兄弟》开始,我便一发不可收拾,诙谐幽默的笔头下刻画了无比鲜明的人物,好像全书里的每个人都是余华,又好像富贵只是富贵,许三观也只是那个许三观,图书馆四楼的书架上偶然看到了这本《许三观卖血记》突然的激动之余,没有什么会挡住我重温他的脚步了。

许三观是蚕丝厂的送茧工,他的老婆叫许玉兰,自己开了油条小吃店,由于长相较好,人称“油条西施”,许玉兰在嫁给许三观之前,有个相好的叫何小勇,许三观跟徐兰之所以会结婚,是因为许玉兰他爹觉得许三观姓许,他们以后生出来的儿子也姓许,家里就有后了,而如果嫁给何小勇,那么许家就得断后。许三观之所以会娶许玉兰,是因为她是“油条西施”,长得美,他们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一乐二乐三乐,其中二乐跟三乐,是许玉兰跟许三观亲生的,而一乐,据许玉兰交代,是何小勇的亲儿子。主要人物交代至此,故事和感动慢慢上演。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风云激荡了几千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家庭里的人都在用难以言说的方式维持着生计。余华用自己生活的年代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副小众简单却精彩绝伦的生活画卷,画卷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被刻画得很深刻形象,但他又不是用多巧妙的构思技巧和华丽的语言来展现的,恰恰相反,作者一直在用一种“简单的重复”来描绘,把许三观这个狡猾又善良、容易自我满足的憨憨形象写得深入人心。全文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许三观第七次去卖血。为一乐筹集医疗费,一路从家卖血卖到了上海,我特别害怕许三观在这一章节就死掉,因为他卖了太多血了,尽管我知道书的结尾、许三观的结局如何,但每次阅读的感受大不一样。第一次看的时候毫无期待,但对许三观了解的越多,分析的越深,我就越想去保护这个男人,小心翼翼的翻阅每一章节,生怕我把书翻完了,许三观就会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一般。整本小说的文字和人物语言异常简单,气氛轻松愉快,甚至有些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情节。余华对“卖血”这条线索的基调铺设的颇有技巧,如果不仔细观察,会让读者觉得一起都是顺其自然发生的,实际上,阿方,根龙,来顺,来喜等人物的出场方式别具匠心。许三观最后知道自己的血没人要卖不出去的时候,这个从来靠卖血救命维持生计的男人第一次崩溃了,他的那引以为傲的身上留着的血啊,遭到了别人的嫌弃和质疑。他敞开胸口的衣服,让风呼呼地吹在他的脸上,吹在他的胸口上,让混浊的眼泪涌出眼眶,沿着两侧的脸颊刷刷地流,流到了脖子里,流进了胸口。

许三观的血不能再卖了,他没有因为卖血而丢掉性命,他活的很好

许三观的血没人再要了,他只是个躯壳。

许三观无法再卖血了,许三观不再是许三观了。(赵存梅)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