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民主主义论》发表80周年,在今天重新品读这部经典,对我们当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读了《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文章之前,我先去了解了当时历史的背景,才使我更加理解毛主席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当时的中国正受到日本帝国主义正面打压和政治诱降,而国民党煽风点火,逐渐朝外,且对共产党进行种种污蔑,这时党内外一片朦胧状态,随后毛主席根据当时的这种形势写下这篇具有旗帜性的文章来指明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使得在抗战中的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以及有了建设新中国政府的信念,极大地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士气和活力。
可以说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深深令我折服,文章开头第一部分就简明扼要,提出问题——中国向何处去?紧接着在第二部分就给我们一个答案——建立一个新中国:新政治:政治自由,不受压迫;新经济:经济繁荣,不受剥削;新文化:文化先进,不愚昧落后(重点)。既然重点是建设新文化,那么新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接下来便主要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入手进行展开:
1.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关系展开,即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且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在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在此毛泽东还引用了马克思关于意识和存在的关系以及实践的观点。
2.其次,通过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和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做出相关的阐述,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出发,将中国革命扩张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指出了中国革命的世界意义,之后便开始论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内容,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这篇文章除了严谨和独特的文本逻辑值得学习之外,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阐述,因为文化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文化具有的认知、教化、沟通、凝聚、传承、娱乐等方面功能,决定了它在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中的重大战略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里提到文化的形式是民族的,文化的内容是科学的,文化的方向是大众的,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中所包含的思想精髓和重要原则以及提出的正确对待先进文化的方法和文化发展,这些内容对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教育纲领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持久的影响,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探讨的。
《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可以说是毛主席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关于抗日战争和中国前途的种种谬论,澄清了党内外某些人的糊涂思想,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革命热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学习了这篇文章,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历史,也更让我体会到了《新民主主义论》的魅力,同时也由衷感慨毛主席战略眼光。而如今,有些人说道,这篇文章的写作是基于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所写出来的,我们如今步入了新时代,已然没有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今天我们还用学习这些内容吗?我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全世界人类的联系更加紧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这个复杂且庞大的群体中,帝国主义也将用以更加隐蔽的形式来进行各方面的渗透和输入,用以新的手段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所以此时我们应该更加警惕,更应该从这些经典著作中去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而言之,《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我们在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形势状况来进行把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自己新的启示。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