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夺冠》有感 读后感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12日读后感评论104 阅读728字

11月7日,学校组织班主任集体观看电影《夺冠》,印象深刻,一些经典话语,久久不能忘怀。女排夺冠之路与学生高考之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联系现实,多有感触。

郎平说:“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实是,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获。甚至,十分耕耘,也不一定有一分收获。但是,我们依旧不放弃,朝着目标不断前行,因为心中有希望。或许,成功已近在咫尺。

郎平说:“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每个同学都有梦想,进入安阳一中那一刻,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把高考目标定为清华、北大。有这样的精神支撑,固然是好。若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那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最终目标一降再降,不断向自身妥协。关键在于行动,技术必须过硬,方可在千军万马之中挤过独木桥。

郎平说:“中国女排愿意接受任何世界强队的挑战。”高中学习过程中亦要接受挑战,对己而言,内心需要足够强大,面对无数的跌宕起伏,需波澜不惊。在高三,频繁的考试是一再的磨练,坦然迎接,把每一次考试皆视作检验自己的难得机会。尤其联考,这是向全省最强对手的约战,相信他们定会成就我们。

郎平说:“一分一分咬下来,就是杀出血路。”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质变是量变的积累。对高考而言,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身;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摒弃眼高手低的心理,只重大题、难题,而忽视小题、基础题。何况,高考绝大多数是中低档习题。

女排前教练说:“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在集体中,能够更好的成就自我。当然,对集体而言,能否优秀,涉及每一个体。纪律、卫生、体育、学习……诸多方面需每一同学的努力付出。一个人可能会走得更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邹宝刚)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