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段时间拜读完周鸿祎周总的《极致产品》一书,结合自己的这几年的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做了点自己的感想和总结。
一、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从三个点进行切入:刚需、痛点、高频
刚需:是符合人性的需求才是刚需
痛点:用户的强需求
高频:做一个爆款产品的核心要素
总结一下,爆款产品一定符合人性的需求,且是用户在某个使用场景下的高频强需求
找到这样的高频强需求,然后进行产品设计,并将自己变成一个小白去疯狂体验和测试,在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才能做出一个好的爆款产品。
二、‘一秒变小白’的能力
第二章通过四个章节阐述了一秒变小白的好处和思维方式,通过让自己变身小白用户去体验真实用户的感受,抛开自身对产品的设计积累和思维去体验产品,会通过不同的角度体会到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的某些想法,让自己更加的有同理心;同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重新设计用户调研相关的内容文案,让产品调研更加的符合实际用户心理。
三、用户体验的价值
首先,本书中的用户体验的核心是---只有超过用户预期的才是用户体验,类似于kano模型中的魅力属性
其次,用户体验是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如苹果的产品一直将用户体验做到尽可能的完善,这也让苹果的粉丝壁垒有很深的城墙,有很多人买苹果的产品就是为了流畅的产品体验和无缝的产品切换(比如我)
第三章中也提到了用户体验是不能通过产品经理理所当然的想法去假设,是需要实际去找种子用户进行体验和反馈,通过真实的体验反馈来不断修正自己的产品,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非常痛苦,在实际的体验反馈中可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使用方式和产品设计路径是相反的
「ps.绝大多数的用户是不会先看说明书来进行产品操作(互联网产品),会先想当然的去思考这个产品该怎么用,如果不是想当然的操作方式就会认为这个产品是有问题的,然后卸载或给个差评」
另外可能在用户的体验反馈中,很多抱怨是能带来产品灵感和产品设计思路的,需要多听用户的抱怨和反馈,产品经理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做产品客服,可能会让产品迭代的更加符合市场和用户需求
当然,产品中最忌讳的可能就是损害用户的体验,不过这点我认为需要看对应的产品去进修思考,绝大多数的产品盈利点都是在损害用户的体验程度上进行获利的,那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需要去思考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相对来说适中的点进行选择
四、优秀产品必备的特性
脸皮要厚,不怕挨骂
这个点真的挺重要的吧,产品经理很多时候是属于一个中间协调的角色,在某些场景下,面对开发、运营、测试、用户、业务等各种场景,会遇到很多不理解、不赞同的情况,是需要产品站出来去进行相关的协调解决,在这种场景下,确实需要产品脸皮够厚,面带微笑去好好处理各种矛盾,也不要怕被骂,同事之间的争吵更多的是基于项目和产品的理解不同;用户的责骂,则是在对产品认同的情况下更加希望产品有更好的体验
产品不需要完美,但是需要极致
没有一个产品是完美到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产品经理在设计打造产品的过程中不要追求全面均衡,而是需要去找一个角度方向做到极致,就可以在茫茫商场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emmmmmm,我比较赞同的一句话就是‘全方面均衡,就没有特色,就是个垃圾产品’,细数互联网圈子中这么多的产品,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去吸引属于自己的粉丝和用户,只有在某个产品角度做到极致,才能在竞争中找到出路
保持好奇
产品是个入门门槛相对较低,但是成长路径各不相同且晋升相对很难的职业,只有不断的保持好奇,不停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停的保持好奇心去探索拆解其他产品,去思考别人是怎么做好一个产品,去拆解成功的案例,去复盘自己的项目,不断成长不断学习,才能保证自己在这个竞争残酷的路上不被淘汰
思考产品经理是对老板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
这个其实是个心态的问题,产品经理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断暗示自己是为公司做战略方向的工作且自己不是打工人,是这个对应产品的负责人,用这样的心态去激励自己,让自己更加有成就感,用平常心去思考没一个问题,这样做产品大概率会做的相对更好一些
持之以恒,做好每一件事
一万小时定理,需要不断的做好专业领域上的每一件事,从重复的工作中找到技巧,不断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才能变得更好
五、创业方向的指点
我现在还没有走到这个路程上,所以自己的体会不是特别的深,能总结的可能就是脚踏实地,聚焦某个场景进行破局,需要不断创新等等,不过在这最后的两个大章节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产品经理需要不装、不端、有点二的这个说法
六、最终总结
看完周总的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产品经理不要害怕失败,努力的多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多思考,在某个产品点上做到极致,大概率能做好一个产品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