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2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作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2月12日读后感评论141 阅读2362字

这本书讲的内容可能并不广泛被大众接受,但这也是这本书的亮点之一。如果我们平常阅读的书旨在了解一些精神或知识,那这本书则截然不同,而恰恰是让我们去学会跟从自己的想法,或者了解一些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拓展自己的思维。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疯子是什么。其实它并不算做一个名词,或许是行为上的疯狂,或者是单纯的思想上的异常,这本书中的疯子不仅无褒贬之意来分类,还与天才相邻。若仅是这样,我们似乎还可以把他们看作一种对比;但这本书的大抵却否认了这个猜测。

书中的内容讲的是作者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从04年开始,出于非研究心态开始接触精神病人,并将接触中的对话以文字的形式集合在一起,适当加入自己的所感所想,在2010年成书,2015年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加以完善。全书似乎都不关天才什么事,其实意义却已经很明显了,它似乎想极力维护一个观点:疯子与天才并不冲突。

书的作者名叫高铭,是一名畅销书作家,这本书曾在17年与18年获得年度非虚构类畅销书评选,当然,如果你通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作者在书中只是一个配角,这本书传递的大概都来自于每一位病人而非高铭本身。

我想先与大家分享的,是书中的五段对话。这个目录仍旧是有所欠缺的,绝对的完整版也和买下的书稍有差距,所以不深究这上面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问题,患者信仰天主教,却并不做出符合教义的行为,反倒背道而驰,去模仿一些教会中恶魔般的行径,或者在墙壁上画出他们的画像。他的观点在于,世界上的人都会在灵魂注入肉体先前得到神的祝福或恶魔的诅咒,然而无论如何都将在现世窥探到自己本质是肮脏下流的,想去掉,不可能。没有动力,贪欲永远强于克制,所以他认为他的使命就是用于反应神的光明。原文这样说:“我将是最后一个撒旦”。

我想他的思想一定不是最合理的那个选择,但是往往那个美好的社会,所谓的正义,的确是踏着低贱人的骸骨而走上来的,或许事实并没有神魔那样的极端化。但作为正义的一方,我们也不得不正视那些社会下层人民,甚至是罪犯,我不想说他们为我们的理想社会造成了什么迫害,只是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他们弘扬我们的风气。可当社会完全理想化时,我们的正义何在呢?那是的正义,是一种大公无私。

《在墙的另一边》引申出的是一个哲学问题,但事实上,这篇文章又模糊的否定了哲学作为一种学术的概念。这个短文中的患者认为,人们的想象依托并局限于认知,患者这样说:“一只树上的小虫子,无法理解大海是怎么样的,沙漠是怎么样的,那个超出它的理解范围了。捉了这只虫子,放到另一棵树上,它不会在意,它会继续吃,继续爬,它不会认识到周围已经不同了,它也不在乎是不是一样”,然而自诩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人总会追求真实的世界,就像虫子在树上如何知道大海。

“变成蝴蝶也许就能看到……如果离海不是太远的话……”。这就是怎样去找墙的另一边,至于墙的另一边是什么,还需要人类的探索,或者说,我想那时起发现真理的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了。

这个故事我只想说,永远不要主观的去定义一个东西。这并不是压抑实干精神,而相反的是,我们一定要站在另一个:更为严谨和客观的角度,去认识所研究的事物。在此之前,要对未知的大海保持敬畏。

第四个故事:角度问题。先引出其中一句比较有代表性的话:“我们群体性的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其实像这种换角度思考的说法,早就耳熟能详,但作为一名精神病人的独道之处,便是他在这个问题上更为深入了一些: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美好与否,顺利与否,合理与否,不过是角度问题。小孩子说的话,因为缺乏阅历而越能用本能去看待问题,因此有时也越能摸清本质,当我们用自己的见识去反驳他的话时,也自然会用阅历为自己提供证明,但有时阅历服务于自己的价值观念,所以并不是准确的答案,既然两者都并不确定的话,那么孰是孰非实际上只是角度问题罢了,再且成人的证明有时也并没有切实的理论依据,只是根据大众定义的,即使拥有专业的知识,再为博大精深,但小孩是爱寻根问底的,谈论到一些更深的本质,你还是回答不出来,只能归结于玄学。患者将这一系列引申出来的变故总结为角度问题,但其实,这个患者的想法给我们的其实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看通许多问题,如果我们适当的不以群体性角度去面对世界,许多本质上的东西就诚然显现了。

《棋子》中的患者发病症状和这篇文章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棋子》这篇文章,讲述的事这位患者区别于常人的价值观念,他将普通人生活在一起的状态称为“胶囊状态”,如果不这样的话,人们违反社会规则去行事,会成为一种变相的封建门阀士族制度,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选出聪明的活下来,而是批量的活下来”,胶囊外皮颗粒安排得当比其中一颗颗粒药力强的意义更大。接着患者以围棋举例来证明每一个棋子对于棋局的重要性,棋局形似社会,患者也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观点:强调所有历史辉煌绝对不是由聪明人创造出来的,而是普通人,聪明人只是看清问题所在而顺应潮流罢了。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是局势下的选择。其实我并不同意这个人的观点,但我想里面有一句话很值得思考:你作为一个棋子,要真正看清自己的位置,你才会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就是所谓全局。我想这样的棋子比作人也就是聪明人了吧!

最后一篇,《满足的条件》,这篇我不再详说了。至于为什么将这一篇放上来,其实就是因为我认为他的内容与书的内涵相交了,等到高考结束的闲暇之余的无意之间,如果你翻阅到了这本书,可能才会对着一章节深有感触吧,如果继续分享下去那就多此一举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里面许多的内容都并不符合我们健康向上的应有的读书成果,但别忘了那些人不过都是疯子罢了,我们要学习的,就应该在这其中浅尝辄止,因为我们自然知道什么是优秀的,当你抛开那些患者口中逻辑严密、严丝合缝的东西而去了解一些正能量的思想,绝对是受益匪浅的。(王威丁)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