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什么》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12日读后感评论403 阅读1658字

《文学是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是傅道彬和于茀,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共有八章,主要引用哲学家的观点,以及哲学的一些发展来阐述文学这个概念,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包含文学内涵与外延的浓缩图景。

文学是什么?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

文学是一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

文学是一面镜子,可以通过它望见大千世界;文学也是一束光,在它的照耀下,人类变得高尚,渐渐成长。

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因为文学是用语言写成的。

文学是“真”的,因为生活的真切情景,作品的真知灼见,既是作者的经验,也是社会的映现,是仅凭想象编不出的;文学是“善”的,犹如“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文学是“美”的,好作品能让人“灵魂经受洗礼”,“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文学是什么?

我想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首先要知道文学姓什么,我认为文学当然姓“文”,

我们的语文教材,对文本的选择,大多数是文学作品。文学开拓阅读实践,传承文明和道德。文学是语言文化的基础。

统编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好的文学作品。经典的选文,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具有时代性。我们教语文,不只是教会学生认多少字,积累多少个词,读了多少名篇,写了多少篇文章,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热爱语文,亲近语文,是否能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带着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

例如我们教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童话”,编排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4篇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讲述了主人公奇妙或不可思议的经历,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比阅读发现异同、体会人物心情以及发表对故事中角色的看法等。拓展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让奇妙的意境、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告诉孩子们如何分清善良和邪恶,如何与坏人斗智斗勇,如何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再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古典名著”单元,前两篇《草船借箭》《景阳冈》为精读课文,后两篇《猴王出世》《红楼春趣》为略读课文,本单元展现了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章节,让学生习得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我们在教学时要把握单元主题,关注阅读方法和语言训练点,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阅读实践的能力,从阅读到阅读,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课堂上习得阅读方法,在“快乐读书吧”,让学生把这些方法进一步在读文学名著中实践,在任务驱动中实现读书方法的迁移运用,也实现了在读名著中与先贤对话,与历史握手,陶冶情操,获得心灵滋养。

知道了文学姓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想我们的使命就是关注学生的言语生命,借助语文教学,让学生喜欢读书,积累丰富,读写自然,拥有一手俊字,成就他们的诗意人生。

要想做好这些,那就热爱文学吧!

假如一个语文老师不热爱文学,不喜欢言说,不会写作,那他怎么会爱上语文?那他用什么来爱学生?

我想一个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语言的老师,即便对课本教参没有多大的热情,没有给学生繁多的训练活动练习检测,也许教学成绩不能让学校和家长满意,但是他对学生的文学传递,言语馈赠等,都会让学生走向属于他们独特的言语生命,丰盈他们的诗意人生。

我们对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解读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这是我们给学生提供的一个新的角度,因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多重解释的可能性。正如大家所了解的一篇文学作品的主题不会仅仅只有一个。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越是如此。例如《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我们研究了那么多年,也无法确切的知道它的主题是什么。所以读了《文学是什么》之后,我们再解读文本时就可以在人文的意义上进行解读。

最后我想说,我们阅读、写作,我们给学生上语文课,我们给学生的应该是蓬勃向上的言语的力量,深沉积淀的文学素养,我们所教的应该是对语文的热爱。或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学生不一定能成为作家,成为诗人,但是他仍有一份热爱,对文学的热爱,有言说之情,这就足够了。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