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台灯,一杯清茶,捧着一本《积极心理学》,不知不觉沉浸期间。数千年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对学生都有一副慈爱心,但也有霹雳手,批评责骂不少见,严格甚至严酷,给世人留下了教师的立体画像:一副冰霜脸,眼里寒光现,恍如鬼见愁,学生怕来见。虽有调侃之意,但在今天追求教育高质量的压力下,似乎这应该是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状态。
家长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校要升学率、优秀率,班级要达标考核、管理有方,这些无形中给教师心理带来显而易见的影响,既困扰了工作与生活,更影响了幸福指数。教育心态一旦失衡,教师的行为往往会出格,于是体罚打骂学生的事件时不时惊现媒体,或者学生受不了教师言语责骂而做出暴力倾向的极端行为。相信每个教师都迫切希望学生都能成材成功,但教育是有规律的,是循序渐进的,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弄的自己忙得一团乱麻,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其实,教师可以不必那么苦、也不必那么累,教育的幸福堡垒全靠自己一点一滴去堆垒。《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答案,幸福是教师一生的必修课,每个教师都应该过得幸福。该书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内容,都是解开内心困扰的钥匙,画龙点睛般使你有参禅顿悟的感觉。如“积极优势”提到要学会感恩,让你对工作和生活有更包容的心态;“积极情绪”提到要享受当下,让你学会创造心流可以更加专注;“积极关系”提到要良师益友,让你掌握更多与学生沟通的方法等等……这些内容启发了我们的认知观、价值观、人生观,引起我们的反思,是否陷入自我焦虑的怪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教?批评学生过多而疏于引导?以成绩好坏评判学生?
带着这些问题,捧读这本《积极心理学》,掩卷沉思,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本书不仅说理透彻,还设计了操作性很强的实践内容,有很好的现实借鉴意义。我很庆幸能拜读这本书,让我找到了一个良师,找到做一个幸福教师的密码。
第一个密码是充满爱心。叶圣陶先生说:“师爱是教育的核心。”这是实现师生积极关系的最有效通道,要让学生生活在关爱、信任、鼓励、认可、高期望环境之中,才会不断激发其自身积极优势,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老师会从学生点滴的进步中感受自我价值实现。多年后学生一句真诚的感谢,诠释了教师幸福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二个密码是充满激情。教师需要发现并利用个人特长,发挥自身积极优势,只有点燃教师旺盛的生命之火,才能点燃学生成长之火;只有唤醒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才能唤醒学生充沛的生命激情:教师只有用高雅的人格,才能熏陶、浸润学生高尚的人格。所以说,教师要拥有激情,才能更好地把学习的快乐传播给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才会让教育教学演奏出一首首流畅、和谐、动人的乐章。
第三个密码是充满智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幸福的教师,要学会研究,才能得到智慧。怎样才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最清晰地掌握方法,怎样使学生的记忆力提升,怎样让学生学会做人,是的,如果我们用心地研究,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丰富学科素养的智慧教师,教育的道路会轻松许多。
三尺讲台一辈子。教育家陶行知说:“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学无止境,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多思笃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学习与工作有了契合点时,振衣千仞岗、濯足万古流的教育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积极心理学》让我心灵更加宁静祥和,精神深处诗意流淌,遍洒阳光,我相信,做一个教师是幸福的!当然,幸福的密码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我的解读可能浅显,随着书越读越薄,我希望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能不断探索出更多的幸福密码,积极寻求为人师表的幸福育人之路!(陆惠莲)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