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讲述的是1953年7月12日金城战役打响的前一天,为了给金城前线输送更多兵力和物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工兵连在湍急的金刚川上搭起建了一座载重桥。可就这座简易木桥也遭到了美国空军的狂轰乱炸,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护这座桥,为了顺利过河投入到金城战役中,和美国空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七次修复37米长的大桥。最终在7月13日凌晨六点前部队顺利通过金刚川,奔赴金城前线。美国空军炸桥阻拦志愿军过河行动也宣告失败。
电影给我们观众呈现出的战争场面十分惨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落后、无制空权的情况下同世界一流军事强国美国在金刚川上上演了一场攻守对决。对手美国空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轮番对金刚桥进行炮击和轰炸。而我志愿军重型武器仅有两门高射炮且弹药不足。在武器装备优劣悬殊的情况下,我志愿军依然顶住了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依然守住了金刚川上这条战场运送兵力、物资的大动脉,为金城反击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架金刚川上由志愿军拼死搭建、守护的木桥见证了拥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的勇敢顽强和铮铮傲骨。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不畏强敌、英勇善战的军队。在面对装备精良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我们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毫不畏惧敌人的枪林弹雨,在灵活机动中寻找战机,往往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电影中高炮班的战士们面对敌机的疯狂扫射和轰炸,没有一人临阵脱逃。相反他们沉着冷静积极捕捉敌机,接连将敌机打下,为大部队顺利过桥安全渡江创造了条件。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听从指挥、军纪严明、能打胜仗的军队。1953年夏季金城反击战打响后,敌人持续对金刚桥进行毁灭性轰炸,金刚川上原先的大桥和一座人行便桥已经被炸得不见踪影。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连奉上级命令要求在8天内,在岩里渡口架一座载重桥,并保证它畅通无阻。为了破坏桥梁,美军飞机不仅昼夜不停地轰炸金刚川上建设好和建设中的桥梁,甚至为了增加志愿军获得建设材料的难度,连金刚川沿岸的树林都遭到了大规模轰炸。面对敌人日夜不停的炮火打击,工兵连的战士们将木排披上伪装,通过水路运到桥点。经过7天7夜的奋战,提前一天架起了一座中水位重桥。然而敌人不会放任我军架桥,接连不断地派军机轰炸摧毁这座“生命之桥”。尽管周围爆炸不断,全连战士们不计生死,拼命架桥。就这样,桥修了炸,炸了修,中国志愿军战士们先后7次在金刚川上修复这座37米长的桥。最终在7月13日凌晨六点前大部队顺利过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命令。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军队。电影中由张译扮演的高炮排长张飞为了吸引敌机火力、为了保护金刚桥、保护藏身于树林中的大部队免遭轰炸,7月12日夜晚张排长所在的隐藏炮位在并未暴露的情况下主动在炮台周围生火示意自己的位置,好告诉敌人“我就在这儿”,要知道在夜晚点火示意炮台位置无疑是将自己暴露在敌机的打击之下,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桥、为了保护战友,他做出了把生存留给战友、把死亡留给自己的选择。同样电影中由吴京扮演的高炮班长关磊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毅然打出照明灯,好告诉隐藏炮位的战友们敌机就在这里,自己却被敌机的粉碎。还有步兵班长刘浩、工兵连长闫瑞、步兵连长高福来、女通讯员……“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正是他们的自我牺牲换来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
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今天,祖国的和平、祖国的兴旺、祖国的富强,都是志愿军战士流血牺牲换来的,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过去,一定要发扬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在和平年代,努力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努力建设祖国。(陈昌伟)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