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写的家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优美的语句,但关心嘱咐的话句句温暖着游子的心灵,一笔一墨中都是父母朴素而最真挚的情感。
《傅雷家书》是作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才翻看几页书纸,我已红了眼眶。
该书记录了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书中,傅雷作家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儿子:要求儿子严于律己,爱自己的祖国,不忘根忘本,作为一名艺术家要为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遭受磨难要坚强顽强地去抗击而不是屈服认输。从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父子两人远隔他乡,父爱却从未缺席,这些家书很好地造就了一位德才兼备,人格高尚的艺术家。
很对这段话有感触:“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作罢。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总想起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真是快乐又惆怅的情感表达。父母是永远最牵挂自己的人,默默担心着我们惦记着我们,关心我们又怕我们嫌他们唠叨。我想啊,我可能无法体会为人父母的那种心情,但血浓于水的情感会使你义无反顾地去爱自己的孩子,这大概就是亲情吧。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只有自身的精神和品格不会泯灭,磨练一颗坚韧的灵魂是我们当代青年一直追求的崇高目标。傅雷家书教会我们的,不仅是要懂得父母亲的爱并爱他们,更是要塑造强健的灵魂,爱国爱己,勇攀高峰。(江莹)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