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愿人生从容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14日读后感评论399 阅读1547字

在芳香四溢和充满绿色的春天里悠闲的捧着一本书籍进行阅读,这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情了。我是个喜欢读课外书的小女孩,像往常一样,我拿着饭卡到图书馆借好几本书。那一次,我在浩瀚的书海中看到了它——贾平凹《愿人生从容》。书借到之后,我每天都会抽空来看,并且边阅读边摘抄精妙的句子。

其中,这本书里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而杨绛先生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两者都向我诠释了同一个道理:即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它,不向命运低头,看淡世俗,保持自己的初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精神生活不总是与物质生活同步的,这就需要平衡两者间的关系。否则,将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精神生活状态欠佳或者更大的伤害。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曾经,有个小女孩上初中,不久就离家出走,并写下了满满三四页的遗书,缘由是她忍受不了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几乎不回家,把她单独留在家中。信中写到:爸爸妈妈,我走了,你们不要再来找我,就当没有我这个女儿,我想我死了,你们也不要太愧疚,这是我的选择……。读来令人心寒,这个小女孩的家庭经济条件还是可以的,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虽然女孩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但精神生活上不去,内心常年空虚,精神上缺乏滋润,无人听诉,便让她自己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年华。

小女孩若还在世,她应该正为梦想而奋斗,为中考而战,正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身边不乏这样的事情,每年我们都能听到哪个谁跳江了或是跳楼了,令人听了既感到惋惜也替他们感到不值。贾平凹先生也在书中讲到:那些自杀的人,看似有勇气,实则是自私,逃避和没有勇气的表现。人活一世,哪能不会遇到一点风浪呢?哪能总是不会碰到阻碍你前行的拦路虎呢?世事变化无常,命运总会在你毫无防备之时,给你重重的一闷棍,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都不相信自己有跌倒还能再站起来的勇气。观古今圣贤,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和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要说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从容潇洒的看淡人生,能从过往中看到自己的升沉与得失,且再前进中以微笑迎之。

孔子我们从小就知道,他是一位伟人。然而,他一出生就是圣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从“丧家之狗”到“至人先师”的过程亦并非一帆风顺。他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较深的鲁国,诸侯征战不断,他知道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并非易事,毕竟宗法礼制观念深入人心。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即使饱受冷眼,不被人理解,仍坚持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学说。最终他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人先师”和“万世师表”等。又如第16位美国黑人总统林肯,他从小在贫困家庭且带有多种族背景,不被人认可,曾经因此自卑而堕落过。那么可曾想过各种陋习缠身的“叛逆少年”是怎样成功废除黑人奴隶制,并担任美国总统的呢?原因很简单,他坚定自己的内心,衷于实现人生而平等,不怕困难向着理想奋进。没有当总统之前,没有任何依靠,四处奔波谋生的他,为今后当上总统的他积累了丰富经验。可见,遇着困难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从容看待,不得过且过,还有可能把它转化为机遇哩。

经历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我,并没有跨进心中理想大学的门,心中是有些许失落的。

读罢《愿人生从容》一书,我顿悟了。对“从容”的理解更加透彻了,从容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淡定,而是明知环境改变不了,却还是不强求,只管做好自己;从容也不是简单的随缘,其中是有你努力拼搏的汗水,是接受结果之后的再次奋起;从容更是在人生的一系列束缚之下仍跳出优美的舞蹈,不为他人认可,只求心中无憾。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