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活着》有感2000字 读后感作文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14日读后感评论150 阅读2599字

去黄县进货的时候,路过多“味书屋”,再次被吸引进去。“大姐,今天要批发什么书?”大多学生需要的课外书都在这家书店批发,营业员认识我。“今天不批书,想进来看看,有没有好看的书”。因为在几家店铺批发的商品需要点货,整装,大约要一段时间才能弄好,所以,进书店看看书算是打发时间吧。

在书架上巡视着一排排的书籍,看见余华作者写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便顺手拿了。

早就听说余华写的这两本书很出名,特别是《活着》一书,已经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了,并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37个国家出版发行,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发过文学和文艺骑士勋章,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等。

其实,在手机下载小说网也可以在里面看到《活着》一书,但我总觉得,手捧纸张书籍观看,和端着手机看书,感受是不一样的,闻着墨迹飘香,会让读书人很快融入情节之中,身神贯注似身临其境。当然,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不认可这种观点。

书买回来了,我先看了《活着》,因为依稀记得多年以前看过葛优和巩俐主演的电影《活着》,也看过陈创和刘敏涛主演的电视剧《富贵》(活着改编),虽然片段零零碎碎,但大致情节还记得,只是原著书籍并没有看过。

以前看书基本都是拖沓而行,看看停停,中间还要做生意。然而,这本书却是我一鼓作气,仅用两天时间就看完了,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主人翁坎坷不平的人生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还有作者的写作手法,用两个人(作者和主人翁富贵)自述的手法,很平和,平淡的讲述来展现富贵起起伏伏,或喜或悲的人生状态,而富贵自述是的平和心态,展现了一个人经历的,承受的,无论多少,最后诠释了活着的最终意义——活着并不是为了喜怒哀乐,而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多余的理由,只要你活着,那些欣喜的,那些悲伤的都要坦然面对。情节一环扣一环,根本让人停不下来。

故事主线特别清晰。从富贵年少是地主之家,家境殷实,但他父辈也有嗜赌恶习,上梁不正下梁歪,富贵更加厉害,不仅赌还喜嫖,终于有一天败光了家业,一夜之间变成了穷光蛋。

家珍是富贵的妻子,是旧社会和当前新社会都特别典型的贤妻良母。富有和贫困都任劳任怨,不离不弃的守护一个家。

富贵外出给母亲买药的时候,被抓去当壮丁,送去战场拉大炮,这场内战时期的战争,过程惊心动魄,惨不忍睹。那种死亡,饥饿,绝望,与内心却极力想活着的渴望形成特别鲜明对比。那时候,只要活着便是最好的。

两年后,家里变故很大,母亲去世,女儿凤霞因为一场病变得变成聋哑。能跟妻子,女儿,儿子生活在一起,富贵也体会到了活着的幸福。后来经历土改时期,当初设局让富贵变成穷光蛋的龙二在高喊“打倒地主恶霸”的口号中被枪毙了,角色的互换,让富贵再一次体验到了死亡与活着只是形式化意义。

在我看来,土改那段时期,富贵一家是最幸福时刻,虽然过的并不富裕,但那种安宁安定的平淡,让读者看也会倍感欣慰,毕竟之前富贵经历太多磨难沉浮,也渴望回归这种纯真平淡。

后来,土地归属人民公社,发生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吃大锅饭”“大炼钢铁”这些时代我并未经历,但从书中了解了那个时代轨迹。

幸福快乐是短暂的。儿子有庆因为给县长老婆输血,眼睁睁的看着弱小身体里的血被抽空而死去,那种痛除了揪心,更多还有暗藏那个年代的一些无奈现实,和无望的挣扎,有庆在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饿死,却因为那县长的老婆……。

富贵抱着儿子的尸体,亲手埋掉,回家隐瞒身患“软骨病”妻子家珍的时候,那种无声,无助,无奈的悲痛,刻画的非常到位。

而妻子家珍知道有庆已经死了的时候,让富贵背着自己出去溜达,故意向儿子坟地走去,又趴在坟上,眼泪哗哗的流,两只手像是在摸有庆的头,但因为身体没有力气,手指却在使劲的动弹……。

因为是在下午,店里没怎么有顾客,我哭的不能自已,有一个顾客进店,一脸惊讶,一直追问怎么回事……。

当初看《富贵》电视剧的时候,我记不得,有庆死后,家珍因伤心是不是病情加重,最后也死去。所以,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继续看,后来家珍对富贵说,“我不能死,凤霞还没结婚,我要是能看见凤霞结婚再走就好了。

这或许是一个伟大母亲活下去最大的信念吧。家珍没有死。后来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个县长,跟富贵在一个战壕里抢过大饼,后来当了县长的春生被打成右派,最后自杀了。家珍对有庆的死也因此释怀。凤霞经人介绍与偏头二喜结婚,二喜对凤霞的好,让富贵和家珍很是安慰,然而,上天的残酷和不公再一次降临,凤霞在医院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死了。二喜背着凤霞尸体往回走的时候,富贵说要换一下二喜,但二喜说“回家要埋掉,就再也看不见凤霞了,这一路就是最后的相守”,怎么都不跟让岳父背凤霞。两个老爷们的伤心欲绝,却让我再一次开启悲伤模式。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我在炕上看书,凤霞的死无疑是对家珍最大的打击。家珍也走了。我在炕上哭的稀里哗啦,在下面守店的朱先生听见了,惊恐的问到“咋了咋了”,我一边哭,一边读了家珍临死时说的一段话,

“有庆是你亲手埋的,凤霞是你亲手埋的,我走了也是你亲手埋,我就安心了,嫁给你,虽然过的很贫穷,但你对我的好我知足了”这是一种活着无助的绝望,也有对安宁死去的释怀。

一段话我哽咽的读了好长时间,朱先生摘下来眼镜,拭了试眼角,我知道他也哭了。

当初富贵又赌又嫖最后败家,作为大家闺秀的家珍却不离不弃,一直贤良持家,这份品德感动了富贵,也是让富贵重新做人的信念。家珍走了,富贵老了,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

家里只剩下了女婿二喜和外甥苦根。二喜为了养活儿子,在工地拼命赚钱,但命运又一次根富贵开了一次玩笑,二喜在工地出事也死了,最后只剩下一老一少相依为伴,度过了七年的好时光。

到了土地分包到户时期,日子有了起色,富贵最大的安慰,就是跟外甥坐在门槛上说说笑笑,那种或者的满足莫过于这种享受天伦之乐吧。然而,命运无法揣测,更无法给予希望,外甥生病了,为了让他吃顿饱饭,富贵煮了一大碗豆子给孩子,结果活活被撑死了。

故事在这里就快结束了,我的心情反倒有了些许的平静,或许是像富贵跟作者描述的一样平淡,那种情形早已经不是痛哭流涕的悲痛,或者怨天尤人的愤懑,而是看淡人生起起落落的平静。

活着,只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活着的意义何在?活着就是为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引据当下,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自己本身而活着吗?那些喜怒哀乐,那些荣华富贵,那些名利钱财不都是过眼浮云?都是活着可有可无的风景罢了!(王洪莲)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