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第一章有感
一、作者以他在咨询中的故事以及自己养育孩子的亲身体验为开篇,让我联想到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的,他希望每个作者都尽可能简单、坦诚地记下他自己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写一些听来的或者是别人的生活。他应该写的就像是从远方寄给亲人的书信……
作者的笔触就给人这样的感觉:简单、诚恳,却又最能与读者产生深切的共鸣。这样的阅读体验,兴趣自然就有了。也启发到了我自己以后的表达——以真实呈现,自带说服力!
二、本章强调的思维转换,与鼓励咨询的【更新私人逻辑】如出一辙,读着读着就给人大道归一之感,更加认同本书的深度和探讨角度。
三、
有感触和喜欢的句子:
P43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P50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微小的变化,那么专注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的转换。
阅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第二章有感
“习惯”和“效能”是本章的两个关键词。
本书一直强调的一个词还有“品德”,我联想到正面管教中的“品质”,说的一个意思。作者说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正面管教着力培养的孩子的“品质”,其实也是一个个的高效能的习惯。
作者对“效能”的阐述并非只追求高效率、高产出,它更是强调了与健康和幸福之间的平衡。作者举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与工作的关系的例子就是很多人现实生活的写照——一味追求短期目标,却让关系空洞紧张,孩子依赖性强且极为脆弱,自己生活毫无热情,甚至身体精疲力尽……
有感触和喜欢的句子:
P63情感上不能独立的人,其价值和安全感都来自他人的看法,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便会极度沮丧。情感上独立的人信心十足,能自我管理,不因他人好恶而影响自我价值评价。
P64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能。
阅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第三章有感
“积极主动”和“影响圈”是本章的关键词
一、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与《非暴力沟通》中的“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有异曲同工之处。结合鼓励咨询,在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思维习惯更是要长驻我心,否则越向内探索,越会甩锅给原生家庭,不仅让自己徒增痛苦还越发疏离了与父母的关系。
二、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消极被动的人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点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这也让我联想到了正面管教P124页中的“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我们养育孩子也是如此,但是很多父母习惯性地盯着孩子的缺点,或者还没有做到的部分不放,孩子感受不到鼓励而只有挫败。
有感触和喜欢的句子:
P88伤我们最深的,既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
P90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批评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心挑错;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四章有感
“以终为始”是本章的核心词,也是作者说的第二个习惯。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的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功夫。
联想到自己从国企转行做自由讲师,愿景就是希望走上一条在专业上能够不断积累的精进之路。一路走来,并非大家看到的这般顺畅,其中有迷茫,有困难,也有彷徨。也如同书中所7说,我们对正确原则的认识和理解受限于我们对自己和世界本质的了解,也受时下流行的东西的影响。而若能先定目标,人的洞察力会大为改善,无论结果怎么样,都能专注于此,越来越心安理得,内心没有羁绊……
有感触和喜欢的句子:
P93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因此,我们务必固守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地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P115只要肯用心探究、探索人生目标,就能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生命,把思路拓宽,把目标放远。
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五章有感
“要事第一”是本章的核心词,也是作者说的第三个习惯
到底什么样的事情为“要事”?若不加以觉察,我们会继续同大多数人一样,每天应付“重要又紧急”的事情,疲于奔命,然后再用“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来逃避现实,让自己稍微放松下。但若我们能够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比如建立关系,比如阅读,比如健身,比如制定计划和休闲,引起足够的重视,把他们当做重要且【日常的小事】坚持来做,“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会越来越少,自然也不会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上面,生命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厚实而丰盈……
联想到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在《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这一课中讲到的,我们虽然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但人的大脑其实仍然停留在旧石器时代,它本能的反应模式还是在求生存。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和克服思维的惯性,才能活出更有质感的生命。
也联想到梁启超说“教育的本质,是教人用意志战胜欲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若能自己诚心正意地修养功夫,而不是盯着孩子去实施,定是能够给到孩子的最高级的教养!
有感触和喜欢的句子:P130高效能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他们不会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维方式总是预防型的,总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
——彼得·德鲁克
P136实现安排妥当的行事表,必要时仍须有所变更。只要把握原则,任何调整都可以心安理得。对人不可以讲效率,对事才可如此。
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六章有感
本章的关键词是“情感账户”,也是从独立走向互赖的第一个习惯。
任何关系中——与自己的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与父母的关系、职场关系等,若我们能将这—习惯——投资情感账户长驻我心,在日积月累中去积累,才能让好的了连接为我们补充能量而不是消耗。我联想到《他人的力量》中讲到的,作为群居动物的我们很难摆脱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在这种互动的影响中,我们如何营造强大的人际支持系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经营的。
有感触和喜欢的句子:
P150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的储蓄。由于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赖很容易枯竭。经常接触的人必须时时投资,否则突然间发生透支,会令人措手不及。
P151这方面速战速决的方法根本就不存在,建立并维持人际关系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
P154无条件的爱由于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羁绊,被爱者得以用自己的方式,检验人生种种美好的境界。有条件的爱,往往会引起被爱者的反抗心理,为证明自己的独立,不惜为反对而反对。
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七章有感
本章的关键词是“双赢思维”,也是从独立到互赖的第二个习惯
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很多关系,比如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都不是敌我关系,既然不是敌我关系,那么谁赢谁输从长远来看就是两败俱伤。也如正面管教所说的,我们是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