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读后感2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作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2月14日读后感评论146 阅读2149字

这部作品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密东北乡写起的,“蛙”——斜谐音“娃”,我是81年代出生的女娃,是赶上了计划生育之后又有了个弟弟的,被重男轻女的女娃。农村的落后贫穷,在我的记忆里模模糊糊若隐若现,书中许多描写,使我不禁想起儿时的一些事情,就像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梦。

文中的姑姑——万心,因为是个卫校毕业的妇科医生,原本是十里八乡的孩子几乎都是她接生的,甚至牛难产了也要去接,成了大家眼中的送子娘娘,从此也就没有了接生婆。

尽管我没有问过我是是否在医院出生的,但我是看到弟弟是由村里的接生婆接生的。

那时候我五岁,当时把我安排在里屋不让我看,我就从门缝里看到我妈依靠在炕墙上坐着,应该是有哭喊的吧(我记不太清楚了)。我姥姥给另一个老太太帮忙,好像是让找什么东西的时候姥姥一时找不着我就冲了出来帮忙,那时候我就看到一个光不溜秋的孩子躺着炕上,什么都没有,心里说不出的感受,帮完忙就被督促着回了里屋,在我小小的孩子眼里,好像生孩子就这么简单,两个老太太,一盆水就搞定了。

看了《蛙》中章万心姑姑带队追捕孕妇的片段,让我想起了弟弟出生前的场景......

因为实行计划生育,不让要二胎,生完我就给妈妈上了环,头胎是个女孩,爸爸怕别人说绝后,所以经常给妈妈气受,当然这是妈妈的说法,我从没有听爸爸说起过。但不知道为什么5年后妈妈肚子大了,去乡里的卫生院检查说是瘤子,检查了很多次都说是瘤子,妈妈怕的天天哭,后来爸爸带着她去总厂医院(当地最好的医院,设备先进,据说只有厂里的职工才能去)检查,做的B超,做完之后才知道是怀孕了,妈妈便放下心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爸爸单位的人知道了,就天天给爸妈做工作,领导传了很多次都不见我爸妈去做手术,就开着车找到村里找。那时候我们一家三口正在田里锄地,远远看到村里唯一的官道上驶来了一辆汽车,不用多想放下锄头就从田间小路走回了五里地以外的姥姥家,因为爸爸是村里唯一的工人,只要是村里来了有响动的车,不管是摩托车还是汽车都是来我家的。我们逃的那条小路非常窄,最多只能走自行车,其他什么什么车都走不了。

我们在姥姥家刚吃完饭,就有人来报信,说有一车人来打听姥姥家怎么走,我们放下碗就又走着去了隔壁村的大姨家,厂里的领导没抓到人就先回去了,结果在大姨家没住一个月也就不安全了,于是我们就每天过着躲藏的日子,我当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只知道每天跟着大人各种亲戚家串门住。记得厂里的人找不到我们就给我姥爷做工作,姥爷说:“我闺女不是你们厂里的人,你们管不着,该找谁找谁去”,硬是把那帮人给骂走了。

于是他们处罚了我爸,险些被开除,但因为我爸是车间里技术最好的师傅,让交多少万的罚款来着,具体多少我忘了,也没有数字的概念。因为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做了降级处罚,据说是这一辈子都比别人少拿2级的工资,这才保住了弟弟,(我大姨还曾说要给我弟弟取名叫“保住”,妈妈嫌土就没用,后来取了“明星”的名字)。

如今我见识了《蛙》中姑姑的计划生育追赶大队的工作,妈呀,那可真是灭绝师太呀!张拳的老婆因逃避她的追捕溺死水中,她侄子万足的老婆王仁美被她大义灭亲引产失败大出血死了,袖珍美人王胆在被她追赶的途中所幸生下女孩陈眉,但王胆的命也没保住,为了逼迫躲在娘家的孕妇出来做手术,甚至用拖拉机拔树、插墙破坏邻居家,,,,,,,跟这些血淋淋的追捕相比,我们家还算是幸运的,至少孩子大人都保住了。

读到后来袁腮开的牛蛙养殖场真正的面目是代孕公司,我才理解这部小说的名字叫《蛙》的意义,“蛙”就是“娃”,特别是姑姑这么一个妇女工作者的一个人物,在那个全国计划生育的时代有她特殊的任务,当时人口膨胀得厉害,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姑姑就是计生工作的推土机,开到哪儿都压死一片,虽然讲法不容情,但我还是极端地厌恶这个时期的万心,她那种惨绝人寰的围追堵截实在是太血腥了,有谁愿意欣赏这样一个灭绝师太赶尽杀绝的场景呢?

妇女工作本是最神圣的,可是,万心却被时代扭曲成了一个杀人恶魔,后来她途经芦苇地,被无数的蛙围攻,撕碎衣服,咬破耳朵,喷射黏液甚至是精液,再后来,她夜夜失眠,猫头鹰的叫声被她幻化成蛙的惨叫,她觉得这是那些无辜的生灵来讨债了。“蛙”,就是“娃”啊,万心的这双手,接生了上万个娃,又残害了多少个娃啊!

如果她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工作者,如果她能在当嫁的年纪嫁掉,在该生的年纪生产,她的心就不会这么硬,这么冷,她是一个可怜的缺爱的人,可能从她心里就嫉妒别人结婚生子,所以在接到追捕怀二胎的孕妇时,是一股貌似冠冕堂皇的命令时,将她内心的嫉妒极度放大,并且做绝也是有借口的,因为那是她的工作。

可惜,她年轻的时候与那个英俊的飞行员擦肩而过,后来在她徐娘半老的年纪里,戏剧性地嫁给了郝大手,一辈子接生了上万个孩子,却没有一个属于她,读过的人也许认为那就是对她作恶的报应吧?我更认为她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赋予她那样特殊的职责,我相信当初在追捕我们的人里,也有人母,她们也不是跟我们有愁,那只是她们的工作,相信下班后她们内心里也会有一丝的不忍,但天亮后她们又不得不踏上追捕的路行程。

现在尽管国家放开的生育政策,我也不想再要了,因为深深感受过重男轻女带来内心的痛楚,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自己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只想把爱都给我儿子就够了。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