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2000字 读后感作文最新

征文网 2022年2月14日读后感评论151 阅读2010字

对于本书,我想没有比《乌合之众》更为简单凝练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作者对于群体的态度了。勒庞认为,现代的社会真真切切的是一个群体的时代。民众的各个阶层进入政治生活,铸就各个民族命运的地方,再也不再是在君王们的国务会议上,而是在民众的心中。但是,在他看来,群体冲动、易变和急躁,容易受到暗示和轻信他人,就像没有主见的女人和儿童一样。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哪怕是他们全是博学之士,但是只要一旦形成集体,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观察力和批判精神马上就会消失。有时候,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所谓民意,大抵可相当于另一种程度的暴力,而这种暴力,比所谓专制,来得更隐蔽,影响也更加深远。

勒庞用极其激进的语言表达了对群众时代的警惕之心,对精英丧失统治地位的哀叹,他在书中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放到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所谓的英雄或暴君,从未真实的存在过,他们只是人们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杜撰出来的人物”,“候选人必须用最离谱的哄骗手段,才能征服选民,同时还要毫不犹豫的做出最令人异想天开的承诺”,“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然会被这种气氛感染,但如果他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的话,那么他就会沦为群体情感的敌对方。”这些话语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在当今社会,“暴民政治”随着技术的进步转入了更为隐蔽的表达空间。由于某些有心人的利用,在情感的表达上,“网友”们往往极其统容易受到暗示,逻辑往往也是极为简单的。由于基数的庞大或者由于网络本身匿名的性质,网民往往包办了“执法者”和“审判者”的角色,“人肉搜索”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非道德行为确实值得谴责,但是在少数人的煽动之下,在融入集体时强大力量面前,网民们往往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并选择用极端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用恶毒的语言攻击那些“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的较为客观的言论,更有甚者会将这种语言暴力转化为身体上的暴力。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网络暴民”中也包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甚至大学教授,在群体中,他们部分或完全失去了对自我语言和行为的自制,以一种近似于原始人的状态做出判断和行动。当然,书中的观点还能引发我们更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思考,例如股市问题,即涉及群众的无理性;海选问题,涉及群众易受情感调动;政治问题,涉及群众的暴力与盲目;法制问题,涉及群体对权力的盲目利用等等。

回顾自身,其实自己经常会在社会日常生活中进行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譬如双11抢购潮,对一些社会热点跟风的讨论,对政府无脑的不信任。当我融入整个群体,脑子一热做出许多过激行为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冷静下来,又会时常后悔,只能安慰自己,都怪当时太年轻。导致现在都不敢让别人加我QQ,因为里面有太多幼稚言论,想删除又觉得是青春回忆,想留下又怕别人看到太丢人。

当然,勒庞书中并不是所有的观点都让我信服。他在关注群体心理的各种弱点的时候,不知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群体的一些优点。比如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共情,大家会在遭遇相同的时候共同帮助,一起度过难关。比如512汶川大地震,中国遭遇了特大地震,死难无以数计。而这个时候人们在面对平时身边生活在自己各个角落的人群时,面对他们的生离死别时,第一反应是去救人。往往丢下了自己人身安全而去解救周围的遇难者。比如现在的红白蓝幼儿园事件,官方所谓各种谣言,到底是司法程序本身出了问题,给我们留下太多想象空间,还是书中所说的群体想象力导致的幻觉。我想,恐怕是前者更多一些吧。书中对于妇女、儿童,称之为最没有主见的人,说这种目击者在法庭上的言论最没有价值,这种论点本身就是充满了傲慢的态度,完全是扼住弱者的咽喉,让他们不得发声,无处发声。法律最终沾满弱者的鲜血,成为强者的权柄。虽然我们法律人经常说人民并非自身利益的最佳代言人,但是言论自由是一切权利之母,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

我始终相信,我们整个社会是有些进步的,无论是到整个社会,还是缩小到我们个人,人类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是在不断提升。任何人生活中都会有缺点,勒庞的陷阱在于将潜意识中思想中的缺点无限放大,让有思想的人深深自责,让平庸者觉得世事皆如此,更加自甘平庸。真正聪明的人,应该以此为鉴,以此书为镜。

最后,用一段话结束这篇文章: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讽刺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林梦)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