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是,在一八四零年,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即中国与英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不可避免的被迫卷入了世界贸易体系之中。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先生同样对于此事甚为关注,我注意到导师对于中国专门进行了许许多多不同方向,不同事件的研究,并且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字资料,此篇文章便是导师对于中国鸦片战争之后的局势同英国乃至于整个欧洲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矛盾,文章总五千余字,观点清晰,结论有力,我再三阅读,对于导师的思想见解进行了整理,并斗胆记录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文章开篇引用了挚友恩格斯对于辩证统一的态度以及观点,提出,对立统一这一伟大而不可移易的适用于生活一切方面的真理,体现在了中国目前的局势对于欧洲革命的影响。由此引出下文。
首先,导师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近十年来绵延不断的起义,以及天朝上国内部政治,经济结构的动摇与日趋崩溃的现象。目前中国延续了长达十余年的起义源于英国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40年后英国人对中国的不正当的鸦片贸易使得这个帝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濒临崩溃,各级地方权力不断地被鸦片贸易所逐渐腐蚀。由于外国,主要是英国大量工业品的输入,使得中国本土的手工业难以维持生计,例如手工业。同时,大量非消费性的鸦片的流入引起的白银外流更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经济甚至政治的瓦解,而这一切造成了两个明显的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例如,1853年1月5日皇帝在北京颁发的一道上谕中,就责成南方各省、武昌、汉阳的总督和巡抚减轻税捐,允许缓交,首先是绝对不要额外再征;否则,这道上谕中说,‘小民其何以堪?’又说:
‘……庶几吾民于颠沛困苦之时,不致再受追呼迫切之累。’”中国被迫的打开了国门,而这势必将引起极大的震动。同时,在中国发生的革命也势必会对英国,对欧洲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而与此同时,对于英国以及各个欧洲大国,目前的局势同样不容乐观,并且隐含着巨大的隐患。尽管有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发现,尽管人口大量的,史无前例的外流,市场目前的扩大速度仍然赶不上不列颠工业的增长速度,而同时发生在中国的动荡同样使得东方的这一大市场进一步并且加速缩小。英国人迫切的需要寻找市场,以便于其国内的工业以及农业品可以对外大量倾销,否则则会对其本国的经济造成严重的打击。英国人自信的预期同中国的贸易会逐步扩大,但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第一是白银奇缺,贸易自然而然的不能顺畅的进行;第二则是处于危机下的中国人更倾向于囤积货物,并且只限于现银交易。由于货物需求量的大幅度减小,于是处于这种经济危机下的联合王国由于对外贸易的频频受挫,从而引发了国内生活必需品的大幅度涨价以及正常工业农业生产的紊乱。
摘自经济学人的报道如下:“在英国南部,不仅有许多田地的庄稼种不上去,以致最后想种什么都来不及,而且有许多已经播种的田地看来也将是满地杂草,或者是根本不适于庄稼生长。麦田的土壤阴湿贫瘠,显然预示着歉收。现在,播种饲用甜菜的时节可以说已经错过了,种上的很少;翻耕土地种植饲用芜菁的季节也快要过去,然而没有完成任何一项必要的准备工作来栽植这个主要的作物……雪和雨严重地阻碍了燕麦的播种。早播的燕麦种的不够,晚播的燕麦又很难有好收成……许多地方种畜大量死亡。”。足以说明危机是具体存在且严重的。
然而,面对中国的革命对于欧洲大陆的影响,西方列强采取了扶持清政府的策略。虽然他们动用武力来对中国输出“秩序”。而他们恰恰忘记了正是由于清政府与生俱来的排外思想,才使得中国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满清人害怕某些中国人同外国人勾结,进而威胁到其自身的统治,对于清政府来说,任何事情都只能妥协与他至高无上的皇权。“无论如何,在这个时候,西方各国政府的任何干涉只能使革命更带有暴力的性质,并且延长商业的停滞时期。”。同时,文章从对于印度国内经济的角度指出,大清帝国有意在国内展开罂粟种植,这以行为对于印英政府的打击是致命性的。
最后,文章指出,十八世纪以来,欧洲爆发的严重的革命事件没有一次不是伴随着商业危机与财政危机的,现在欧洲各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至于未来会发生什么,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读罢此文,我有两点感想。首先,英国人出于同中国出于贸易所发生的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即,中国被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是不可避免的。满清政府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在初次卷入世界经济体系之后便进入了一种不可避免的混乱状态,这种混乱状态甚至影响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其影响之深这一点恐怕是欧洲人没有预料到的,而这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特征之一。
第二点,则是导师在最后一段中所阐述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相信,无论欧洲列强间的冲突怎样尖锐,无论外交界上空的乌云怎样浓重,无论某个国家的某个狂热家集团企图采取什么行动,一旦空气中散发出经济繁荣的气息,国君的狂怒和人民的愤恨同样都会缓和下来。战争或革命,如果不是工商业普遍危机的结果,都不能深刻地震撼欧洲,”。一个国家的任何矛盾,竟然都可以暂时的向经济的繁荣妥协,这也说明,任何重大的社会危机以至于引发战争都是源自于经济的危机,也就是说,经济,是一个国家最为基础的保障之一,任何意识形态都应遵循这一道理,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同样如此。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人民的饭碗,这个观点虽然不甚完善,但也解释了某些现象背后的规律。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