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钟杰老师的《一学期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再和陈宇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十讲》比较,感触颇深,这两本书都适合班主任们阅读,从中汲取带班经验,为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的班主任提供帮助,更好地为学校班级建设和发展服务,打造属于自己的优秀班集体提供参考和借鉴。二者都是谈班主任工作方法的书,但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魅力,可谓异中有同,同中存异。
相同点:(一)二者都详细的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如掌握学生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善用规则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如何构建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如何把班级工作具体落实到人,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岗位能手,如何培养班干部及值日生;班级制度的建设;如何营造优良的班风。
(二)二者都把班级岗位设置,岗位培训及班级制度建设和班风营造作为重点详细介绍。而且在这几个方面,他们的理念是非常相似甚至是相同的。班级岗位设置,他们都奉行“按需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力求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事做。班级管理不养闲人,不留盲区。对班级不同岗位都制定了具体可行动岗位标准,重视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对不同岗位不同学生进行具体培训,使其成为岗位能手。都十分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选拔以品德为首,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选贤举能。同时制定相应的班干部职责标准,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培训,直到完全胜任为止。重视班级制度建设,用制度管理学生,重视班风的营造,接班初期都采用学生的优点树正气,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重点学生注意教育和引导。并通过班名、班徽、班旗、班歌等呈现方式,强化班级的文化建设。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陈宇老师和钟杰老师,都是十分重视班级管理的细节。他们以细节管理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执行力为抓手,打造优秀的班集体。他们都是细节管理的高手,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绝招。
二不同点:(一)陈宇老师的《十讲》是站在所有班主任共同的起跑线上,去解剖如何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的学科知识。他抽丝剥茧的,更为理性地去掉了那些情感色彩丰富的,不可复制无法推广的、与班主任个人魅力有关的案例,更为系统、科学地介绍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而且案例都是原生态、未经粉饰雕琢的。其介绍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具有科学、规范、可操作、可复制性。让初读的班主任一看就明白,一学就可上手,实用性强,培训效果显著。钟杰老师的《一学期打造优秀班集体》则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从个案出发,去介绍自己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极富个性魅力的案例,生动鲜活的展现了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所具有的专业水平和卓越的教育艺术。所有的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都隐含在具体的案例当中,不是现成的摆放在读者面前,它需要读者自己去梳理,去挖掘,去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陈宇老师的书更具有科普性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属于方法论范畴的。而钟杰老师的书则更富个性化,经验化和特色化。
(二)陈宇老师的《十讲》旨在构建班主任工作的思维体系和方法论。他从专业的学科的角度出发,去探究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班级管理方法。由于涉及的内容要兼顾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内容涉及面广,方法介绍具体细致,可谓全线出击,面面具体到。他即总结了班主任工作的十三种基本方法,又层次性地介绍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如作业管理都事无巨细的介绍。另外《十讲》还从师生冲突、群体违纪、意外伤害事故等六个方面谈到了班级各类偶发事件的处置策略。钟杰老师的《一学期打造优秀班集体》则旨在介绍和在短期内打造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具体方法和经验。涉及的内容集中在班级管理方面。如果把班主任工作比作一个面,则打造一个优秀班集体则是班主任工作很粗的线条或者主要的一个局部图案。钟杰老师从自身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出发,把班主任专业理论渗透到带班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专业且有效的做法,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就可以打造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本书是钟杰老师带班经验的结晶,分为四个章节详细介绍了建班伊始到带领班级走向优秀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一章介绍初建班级时,如何把班级经营成师生共同的家;第二章分步介绍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与培训;第三章介绍班级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制定、班级问题的解决和班风建设;第四章详细阐述了班级文化的建设。虽然二者都谈到班级建设的具体方法,但是前者更理性,后者则更感性。前者是艺术中剥落的下来的规律和方法,后者是方法和规律的艺术升华和创造。前者是庖丁解牛,把活生生的牛大卸八块,经络具现,后者是牛生命的绽放,虽不见经络,但健康、富有生气身姿已经足以迷人。
(三)陈宇老师的《十讲》侧重具体的方法探究,无需过程的详尽描述。而钟杰老师《一学期打造优秀班集体》重在介绍一个优秀集体打造的具体过程,从初建班级到整章建制,再到中期发展,最后成熟定型,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纵深剖析。因此,二者结构明显不同,前者属于并列式,横向展示,后者则纵向排列,层次鲜明。
(四)陈宇老师的《十讲》中虽然提及师生、家校和谐关系,但是钟杰老师更是把和谐师生、家校关系提升到了班级建设的前提这样一个高度。因为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教育不同于一般管理之处就在于人是有感情的,班主任管理中不能缺失感情这张牌。这大概就是谈方法和使用方法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吧。
(五)陈宇老师的《十讲》中对于班级的文化建设方面谈的比较少。而钟杰老师,我觉得更富有教育意味。她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衡量一个优秀集体的最高标准,显然,这一点,使教育有了深度,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教育不是管理,教育更多的是熏陶,更多的是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
感悟:首先,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有班主任的专业思维,应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更为关键的是,要有一颗勇于创新,敢于探究的,永葆上进的心——教育心。其次,应该始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并逐步走向专业班主任之路。第三、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班主任成长的不二法门。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