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学生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学生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项生活技能,并取得良好的学业。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指出,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应该是让孩子们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把重点放在创建一个互相尊重和支持的班集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去追求学业和社会的成功,使教室成为一个培育人、愉悦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争取把教室打造成一个充满爱和欢乐,老师和学生都喜欢的地方。
作为一名教师,书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若想要孩子们做的更好,就得先要孩子们感觉更好。”在以前教育学生时,我对于特别调皮的孩子会严厉地训斥,孩子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孩子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有时我们会认为鼓励并不容易,因为老师或是家长很习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老师和家长也没有思考过惩罚带来的影响。这也就回到我们上面的问题,遇到孩子们犯错,特别是还要请家长去学校,当然是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他做错的事进行惩罚,才不会再犯。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要鼓励,而书中说到的是鼓励而非赞扬或是简单的夸奖,鼓励是给孩子机会,是对孩子的尊重。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老师的改变在于使得学生感受到了尊重,也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渐渐学会遵守纪律。
其实鼓励也是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特别是我对鼓励与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我才真切的认识到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而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而鼓励能让孩子自信,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往往想着鼓励孩子却变成了赞扬孩子。区分了这一观念更有利于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更理智的、懂得管理自己的好孩子。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第六章,向我们介绍了相互尊重的沟通技巧。要注意沟通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育更温暖。斯蒂夫·格伦描述了阻碍和促进沟通的五组因素。分别是:1.假定与核实。2.解救和解释与探寻。3.指挥与邀请和鼓励。4.期望与肯定。5.“成人主义”与尊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运用阻碍沟通的方式,却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促进沟通。阻碍沟通的方式会给老师和学生造成同样的挫败感,同样丧失信心。促进沟通的五种方式会给双方都赋予力量,我们很容易在不询问学生的情况下,就假定自己知道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根据自己的假定对待一个人,你不仅可能错失了解他们的机会,还可能会因为在不经意间伤害他们的感情而损害彼此的关系。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寻、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只要教师掌握沟通技巧,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教育就会像春风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像阳光一样照亮学生的世界。
另外书中讲到的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我能行;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以及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地四项技能: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我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能力。其中我能行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识,这样才更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不管他们做什么事情才能更自信。还有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有时我们与家长沟通时经常会提到孩子的控制力,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控制力也相对较弱,但是我们一直在慢慢的培养孩子们的控制力,比如再做某件事情时他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力度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面教育,就是用正面的思考、积极的行动,正面解决教育中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从《教室里的正面教育》这本书中去学习一些方法,更需要我们冷静、坚定同时又充满激情地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去。在让孩子们受益的同时,也锻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自己!(杜祎萍)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